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阔台汗国
蒙古四大汗國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窝阔台后王封地[1]或窝阔台汗国(1224年-1309年),被中国历史学家视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窝阔台汗国成立于1224年,到1309年被察合台汗国(1219-1502年)及元朝(1271-1368年)瓜分,窝阔台汗国的末代可汗察八儿出走元朝,窝阔台汗国灭亡,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中最短国祚的汗国,只有84年历史。与其他蒙古汗国不同,窝阔台后王始终致力于和元朝皇帝争夺蒙古大汗的宝座。
国号
窝阔台汗国成立之时,其实并没有国名,只是窝阔台所封的领地。现在的名字其实是历史学家从其第一代君主“窝阔台”的名字而作为汗国的通称。
历史
1225年,成吉思汗把蒙兀儿斯坦的一部分,乃蛮(蒙古语:ᠨᠠᠶᠢᠮᠠᠨ,西里尔字母:Найман,即蒙古语“8”之意)故地封给其三子窝阔台汗,领有今阿尔泰山以南以及以稍偏西的一些土地、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汗国都城在叶密立,位于中亚的叶密立河流域,即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的额敏县,他以哈拉和林为大帐常驻地。
1229年,窝阔台在拖雷监国两年后召开的库里尔台大会上肯定了其父的遗命而顺其自然的成为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之后,又重用政治家耶律楚材;使占领的华北地区的汉文化,仍得以维系住。
1241年12月窝阔台汗在亚洲地区逝世,其侄子拔都(术赤的次子)正西征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瓦拉几亚公国、摩尔达维亚公国、立陶宛大公国、神圣罗马帝国辖下的诸侯国(波西米亚王国、奥地利大公国)、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匈牙利王国及其属国塞尔维亚王国,波兰王国等国,闻讯班师回蒙古本土,准备参加在首都鄂尔浑河畔的哈拉和林召开的库利尔台大会,争取大汗的位置。然而皇后脱列哥那任摄政(1242年-1246年),到1246年12月推出其子贵由为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成功。
1246年,贵由继承父亲的大汗位,同时领有蒙古本部及窝阔台汗国两块地方。1248年七月,在位仅一年零八个月的贵由从叶密立的领地西巡时因酗酒过多去世。
贵由死后,有实力的拖雷之子蒙哥夺得蒙古帝国大汗之位,在1251年7月登基成为蒙古帝国的第四代君主。由于蒙哥并非窝阔台后裔,对一些窝阔台系后王有戒心,以窝阔台系后王屡与作难的缘故,改变了他们的封地,将封地分割,分授诸王,以去其势。另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追讨失去了的权力,窝阔台的遗儿联合察合台汗国诸王,意图暗杀蒙哥汗。结果,蒙哥识破了计谋,所以把包括了贵由的家族,包括了他的遗孀在内所有人处死及流放。而窝阔台汗国的领地,则由窝阔台的其他儿子瓜分。当中,窝阔台之子合丹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之地)。事实上,窝阔台汗国在这时已经解体了。窝阔台其中一位孙子海都被封于海押立(今伊犁西),另一个孙子脱脱则占领叶密立。
蒙哥汗在1259年7月27日去世后,其兄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间为了争夺大汗之位引发内战(1260-1264年),由此窝阔台家族所承受的压力减轻了,此时窝阔台的孙儿海都抬头,并与察合台家诸子选择站在阿里不哥一方。此外,窝阔台的儿子合丹所属的家族却选择追随原来领有河西走廊一带的忽必烈,与海都家族对立。阿里不哥失败后,海都仍然与忽必烈为敌。由于海都与察合台家诸子的友好,海都的实力逐渐增强,称雄中亚,甚至察合台汗国也在其势力范围内。
1260年忽必烈称汗并于1264年彻底击败阿里不哥,其后在1271年建立元朝后,海都与察合台汗国(1222-1571年)和钦察汗国(1219-1502年)君主组成同盟与忽必烈的元军交战,并一度攻占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治所哈拉和林。忽必烈去世后,海都继续与元成宗交战。
元皇子海山督诸军驻守北部边境,多次击败海都等的进攻。大德五年(1301年)八月,海都、察合台汗都哇又率军逾金山南进到达铁坚古山(蒙古巴彦乌列盖省德龙西),准备进攻和林(蒙古前杭爱省哈拉和林)。海山诸将在康孩防守。大德五年八月初一日(1301年9月3日),海都军进至帖里吉,被海山将和尔击退。大德五年八月初三日(1301年9月5日),海都等复整军进攻,至合合塔蒙古札布汗河流域,击败元军。大德五年八月初四日(1301年9月6日),海山调整部署,分元军为五队,向海都军进攻,两军接触后元前军败退,元将月赤察儿挺身突入敌阵,诸将随之冲击,海山以一部兵力袭击海都侧背,五军合击,海都腹背受敌,不支溃散,士卒伤亡不可胜计。都哇军在兀儿秃(蒙古札布汗省埃思赫塔伊万山一带)遭到元军和尔与驸马阿失剔的进攻,元军以精骑冲击,都哇负伤退走,海都退军后不久病死。海都死后,都哇在其诸子中选择较弱的察八儿立为汗。
元成宗即位后,都哇于大德七年(1303年)表示承认元朝皇帝的大汗地位;双方达成和议,共同削弱窝阔台汗国。[2][3]之后都哇不断蚕食察八儿的土地。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朝漠北驻军在海山的率领下击败察八儿,俘其后妃部属十馀万人。察八儿不得已奔投都哇。都哇召集宗王数百人,列数察八儿罪状,宣布废之,另外择立其兄弟仰吉察儿为汗。都哇死后,察八儿图谋复国,被察合台汗怯别击败。察八儿与仰吉察儿出奔元朝,途中仰吉察儿被毒杀,元朝收容察八儿,封为汝宁王,窝阔台汗国最终灭亡;至大二年(1309年)以后,其领土为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4]此后,窝阔台诸“兀鲁思”(封地部落)被察合台汗吞并,此时“察合台兀鲁思”才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察合台汗国”。[5]日后,窝阔台的后裔阿里算端曾在14世纪中叶取得察合台汗之位,而据传是窝阔台的后裔鬼力赤曾在15世纪初取得蒙古大汗之位。
君主列表
窝阔台子孙
括号内名称:蒙古语转写/波斯语记录名字/波斯语转写
- 合丹 (Qada'an oγul / قدان اغور / Qadān āghūr)[15]
- 睹尔赤王 (Dorǰi / دورجی / Dūrjī)
- 小薛大王 (Söse / سوسه / Sūse)
- 星吉班大王 (Singgibal)
- 阿思吉巴 (Askiba / اسکبه / Askiba)
- 小薛大王 (Söse / سوسه / Sūse)
- 也速儿大王 (Yesür / ییسور / Yīsūr)
- 吉布查克 (Qibčaq / قبچاق / Qibchāq)—汉文史书漏记
- 忽利儿 (Quril / قوریل / Qūrīl)
- 合丹乌布克(Qada'an ubuk / قدان اوبوک / Qadān ūbūk)—汉文史书漏记
- 忽迷失(Qurmši oγul / قورمشی / Qūrmshī)—汉文史书漏记
- 也也(Yeye / ییه / Yeye)—汉文史书漏记
- 乌鲁克帖木儿(Örük temür / اورک تیمور / Ūrk tīmūr)
- 也失帖木儿(Yiš temür / ایش تیمور / Yīsh tīmūr)
- 也不干大王 (Ebügen / ابوکان / Abūkān)
- 陇王火郎撒 (Qorangsa)
- 也孙脱大王 (Yesün tu'a)
- 火你大王 (Qoniči)
- 咬住大王
- 那海大王
- 睹尔赤王 (Dorǰi / دورجی / Dūrjī)
窝阔台家族世系表
参考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