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华人义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华人义山指的是由东南亚华人民间团体管理的坟地或公冢,是随着华人移民海外而产生的事务,在不同地方也称为“义山”、“冢山”、“公冢”、“义冢”、“山庄”、“公祠山”或“大伯公山”。[1] 过去的海外华人被清廷视为是化外之民,华侨因缺乏朝廷支援,从而出现华人自行结社以救济同胞的情形,其中就有为同乡死者送葬,以求其入土为安的义务。[1]

马来西亚最古老的义山位于马六甲三保山,由青云亭负责管理,创立于葡萄牙殖民时期,约有12,500座坟墓。[2] 马六甲三保山、吉隆坡广东义山、吉隆坡福建义山、柔佛边佳兰义山都曾因面临发展计划而被迫搬迁的局面。[3][4][5][6]
新加坡虽因土地有限已停止为华人墓葬,但早期也有宗乡组织购置义山的现象。就譬如广惠肇碧山亭为来自广东的广惠肇(广府、惠州府、肇庆府)人士所购置的义山,位于汤申路上段。[7]
Remove ads
各地义山
- 广惠肇碧山亭
马来西亚
霹雳
- 怡保福建义山
- 怡保打扪路广东义冢
- 金宝华人义山
- 督亚冷华侨义冢
- 太平都拜广东义山
- 太平福建新联合公冢
- 太平福建旧联合公冢
- 甘文丁新港门广东义山
- 甘文丁福建联合公冢
- 谈不落义山
- 甲板(Papan)华人义山
参考来源
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