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语言音标方案(英语:Taiwan Language Phonetic Alphabet,TLPA,读作Thoo-lú-pah)是台湾语文学会于1991年期间针对台湾语言所制定的音标系统[1],内含台湾闽南语音标系统、台湾客家语音标系统、台湾原住民语音标系统等三套系统。[2]1998年元月教育部公告使用前两套。[3][4]2003年2月教育部在客语部份改采台湾客语通用拼音方案。[5]闽南语部份再经和国际语音符号、教会罗马字系统整合后,教育部于2006年10月14日公布为“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6]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1年7月22日) |
台湾闽南语音标系统
大致上与白话字相同,但是基于书写方便做了些微调整,并且将各地腔调差异纳入考量增加了几种新的拼写法。
双唇音 | 齿龈音 | 龈颚音 | 软颚音 | 声门音 | ||||||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
鼻音 | m [m] ㄇ 毛(moo1) |
n [n] ㄋ 耐(nai7) |
ng [ŋ] ㄫ 雅(nga2) |
|||||||
塞音 | 不送气 | p [p] ㄅ 边(pian1) |
b [b] ㆠ 文(bun5) |
t [t] ㄉ 地(te7) |
l [d][a] 柳(liu2) |
k [k] ㄍ 求(kiu5) |
g [ɡ] ㆣ 语(gi2) |
(不标示) [ʔ] 英( ing1) | ||
送气 | ph [pʰ] ㄆ 颇(pho1) |
th [tʰ] ㄊ 他(thann1) |
kh [kʰ] ㄎ 去(khi3) |
|||||||
塞擦音 | 不送气 | c [ʦ] ㄗ 曾(can1) |
j [ʣ] ㆡ 热(juah8) |
ci [ʨ] ㄐ 尖(ciam1) |
ji [ʥ] ㆢ 入(jip8) |
|||||
送气 | ch [ʦʰ] ㄘ 出(chut4) |
chi [ʨʰ] ㄑ 手(chiu2) |
||||||||
擦音 | s [s] ㄙ 时(si5) |
si [ɕ] ㄒ 写(sia2) |
h [h] ㄏ 喜(hi2) | |||||||
边音 | l [l] ㄌ 柳(liu2) |
- 将同一发音部位之不送气清音([p], [t], [k], [ʦ])视为基本音,依据系统性规则给予单一拉丁字母 p, t, k, c,送气清音则加上 h 成为 ph, th, kh, ch,最后一组与白话字中的 ch, chh 不同且不相容。
- 某些地区将“o”、“oo”发为半闭后圆唇元音/o/、半闭后不圆唇元音/ɤ/。
- 因为打字排版不易处理,因此把白话字的“o·”改为“oo”。
- 泉州腔的中央元音/ə/、闭央不圆唇元音/ɨ/、漳州腔的半开前不圆唇元音/ɛ/分别以新增的拼写法“er”、“ir”、“ee”来书写。
- 原先在白话字系统中记为“ek”、“eng”的/iək/、/iəŋ/改以“ik”、“ing”记。
- 鼻化韵废除n,改用“nn”标示,若遇到入声“-h”则置于其前写如“-nnh”。
- 废除“o”做为介音的写法,一律改为“u”。如:“Tâi-oân”改为“Tai5 uan5”
- 声母是 m、n、ng 时,不加表示鼻音的 ⁿ。鼻母音不需要子音单独也能成为一个音节,如:黄(n̂g)、姆(ḿ)。
TLPA声调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0 |
---|---|---|---|---|---|---|---|---|---|---|
调值 | ˦˦ | ˥˩ | ˧˩ | ˧ | ˨˦ | ˧˧ | ˥ | ˥˥ | ||
传统调名 | 阴平 | 阴上 | 阴去 | 阴入 | 阳平 | 阳上 | 阳去 | 阳入 | 无 | 无 |
白话字表记 | a | á | à | -ap, -at, -ak, -ah | â | ā | -a̍p, -a̍t, -a̍k, -a̍h | 无 | 无 | |
方音符号表记 | 不标 | ˋ | ˪ | ㆴ、ㆵ、ㆶ、ㆷ | ˊ | ˫ | ㆴ·、ㆵ·、ㆶ·、ㆷ· | 无 | 无 |
- 另外新增0号调与9号调表示轻声及高升调。
- 做为声调符号的阿拉伯数字,应标写于音节的右上角,如:“百科全书 pah4 kho1 cuan5 su1”。如果有打字或电脑输入等困难可免用上标。
台湾客家语音标系统
双唇音 | 唇齿音 | 齿龈音 | 龈后音 | 龈颚音 | 硬颚音 | 软颚音 | 声门音 | |||||||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
鼻音 | m [m] ㄇ 满 |
n [n] ㄋ难 |
ngi [ɲ] ㄬ 牛 |
ng [ŋ] ㄫ 我 |
||||||||||
塞音 | 不送气 | p [p] ㄅ 班 |
t [t] ㄉ 单 |
k [k] ㄍ 高 |
(不标) [ʔ] | |||||||||
送气 | ph [pʰ] ㄆ 潘 |
th [tʰ] ㄊ 滩 |
kh [kʰ] ㄎ 可 |
|||||||||||
塞擦音 | 不送气 | c [ʦ] ㄗ 走 |
z [ʧ] ㄓ 照 |
ci [ʨ] ㄐ 济 |
||||||||||
送气 | ch [ʦʰ] ㄘ 凑 |
zh [ʧʰ] ㄔ 穿 |
chi [ʨʰ] ㄑ 前 |
|||||||||||
擦音 | f [f] ㄈ 番 |
v [v] ㄪ 万 |
s [s] ㄙ 愁 |
r [z] | sh [ʃ] ㄕ 神 |
j [ʒ] ㄖ 影 |
si [ɕ] ㄒ 仙 |
h [h] ㄏ 好 | ||||||
边音 | l [l] ㄌ 兰 |
调名 | 传统调名 | 调值 | 范例 | ||
---|---|---|---|---|---|
北部四县 | 南部四县 | 海陆 | |||
第1调 | 阴平 | 24 | 33 | 53 | 东 |
第2调 | 阴上 | 31 | 53 | 24 | 董 |
第3调 | 阴去 | 55 | 55 | 31 | 栋 |
第4调 | 阴入 | 2 | 3 | 5 | 督 |
第5调 | 阳平 | 11 | 11 | 55 | 龙 |
第7调 | 阳去 | -- | -- | 22 | 度 |
第8调 | 阳入 | 5 | 5 | 2 | 毒 |
- 四县腔去声不分阴阳。
- 以数字标示调名可以让四县腔及海陆腔的书面资料互通。
台湾原住民语音标系统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