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国民党将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宗南(1896年5月16日—1962年2月14日)[1],原名琴斋,字寿山,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曾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澎湖防卫司令部司令官及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位,蒋中正的心腹之一,民国初期被时人称为蒋介石的“十三太保”。[2]
胡宗南 | |
---|---|
第15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 |
任期 1951年9月9日—1953年7月23日 | |
前任 | 石觉 |
继任 | 锺松(代理) |
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 |
任期 1949年12月7日—1950年3月27日 | |
指定 | 李宗仁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别名 | 秦东昌(兼任浙江省主席时化名) |
出生 | 胡琴斋 1896年5月16日 大清浙江省宁波府镇海县陈家埔朱家塘楼 (今宁波市北仑区) |
逝世 | 1962年2月14日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北县北投镇(今台北市北投区) 台湾荣民总医院 | (65岁)
籍贯 | 浙江孝丰 |
国籍 | 大清(1896年-1911年) 中华民国(1912年-1962年)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
配偶 | 叶霞翟 (1947年结婚—1962年结束) |
获奖 | 韩国建国勋章之独立章(1999年8月追赠)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中华民国 |
服役 | 中华民国陆军 |
服役时间 | 1924年-1959年 |
军衔 | 一级上将 |
学历
| |
经历
|
胡宗南是东征、北伐、统一、剿匪、抗战、戡乱、保台诸战役,全程参与的唯一黄埔学生。抗战期间,胡宗南曾经主持陆军官校第七分校,地点在王曲。校中有两幅重要对联,一为“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另一为“铁肩担主义,血手著文章”。前者原出现于广州黄埔,后者出自胡宗南的壮怀,皆为黄埔精神精义所在。
由于胡宗南骁勇善战,深谋远虑,善于统御军心,加之又深得蒋中正的宠爱,便得以在短短的十年军事生涯中,在西北迅速站稳了脚跟,成长为威震大西北的一代悍将。
连战指出,他的父亲连震东与胡宗南曾在西安相处多年。在战时干部训练团担任教官的连震东,与胡宗南更在1959年成立的国防研究院中同为第一期研究员,两家人过去交往甚密。[3]
祖籍浙江宁波镇海,3岁时随家迁孝丰(今属湖州安吉县)。青年时代曾追随斧头帮王亚樵。1920年入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暑期学校,结识张其昀、缪凤林。1924年6月进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曾因身高未达1.6米未被录取,经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特许被录取,1925年毕业,被分配在军校教导第1团第3营第8连任少尉见习;其后胡曾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
1932年,胡宗南参与组织力行社和复兴社,居“十三太保”之首,以黄埔系“太子”自诩。1935年7月,胡宗南率军坚守松潘县城,红军久攻不下,被迫绕道过草地,在草地因恶劣行军条件损失惨重。1937年4月12日,第一军胡宗南部由陕西调往徐州,负责徐州、蚌埠一带治安[5]:5402。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1937年冬,胡宗南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军团长;其后担任国军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等职,号称“西北王”。胡宗南以四十万军队驻陕西西安,胡宗南在西安有三个住处,兴隆岭、小雁塔的战区长官部、以及幽会红粉知己的东仓门公馆,号称<狡兔三窟>。
整编前 | 整编后 | 备注 |
---|---|---|
第一军(第1,第78,第167) | 第一军(第1,第78,第167) | |
第三军(第7,第12,新3) | 第三军(第7,第32) | 新3师撤编,第12师调归第十七军,新七军暂25师改称第32师调入 |
第十六军(第109,预1,预3) | 第十六军(第109,第22,第94) | 预1师、预3师分别改称第22师,第94师。 |
第二十七军(第45,第46,预8) | 第47、暂4 | 1944年底原辖第45师、第46师调归第五十七军;原辖预备第8师改隶暂编第五军。裁撤的暂编第四军所属第47师、暂编第4师改隶第二十七军。 |
第三十六军(暂15,暂52,暂59) | 第三十六军(第28,第123,第165) | 暂15师改称第31师拨归第二十七军;暂52师改称第48师拨归第十七军;暂59师改称第123师;第九十军第28师、第八十军第165师拨入。 |
第四十二军(第191,预7) | 第四十二军(暂58,预7) | 第191师与第九十一军暂58师对调。 |
第五十七军(第8,第45,第46) | 1945年4月第五十七军撤销。第8师由临潼空运云南沾益,拨归第五十四军。第45师拨归第五军。第46师撤编,改为新兵教导师。 | |
第六十七军(新26,骑7) | 第六十七军(新2旅,骑7) | 新26师裁减 |
第七十六军(第24,暂57) | 第七十六军(第24,第135) | 暂57师改称第135师 |
第八十军(第165,新27,新37) | 该军及新27师、新37师裁撤,第165师拨归第三十六军 | |
第九十军(第28,第53,第61) | 第九十军(第53,第61) | 第28师拨归第三十六军 |
第九十一军(暂58,骑10,新4) | 第九十一军(第191,新4) | 骑10师撤销。暂58师与第四十二军第191师对调。 |
新二军(新45,新46) | 新二军(新45,新46) | |
新七军(暂24,暂25,暂26) | 新七军及暂24师、暂26师撤销;暂25师改称新32师拨归第三军 | |
暂四军(第47,暂4) | 该军与暂4师裁减,第47师改隶第二十七军。 | |
暂五军(预8,新41) | 全部撤编 | |
骑三军(骑9,新骑7) | 骑9 | 骑三军及新骑7师撤销 |
1947年1月15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赴郑州晤参谋总长陈诚、郑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检讨战局,研究作战方案[5]:8266。
蒋介石在南京召见胡宗南,预谋奇袭延安,因胡宗南侍从副官、机要秘书熊向晖是中国共产党间谍(与胡宗南部属申健及陈忠经被周恩来共称中共情报“后三杰”),胡宗南的军事行动遂被共产党掌握。胡宗南从来没有怀疑过在自己身边的熊向晖是匪谍[6]。
1947年2月9日,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在三原召开作战会议,布置进攻关中地区[5]:8283。2月28日,蒋飞抵西安,部署对延安军事进攻[5]:8297。中共得到秘密情报,部署延安紧急疏散[5]:8297。3月1日,蒋召见胡宗南,研讨进攻延安计划[5]:8299。3月12日,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到宜川、洛川召开军事会议,部署三路进攻延安[5]:8310。蒋命胡宗南以25万兵力进攻延安。3月19日,西北野战军放弃延安[5]:8316。胡宗南的第一军收复延安,因战功升为陆军上将并授予二等宝鼎勋章。胡宗南占领延安一年中,始终找不到中国共产党主力,由于机要秘书熊向晖共谍暗中通报,国军于青化砭、羊马河及蟠龙镇三次战役 - 蟠龙镇军部粮弹后勤被共产党部队击败,再败于沙家店战役。宜川战役中,刘戡和严明皆阵亡,旅长李纪云、李昆岗被俘,4月21日整编第十七师撤出延安。1948年6月,蒋介石视察郑州、西安,并在西安召集军事会议,面授胡宗南主任应变机宜,留三日返回南京[7]:55。10月10日,胡宗南为挽救荔北败局,从耀县、兴平、潼关等地急调整编第一师、第六十五师、第九十师、第七十六师等部,共3个旅90,000馀人,进行反击[5]:8694。是日,先头部队进至大荔北柳池营、中山地区,被解放军击退[5]:8694。
1949年4月10日,胡宗南到溪口[8]:181。5月,胡宗南部队于扶郿战役中遭受沉重打击后,损兵折将超过10万馀人。5月20日,西安撤守[8]:206。部队陆续撤退至秦岭及巴山地区。12月7日,派胡宗南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谋长[9]。胡手下剩三个兵团,不久第七兵团裴昌会在德阳降共;第十八兵团李振在成都降共;第五兵团李文在雅安被围剿,只有少数人逃往了西昌。12月16日,胡宗南由成都飞到海南岛榆林港[8]:283。12月20日,胡宗南部队决定放弃成都[8]:284。12月22日,蒋介石清晨4时即起床,亲函胡宗南指示方针,及今后空军与其进行途中详尽联络方法[8]:285。因其丧师失地以致全军覆没,下令他与西昌共存亡。12月30日,胡宗南由海南岛飞往西昌,准备收拾残局[8]:287。
国防部副参谋总长郭寄峤向蒋介石表示:“送一名大将给敌人做俘虏,既违背了战争利益,也违反了指挥道德。”蒋介石派机接胡回台北。1950年3月26日,胡宗南于西昌机场搭专机飞往台北,并调任中华民国总统府战略顾问。同年5月11日,监察院山陕甘监察使主任李梦彪等46名监察委员联名对胡宗南提出弹劾,以其“受任最重、统军最多、莅事最久、措置乖方、贻误军机最巨之胡宗南,一无处分,殊深诧异。”六个月后,国防部军法处宣布“监察委员李梦彪等弹胡宗南各项,均与事实相反,俱不能成立”,“自无若何刑责,足资论究。……应予不付军法会审。”终因蒋介石庇护而失败。
1951年5月30日,胡宗南给行政院院长陈诚上书:“请以现在台湾、香港之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省的义民三万人为基础,成立三个野战挺进纵队,施以必要之军事战斗技术,及实施游击所需之技能……深入浙、闽、赣、苏各省边境,建立基地。”[10]:1958月,身在台北的胡宗南,化名秦东昌[11][12]出任江苏浙江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兼浙江省政府主席,乘船前往大陈岛赴任。仍复职指挥沿海游击队与解放军作战。1952年,任浙江省政府主席,不过辖区只有浙江沿海少数离岛(主要为大陈列岛、一江山、披山、头门山、渔山、南麂)。
1955年,胡宗南再赴澎湖任澎湖防卫司令官。1959年,胡宗南退役,复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62年2月7日入住台湾荣民总医院,14日3时50分病逝,年65岁,6月9日葬于阳明山阳明书屋境内中兴路旁[来源请求],17日蒋介石夫妇亲临胡宗南将军灵堂致祭[13][14]。
郝柏村提到:“抗战期间,胡将军驻节西北重镇西安,彭孟缉将军时任西安炮兵旅长,要见他得依例先登记候约。但到台湾后,彭将军任参谋总长,胡将军任陆军澎湖防卫司令部司令官,彭总长到澎湖视察时,胡将军都亲迎机场,对这位老部下兼新长官,执行部下之礼甚恭,彭总长连声说不敢当。两位对军中伦理和阶级服从,都立下完美的榜样。”[4]
曾在大陈岛担任胡宗南机要秘书的陈和贵,忆及当年总是不解胡宗南为何不搭吉普车而宁愿步行爬过山头洽公,事后胡宗南表示:“这里的汽油比台北贵了1倍。”王曲第7分校19期学员孟兴华表示:“校长(胡宗南)自请赴大陈岛打游击战,又自行请命驻守澎湖,完全实践了黄埔人忍辱负重的精神。”[3]
旌忠状
兹有 陆军一级上将胡宗南 于民国 五十一 年 二 月 十四 日 在 台湾台北积劳病故
忠贞为国 殊堪旌扬 特颁此状 永垂示范
此状
总统 蒋中正
行政院长 陈诚
中华民国 五十一 年 二 月 十五 日
典玺官 唐振楚
郝柏村在《胡宗南上将年谱》序〈黄埔精神的典范--胡宗南上将〉,写到:“胡宗南是黄埔一期最年长的学生,入学时已28岁(当时学生平均年龄应为20岁),曾有社会经验,毅然携笔从戎,故在先天上,他是黄埔一期最成熟的学生。历经四大战役,他的升迁在黄埔子弟中首屈一指,毕业后两年(民国16年),就当了师长,从带40人的排长,升到带一万人的师长。尔后从第一师、第一军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先后统兵达百万,而在蒋公心目中,直以接班人之势期许之,乃因他是黄埔精神的标竿。”[4]
胡宗南于中华民国陆军史上,创下黄埔军校毕业生的五个第一:担任军长、兵团总指挥、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乃至升任将军均拔得头筹,他也是唯一一位迁台前即获第三颗将星的黄埔生。与戴笠不仅同被外界名列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且传为1932年3月成立于南京的“蓝衣社”骨干。[16]
中国共产党《福建党史月刊》写到: “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最著名的上将军之一,黄埔一期毕业生。周恩来曾评价说:
“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最有才干的指挥官。”
胡宗南曾经无数次地思考过:为什么自己在占尽天时地利的条件下,还是输给了农民出身的彭德怀。他至死也没弄明白。对此,彭德怀一句话点破了天机:人和。历史就是如此,“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失去了民心,无论你曾经多么强大,多么显赫,都会被历史无情地抛弃。”[15]
《文史天地》2012年第5期载:“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嫡系心腹和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在黄埔系军事集团中,凭着蒋介石对他的赏识,第一个晋升为军长、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名震一时的‘西北王’,在国民党统治集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最了解胡宗南的中共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认为争取了胡宗南,就可影响一大批国民党将领,可以影响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因此,在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三次开展对胡宗南的统战工作。”[17]
胡宗南次子胡为善解释:“因为父亲和中共交手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他在内战时期的经历被传播得比较多,相反,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的战役却很少被提及,很多人都以为他对抗日根本没做什么事情,这完全是一个误解。……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父亲带领部队在淞沪战场坚守了6周,而他们的牺牲也极为惨烈:4万人的部队最后只剩下1,200人。当时著名报人张季鸾说:‘第1军为国之精锐,如此牺牲,闻之泫然。’”[18]
胡为善强调:“西峡口战役(豫西鄂北会战)”是八年抗战的最后一役,从1945年3月29日一直打到8月4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在1945年9月22日上午9点,父亲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赴郑州,接受日军第12军团司令官鹰森孝的投降。投降仪式结束后,鹰森孝问我父亲,近期河南西峡口战役,贵方一位孔副营长,利用反斜面作战,歼灭了我们很多部队,我很想跟这位营长见面。父亲经查证,知道这名副营长的名字叫孔令晟。这时孔令晟刚好在外地受训,父亲因而对孔令晟印象深刻。他曾有意调孔令晟到长官部,希望孔令晟能接替熊汇荃(即熊向晖)的职位,但孔令晟表示,不愿意做参谋,只愿意带兵打仗,父亲只好打消此意。孔令晟后来曾出任蒋介石之侍卫长、海军陆战队司令等职。他现在仍在世,已有90多岁。”[18]
从抗日战争到国共内战,中共在国民党军政要员边安插不少间谍,熊向晖、陈忠经、申健等……3人是胡宗南为国府培养的人才,而后被吸收、成为中共情报后三杰。其中熊、申两人早已过世,近来才有陈忠经消息传出,他早以99岁高龄(2014年7月13日)病逝,陈忠经兄弟─陈琳29日于《光明日报》忆述,其兄长身为红色情报人员的生平,披露若干未曝光内幕,也为国民党溃败下了历史注脚。文革期间,陈忠经的身分让他饱受打击,他被视为“敌特”,被打得遍体鳞伤,若非周恩来的保护,他早以“潜伏胡特”之名被杀。文革结束,胡耀邦为他平反,请他出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顾问、副部长,同时他还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的客座教授,2009年起因病长期住院直到过世。[19]
陈琳说,1938年至1940年,熊、陈、申等3人逐步深入胡宗南身边,秘密受命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负责人董必武。陈忠经有一特殊背景,非熊、申二人所拥有。1949年之前,陈父陈延晖长期担任国军高级将领徐永昌幕僚。陈忠经就充分利用这层人脉,抬高身价、巩固在胡宗南身边的地位,同时探听国民党高层的最新动态。某次,陈忠经被戴笠的手下拦住,他灵机一动,上前狠狠打了拦路军官耳光,大骂“你想造反吗?”并顺手掏出一张公文表示,“我是省党部执行委员,奉胡长官命令到各地视察党务。你要造胡长官的反吗?你是不是共产党?”对方看情况不对,连忙让路。[19]
期间,陈忠经曾担任三民主义青年团陕西省支团书记、申健出任三民主义青年团西京分团书记、熊向晖则成为胡宗南的机要秘书和侍从副官。抗战胜利后,胡宗南为培养接班人选,派三人赴美深造;周恩来接获汇报时提到:‘胡宗南保荐他们去美国留学,中央同意,我们对美国了解不多,同美国打交道缺少经验。现在我们没有条件派自己的同志去美国留学,胡宗南代我们培养,得益的是我们。’三人赴美后,国府1947年9月在北京破获中共地下组织与电台,逮捕不少中共党员,还包括在西安与熊、陈、申3人秘密接洽的联络人。[19]
张戎在《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暗指胡宗南“可能”是“红色代理人”,“蒋介石逃往台湾时,派飞机来接胡宗南。胡想留在大陆,却被部下一拥而前,急拥上了飞机。……蒋还派胡主持‘反攻大陆’的工程,包括派人潜入大陆,都一一惨败。”巧合的是,中国大陆的《炎黄春秋》杂志在2007年6月号上登载了朱汉生名为《胡宗南的未遂起义》的文章,表示胡宗南确有接近中国共产党。
这导致胡宗南的后人及旧部属孔令晟等群起抗议。此书原本计划由台湾远流出版事业公司刊行;2006年3月28日,胡宗南之子胡为真(时任中华民国驻新加坡代表)透过远流出版事业公司董事长王荣文表达对本书不满:“为了维护父亲名节,什么事都可以做;出版前是朋友,出版后是敌人。”
张戎在书中提及当年国军将领胡宗南将军,是共产党卧底的间谍,针对台北有人提出反论,张戎表示,她也听说了,因为胡宗南的儿子胡为真曾经跟她连络过,但这是她根据当年胡宗南打了一系列战役的资料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张戎指出,有人说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才是共产党卧底,所以胡宗南是冤枉的,其实熊就是共产党,但他在1947年时就离开胡宗南到美国去了,之后又发生许多事情,包括毛泽东遇险又脱险的事,都在她书中有著墨,那时熊已经不在胡宗南身边了,可是后来胡宗南攻打延安的一系列战役,都让人对胡宗南起疑。张戎说:“熊向晖是共产党的地下党员,但不能断定胡宗南不是。”[20]
在其身后50馀年,长子胡为真亲自规画、修订,由台湾商务印书馆推出传记《一代名将胡宗南》、《胡宗南上将年谱》等4部作品,除了在黄埔建军90周年之际,以此系列书纪念黄埔军魂,也为涉及胡宗南的不实传言正视听。胡为真指出,当年老蒋总统曾打算以西昌作为反共的最后根据地,胡宗南当时虽认为军队入川将难保,但仍秉持“服从领袖”精神入川,损兵折将超过10万馀人。曾打算死守西昌的胡宗南,根据当时情势在与蒋经国深谈后,促成台湾作为反共根据地的结局,而老蒋也一纸令下要胡宗南弃守西昌来台。[3]
胡宗南的妻子是叶霞翟。胡宗南曾多次于蒋介石面前,为戴笠说项,戴笠也投桃报李,介绍其女门生叶霞翟与胡宗南相识,两人于1937年订婚。不料抗战爆发,胡宗南誓言抗战胜利才成家。由于胡、叶两人并未对外公布婚讯,之间还曾发生蒋夫人宋美龄有意撮合胡宗南与“孔二小姐”孔令伟的一段插曲。胡、叶两人直到1947年结婚,此时新郎已51岁、新娘也34岁,夫妇俩的长子即为国安会前秘书长胡为真。[16]
胡为真表示,自己前几年才发现父亲担任澎湖防卫司令时,薪水总是分为3等分,一部分是私款拿来公用,一分寄回家要养的部下。透过多年来梳理父亲的资料,以及昔日故旧的分享,胡为真表示:“希望让世人对我父亲的不了解,得到澄清。”[3]
胡为美认为:“古人说盖棺论定,幼小的我们不懂这些,只记得当时的场面,记得母亲椎心的哭泣声。父亲一生不为自己打算,走后家无恒产,母亲面对现实,积极果断地决定外出工作,以抚育我们四个孩子。不为国家增加负担。母亲是美国威斯康辛麦迪森校区的政治学博士,最终选择办学,继承父亲教育救国的遗志。应邀协助曾经担任过教育部长、与父亲生前教育理念一致的好友张其昀博士,创办私立文化学院研究所,(现文化大学前身,初创时一度命名私立远东大学),并且兼任家政研究所主任,校址选在阳明山山仔后,从此开始了她献身教育事业、早出晚归的职业妇女生活。而晓峯先生为了纪念父亲当年所说:‘中国复国的人才需要具有哲学,科学,兵学与品德的修养。’将文大训练新生的大讲堂,定名为宗南堂,并一度陈列了父亲生前所有的勋章、遗墨、配戴过的武器、纪念品等,以激励学子,告慰父亲在天之灵。”[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