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角鳞鳄属(属名:Goniopholis)又名角鳞鳄,是种已灭绝鳄类,生存于侏㑩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的北美洲欧洲、以及亚洲。棱角鳞鳄是半水生动物,非常类似现代鳄鱼。棱角鳞鳄的身长为2到4公尺之间,生活方式可能非常类似美洲短吻鳄尼罗鳄。 棱角鳞鳄与已灭绝的鳄类祖先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

事实速览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
棱角鳞鳄
化石时期:155–139.8 Ma
Thumb
Goniopholis simus,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德国
无效状况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科: 棱角鳞鳄科 Goniopholididae
属: 棱角鳞鳄 Goniopholis
Owen, 1841
模式种
Goniopholis crassidens
Owen, 1841
  • G. baryglyphaeus Schwarz, 2002
  • G. crassidens Owen, 1841
  • G. kiplingi Andrade et al., 2011
  • G. simus Owen, 1878
异名
  • Macellodon Owen, 1854
  • Macellodus Owen, 1854
关闭
Thumb
棱角鳞鳄的头骨,位于奥克拉荷马州的山姆诺贝尔博物馆
Thumb
G. simus的骨骼模型,比利时自然史博物馆
Thumb
G. crassidens正模标本(编号BMNH 3798)

目前已有许多种的棱角鳞鳄被叙述。G. crassidens生存于白垩纪巴列姆阶英格兰G. simus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德国西北部。G. gilmoreiG. stovalli生存于侏㑩纪晚期的北美洲G. baryglyphaeus则是最古老的棱角鳞鳄,生存于侏㑩纪启莫里阶葡萄牙G. phuwiangensis则生存于晚侏㑩纪泰国东北部。G. lucasii生存于侏㑩纪提通阶科罗拉多州,但可能属于Amphicotylus。生存于白垩纪早期英格兰Nannosuchus gracilidens可能是个棱角鳞鳄的幼年个体。

2011年命名的G. kiplingi,种名是以英国诗人鲁德亚德·吉卜林为名,他的作品冲满对自然环境的热爱[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