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反法同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三次反法同盟(法语:Guerre de la troisième coalition),1805年8月9日,神圣罗马帝国、英国、沙俄、那不勒斯、瑞典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仑宣战,最后反法同盟以大败收场。
经历过程
原本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的神圣罗马帝国起初持观望态度。
1805年3月,已经加冕为法兰西皇帝的拿破仑·波拿巴进一步加冕自己为义大利国王,这一举动激怒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法兰兹二世。1805年7月,神圣罗马帝国也加入了反法同盟,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8月25日法国与巴伐利亚结为军事同盟,符腾堡和巴登相继加入,这三个国家向拿破仑的军队提供士兵,并为其部队穿越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直捣乌尔姆,为向拿破仑军队前往波西米亚开辟通道。[1]奥地利帝国在俄军支援下入侵法帝国盟国巴伐利亚,拿破仑率军东进应战,取得了乌尔姆战役的胜利,10月20日迫使马克将军投降,拿破仑挥军渡过莱茵河。11月13日拿破仑挥军开进维也纳。[2]
12月2日,法、俄、神圣罗马帝国三国,在奥斯特利茨打了一场“三皇会战”,拿破仑攻入哈布斯堡领地摩拉维亚,更将帝国军赶出义大利,并在波希米亚境内打败俄军,俄皇、奥帝狼狈而逃。
12月4日,法兰兹二世和拿破仑会谈,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12月26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失去在南德意志、蒂罗尔与义大利(威尼托)的权力,也不得不承认巴伐利亚与符腾堡选帝侯的国王头衔,与拿破仑新创的义大利王国,还有合约尚未明确数目的赔款。[2]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拿破仑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邦联,对奥皇法兰兹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解散神圣罗马帝国。
1806年8月6日,法兰兹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解体。
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拿破仑乘胜在南德、中德、西德各诸侯国组成莱茵邦联,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
文字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