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舂坎角炮台(英语:Chung Hom Kok Battery),位于香港岛南区舂坎角,是驻港英军为加强香港岛南部海岸的防守,而于1941年1月建成的海防炮台[1],炮台在二战后被废弃,只有部分建筑物保留至今,舂坎角炮台于2009年12月18日获列入香港二级历史建筑[2]。
1930年代后期,国际局势日益紧张,驻港英军决定在香港岛的南岸加建多座炮台,以加强香港岛南岸的防卫。舂坎角炮台于1938年动工,于1941年1月完工[3],炮台隶属英军东岸射击指挥部(Eastern Fire Command of the British Force)。炮台以上下两层各建有一个炮位,各装备一门6吋后装海防炮,并附设有探照灯。炮台位处赤柱半岛西部的舂坎湾海滨,主要用于保护赤柱半岛,防止敌军在舂坎湾登陆并威胁赤柱炮台的后方。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并入侵香港,香港保卫战爆发,虽然位于香港岛的炮台有效地阻止日本海军舰艇驶近香港岛助战,但因为作为入侵香港主力的日本陆军是采取由北向南的攻势,所以在香港岛南岸的大部分炮台对战局没有显著的影响。日军于12月18日晚上在香港岛东北岸登陆,之后向香港岛西部及南部步步进迫。12月19日,面对人力物力皆占优的日军,港岛东旅指挥官华里士准将决定收缩防线,将守军馀下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到赤柱半岛一带,以便以赤柱炮台为核心组织更有效的抵抗[4]。驻守炮台的守军接到撤退指令后随即破坏炮台设施,避免炮台被日军利用[1]。
1945年8月香港重光,舂坎角炮台因为没有实际需要而被废弃,炮台的设施亦被移除,原址在英军撤守后被改建为公园[5]。2009年,古物谘询委员会对炮台现存的建筑物进行评审后,将舂坎角炮台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6]。2014年,因为慈氏护养院扩建,上层1号炮位被拆毁,只保留下层2号炮位[3],包括半圆形的水泥掩体及两个探照灯平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