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凝视,也称为男性视角(英语:Male gaze),在女性主义理论中,指在视觉艺术[1]和在文学创作[2]中,从男异性恋者的角度描绘女性和现实,将女性性客体化以取悦异性恋男性观众的行为[3]。男性凝视即以男性的、异性恋的观点,把女性视为性对象来表现或再现,满足异性恋男性观看者的愉悦。男性凝视与女性凝视在概念上形成对比[4][5]。
|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 改善本条目或在 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此条目 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7月29日) |
|
“
男性向”重定向至此。关于爱慕男性的性倾向,请见“
男性恋”。
此条目介绍的是男异性恋观众的视角和取悦其的作品。关于男同性恋观众的视角和取悦其的作品,请见“
蔷薇向”。
在叙事电影的视觉和美学表现中,男性凝视拥有三个视角:
- 镜头后的男性视角;
- 电影中男性角色的视角;
- 凝视图像的男性观众的视角[6][7]。
男性凝视的概念首先由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于1972年1月BBC播出的一系列电影《观看之道》中提出,该系列电影后来被整理成一本艺术批判散文集,作为伯格分析欧洲绘画中对裸体的处理的一部分。这一概念很快在女性主义者间流行起来,其中包括英国电影评论家劳拉·穆尔维。她用“男性凝视”来批评传统媒体对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呈现[8]。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穆尔维男性凝视理论发展的基础,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穆尔维解释电影满足了对“视觉快感的原始愿望”的视角[9] 。作为一种看待女性和世界的方式,对男性凝视的精神分析理论涉及弗洛伊德和拉康提出的种种概念,例如“窥淫癖”和“观看的快感”。窥淫癖和窥淫癖者这两个概念既指审美快感,又指从凝视某人或某物中获得的性快感[9]:815。
男频作品、男性向作品,是网络新词,属于ACG、小说用语之范畴,特指以男性族群为诉求对象的作品,例如男性视角的漫画、小说、恋爱游戏等。
由于少年漫画与青年漫画其中不乏无论男女都喜爱的,或者女性视角的作品,因此并不等于男性视角作品,只有能明显看出作品视角针对男性的作品才可归为男性视角作品。
存在主义哲学家尚-保罗·沙特(Jean-Paul Sartre)在他1943年的作品《存在与虚无》中,已对“凝视”概念有所论述,他认为凝视行为会在凝视者和被凝视者间形成一种主观性的权力差异,因为被凝视者会被视为“客体”,而非“个人”。在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萝拉·穆维于1975年发表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中,对于男性凝视的电影概念也有呈现、解释和发展,其中,穆维提出“性别不平等”——即男人和女人间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不对称性,对于电影中男人和女人的呈现是有著控制性的社会力量,并且男性凝视(男性观者的审美乐趣)是一种社会结构,根源自父权体系下的思想与话语。在媒体研究和女权主义电影理论领域,男性凝视在概念上与偷窥、恋童癖和自恋的行为有关,皆可获得观看的快感与愉悦。
穆维理论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建立在佛洛伊德对男性去势焦虑的心理分析上,在该概念中,女性缺少阴茎暗示著阉割的威胁,因此她的存在引起了男性无意识的不愉快。为了减轻这种不愉快,妇女在媒体呈现中便转变为被男性物化的接受者。对穆维来说,男性为避免去势恐惧,会借由窥淫癖和恋物的观看癖两种方式将女性性客体化成男性凝视的被动接受者。窥淫癖的快感来自于确定有罪、获得控制权及通过惩罚或宽恕使有罪之人臣服。恋物癖则涉及通过使女性身体的某些部位破碎和过度变性,来减少去势恐惧的威胁。
在叙事电影中,男性凝视的视角就是摄像机作为旁观者的视线—一异性恋男人徘徊在女人身体特征上的视线。其中,女性角色在男性凝视下会以两种层次的色情性呈现:作为拍摄故事中角色渴望的对象,以及作为男性观众的性欲对象。借由将女性表示为在男性观者主动凝视下的被动接受者,建构并确立男性主导和女性被主导的角色,也是父权体系发挥功能的基础。也就是说,性别角色透过主流商业电影在文本、视觉、表征上的审美得到强化,这类电影中的男性凝视比女性凝视重要,正是基于男女间社会政治权力不平等的主流价值。
作为父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基础,政治社会不平等被视为一价值体系,在此体系下,男性创造的机构(例如电影业、广告业、时装业)单方面确定社会中什么是“自然而正常的”。随著时间推进,在男性作为凝视主体而女性为被凝视者这一惯例的作用下,以及将两性误解为有阶级层次高低而非平等的社会等级制中,人们便会渐渐相信,这一父权体系下的人为价值作为一社会制度是很自然且正常的秩序。
男性凝视的两种形式起始于弗洛伊德窥淫癖的概念,“与性吸引力有关的愉悦(极端偷窥)”和“与自恋认同有关的亲恋快感(理想自我的注入)” 显示出女性是如何从男性目光的角度(性、美学与文化)去观看电影。 在这样的电影表现形式中,男性的凝视否认女性的身份角色,从而使女性失去人性。如男性的性幻想中所定义的那样,叙事电影仅考虑女性的美感,体态和性吸引力,将其从人转变为物。
观看电影时会出现两种类型的观众,他们会无意识地或有意识地参与了男女之间典型的归属社会角色。当以男性权力主义切入三种不同的角度观看电影时,第一眼是记录了电影事件的照相机镜头;第二种角度描述了观众在观看影片时的近乎偷窥的行为;最后则是在整个电影故事中角色彼此之间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三个角度的共同点在于,男性外表通常被认为是积极的角色,而女性则扮演被动角色。因此,基于这种父权制,电影将女性呈现为欲望的对象,其中女性角色则被编码为带有强烈甚至情色的视觉外观。女演员于剧中的举动并不会直接影响剧情的结局,女性角色从来不是推动电影故事发生的关键,将女性客体化并表明男演员心理上无法承受的状况为电影中女性以视觉方式支持男性主角的描绘手法。
Feminist Aesthetic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2 [13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2). Assumes a standard point of view that is masculine and heterosexual. . . . The phrase 'male gaze' refers to the frequent framing of objects of visual art so that the viewer is situated in a masculine position of appreciation.
That the male gaze applies to literature and to the visual arts: Łuczyńska-Hołdys, Małgorzata (2013). Soft-Shed Kisses: Re-visioning the Femme Fatale in English Poetry of the 19th Century,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p. 15.
Jacobsson, Eva-Maria. A Female Gaze? (PDF) (报告). Stockholm, Sweden: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10-04).
Devereaux, Mary. Oppressive Texts, Resisting Readers, and the Gendered Spectator: The "New" Aesthetics. Brand, Peggy Z.; Korsmeyer, Carolyn (编). Feminism and tradition in aesthetics.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26. ISBN 9780271043968.
Walters, Suzanna Danuta. Visual Pressures: On Gender and Looking. Walters, Suzanna Danuta (编). Material Girls: Making Sense of Feminist Cultural Theory.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57. ISBN 9780520089778.
- Stack, George J; Plant, Robert W (1982). "The Phenomenon of "The Look"".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42 (3): 359. "By their presence -- most forcibly by looking into your eyes -- other people compel you to realize that you are an object for them, Sartre (1948) argues".
- Weeks, L. Paul (2005), "Male gaze", in Ritzer, George (ed.), Encyclopedia of social theory,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 467.
- Streeter, Thomas; Hintlian, Nicole; Chipetz, Samantha; Callender, Susanna (2005). "This is Not Sex: A Web Essay on the Male Gaze, Fashion Advertising, and the Pos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1-11-06. Essay about the male gaze in advertising.
- Pritchard, Annette; Morgan, Nigel J. (October 2000). "Privileging the Male Gaze: Gendered Tourism Landscap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7 (4): 884–905.
- Hollinger, Karen (1998). "Theorizing Mainstream Female Spectatorship: The Case of the Popular Lesbian Film". Cinema Journal. 37 (2): 3–17. doi:10.2307/1225639. ISSN 0009-7101.
- Arons, Wendy, "If Her Stunning Beauty Doesn't Bring You to Your Knees, Her Deadly Drop-kick Will": Violent Women in Hong Kong Kung fu Film", in McCaughey, Martha; King, Neal (eds.), Reel Knockouts: Violent Women in the Movies, Austin, 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p. 41.
- Kaplan, E. (1983). Is the Gaze Male? In Snitow A., Stansell C., & Thompson S. (Eds.), Powers of Desire: The Politics of Sexuality (pp. 309-327). New York: NYU Press. doi:10.2307/j.ctv12pnr6v.28
- Felluga, Dino (April 2005). ""Modules on Lacan: On the Gaze",Introductory Guide to Critical Theory". West Lafayette, Indiana, U.S.: Purdue Universit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April 2005.
- Newman, Beth (1990). ""The Situation of the Looker-On": Gender, Narration, and Gaze in Wuthering Heights". PMLA. 105(5): 1029. doi:10.2307/46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