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芝加哥经济学派(英语: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是一个柔性的经济学论述学派,其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部份师生所组成,其学派捍卫的核心价值观是经济学的新古典派经济学思想,其认可市场机制跟自由放任,并且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和反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凯恩斯主义[1][2]。
二十世纪的1950年代起因为芝加哥学派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式企图证明凯恩斯学说的错谬而一举成名。一时之间,该学派成为经济学界抵抗凯恩斯主义的前哨站。但这场争论延续了很长的时间,且双方都认为自己赢得了这场论战的胜利。
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经济系之一,截止2022年,共有14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6个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曾授予在该系工作的教授(获奖时在芝加哥大学任教)[3][4][5]。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系里不是所有的成员都属于芝加哥经济学派,该学派是一种思想流派而不是一个机构。
该学派成员谈到自己学派历史时多会从1930年代就聚集在芝加哥大学的第一代人物(尤其是从法兰克·奈特)谈起,但是在1950年代以前,确实是没有“芝加哥经济学派”名称的产生,该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中除了奈特以外并没有人发表过很受注目的经济学主张。
1946年米尔顿·傅利曼重返母校(即芝加哥大学)任教被视为很关键的一年,在短短数年间,其主要是透过货币理论的论述,他为该学派注入了生机。1950年,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前往芝加哥大学任教,严格意义上他并不是后来形成的芝加哥派的一员,但对该学派的许多人物产生过相当的影响、联系密切。1957年经济学家爱德华·钱柏林的著作《迈向一般性的价值理论》中有一个专章介绍芝加哥派,这是最早提出该学派名称的文献。至1960年代,该学派的存在已普遍被认知,其成员也开始以一个学派自居,然后形成了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与献身本学派的传统,直到1980年代之前,它的影响力逐年增加。一般论者都认为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兴盛与第二代领袖人物米尔顿·傅利曼的慧黠、辩才无碍有关。
第三代的芝加哥经济学派由盖瑞·贝克领军。[6]而后小罗伯特·卢卡斯与尤金·法马分别代表了的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并且在学术上都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截止2022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共被授予了14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在获奖时是芝加哥大学教员),该奖项于1969年第一次颁发。此外,截止2019年10月,在所有8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共有33位是芝加哥大学的校友、教授或研究人员。[4]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系里不是所有的成员都属于芝加哥经济学派。
年份 | 获奖人 | 分享 | 获奖理由 | 参考资料 |
---|---|---|---|---|
2022 | 道格拉斯·戴蒙德 | 1/3 | "对研究银行和金融危机方面的贡献" | [7] |
2017 | 理查德·塞勒 | 1/1 | "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 | [8] |
2013 | 尤金·法马 | 1/3 | "对资产价格的经验分析" | [9] |
2013 | 拉尔斯·彼得·汉森 | 1/3 | "对资产价格的经验分析" | [10] |
2007 | 罗杰·梅尔森 | 1/3 | "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 | [11] |
2000 | 詹姆斯·赫克曼 | 1/2 | "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于个体和家庭行为实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12] |
1995 | 小罗伯特·卢卡斯 | 1/1 | "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13] |
1993 | 罗伯特·福格尔 | 1/2 | "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 | [14] |
1992 | 盖瑞·贝克 | 1/1 | "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扩展到对于人类行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场经济行为" | [15] |
1991 | 罗纳德·科斯 | 1/1 | "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成本和财产权的重要性" | [16] |
1990 | 默顿·米勒 | 1/3 | "他们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 [17] |
1982 | 乔治·斯蒂格勒 | 1/1 | "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 | [18] |
1979 | 西奥多·舒尔茨 | 1/2 | "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 | [19] |
1976 | 米尔顿·弗里德曼 | 1/1 | "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 [20] |
截止2019年,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共被授予了6个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获奖人在获奖时是芝加哥大学教员),该奖项于1947年首次颁发。[5]但有些获奖人可能不属于芝加哥经济学派。
作为与均𧗾经济学有关的正统学派之一,芝加哥派提出了不少广为流传的说法[27]。
芝加哥派认为所有人都是所谓的经济理性人,由于这种人往往掌握全部信息,而且永远不会犯错,因此他们是全知全能的,此外,这种原子式的理性人在任何时刻都会试图获得最大的金钱利益[28]。
芝加哥派拥护自由市场主义,其主张推动去管制化进程,但它声称自身不是意识型态死硬派,并且表示其并不主张完全不实施任何监管措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些芝加哥派人士表示他们承认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相关极端意识型态是不可行的[29]。
芝加哥派将有效率的市场定义为达到了均𧗾状态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且认为现实世界中的市场在一般情况下都近乎处于甚至已经处于理想世界中的完全竞争市场所具有的均𧗾状态,可是其承认市场失败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但其认为能够透过收取税款等等来改善这种情况[30]。
属于奥地利派的、备受争议的著名经济学家汉斯-赫尔曼·霍普教授曾经这样抨击芝加哥派:
芝加哥派──弗里德曼的前辈及其追随者 的命运就是这一似乎不可阻止的中央集权下的经济统治潮流的证明。在30年代和40年代,芝加哥派仍被认为是左派,而且名副其实,弗里德曼主张实行中央银行制及纸币制,而不主张实行金本位。他诚恳地支持福利国家原理,并提出了有保证的最低收入建议(负所得税,)不过,他无法为其确定一个限度。他提倡累进所得税,以实现他明确地提出的平等主义目标(而且他亲自帮助实施代扣所得税。)弗里德曼支持的一种思想是,国家能够为了资助一些产品的生产而征税,只要这些产品有正的邻居效应或他认为会有这样的效应。这自然意味着,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国家能够用税收来资助。
另外,弗里德曼和他的追随者还是所有浅薄哲学理论中最浅薄者的支持者: 伦理和方法论的相对论。没有最终的道德上的真理,我们所有的实际经验知识最多也仅仅是假设上的正确。然而,他们从不怀疑,必须有一个国家,且国家必须是民主国家。
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芝加哥~弗里德曼派被认为是右翼的和支持自由市场的,但其观点并没有根本上的改变。事实上,该学派界定了关于政治右派的可敬观点的边界线、 只有极端主义者才会越过的边界线。这正是政府雇员带来的舆论的巨大变化[31]。
——汉斯-赫尔曼·霍普,《霍普文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