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溶菌酶(英文名称:Lysozyme,又译溶解酶)是一个分子量为14.4kDa的抗菌酶,属于先天免疫系统的一员,它可经由催化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糖胺残基间的1,4-β-糖苷键水解,而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由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肽聚糖层远厚于革兰氏阴性菌,且为其细胞壁主成分,此酶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
1909年,Laschtschenko发现蛋清中有杀菌物质。1922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在研究鼻腔粘液的抗菌作用时发现并命名了溶菌酶。[1]
1965年,大卫·菲利浦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溶菌酶晶体,解析出了2埃分辨率的晶体结构。[2][3]这是第二个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得到的蛋白质结构,也是第一个解析出的酶结构。大卫·菲利浦根据次结构提出了溶菌酶催化的机理,该催化机理最近得到了修正。[4]
溶菌酶是体内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杀灭革兰氏阳性菌。溶菌酶结合到细菌表面,减少负电荷并协助对细菌的吞噬作用。新生儿缺乏溶菌酶会导致肺支气管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食用缺乏溶菌酶的配方奶粉会使婴儿腹泻的概率提高三倍。眼泪中缺乏溶菌酶会导致结膜炎。
某些癌细胞会分泌过量的溶菌酶,导致血液中溶菌酶含量过高,造成肾衰竭和低血钾。
溶菌酶进攻肽聚糖(细菌细胞壁的组分,特别在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中含量丰富)水解连接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糖胺第四位碳原子的糖苷键。整个过程是,首先溶菌酶通过其两个结构域之间的“沟”结合到肽聚糖分子上;随后其底物在酶中形成过渡态的构象。根据Phillips机制,溶菌酶与葡聚六糖结合。然后溶菌酶将葡聚六糖上的第四个糖扭曲为半椅形构象。在这种扭曲状态(能量较高)中,糖苷键很容易就发生断裂。
位于溶菌酶蛋白序列35位的谷氨酸(Glu35)和52位的天冬氨酸(Asp52)的侧链被发现对于溶菌酶的活性非常关键。Glu35作为糖苷键的质子供体,剪切底物的C-O键;而Asp52作为亲核试剂参与生成糖基酶中间体。随后,糖基酶中间体与水分子发生反应,水解生成产物,而酶保持不变。
溶菌酶被广泛用于实验室中对细菌所进行的细胞破碎。
由于溶菌酶易于结晶,常被用于各种晶体学相关的研究。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