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指促进粪便排出的药物,一般用来治疗便秘。另外灌肠作为一种机械治疗便秘的方法,有时也归入泻药类。
| 此条目 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8月24日) |
维基百科中的医学内容
仅供参考,并
不能视作专业意见。如需获取医疗帮助或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详见
医学声明。
- 体积性泻药,例如车前子壳(psyllium husk),麸皮、苹果等富含纤维的植物成分,或是合成类的聚氧乙烯。能吸收水分,使粪便松软,体积增加而易于排出。作用于大小肠,一般12-72小时内起作用[1][2]。
- 软化剂,如多库酯 。作用于大小肠,一般12-72小时内起作用[2]。
- 润滑剂,如液体石蜡(口服或肛门给药)、甘油(开塞露的主要成分之一)和中医的口服麻仁丸。作用于结肠。一般6-8小时内起作用[2]。
- 吸水剂:
- 盐类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通过渗透作用吸收肠道内的水分,令水分得以保留,从而增加肠内压力以软化粪便。也可以引起胆囊收缩素的释放,而刺激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盐类泻药会引起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不平衡,作用于大小肠。一般0.5-3小时内起作用。
- 高渗性泻药,如乳果糖,在结肠内的通过渗透作用使水和电解质保留于肠腔内,通过细菌发酵作用降低PH,并刺激结肠蠕动。作用于结肠,一般0.5-3小时内起作用。
- 刺激性泻药,如蓖麻子油、番泻苷、芦荟、比沙可啶等。通过肠粘膜和神经从刺激肠蠕动,属于猛药,建议尽量少用。作用于结肠,一般几个小时内生效。
- 药材:大黄、巴豆、芒硝(十水合硫酸钠)、芦荟、火麻仁、郁李仁。
- 成药:麻仁丸(大黄、枳实、厚朴、芍药、杏仁、麻仁),大承气汤(大黄、酒洗、厚朴、枳实、芒硝)。
Berardi M, Tietze KJ, Shimp LA, Rollins CJ, Popovich NG. Handbook of Nonprescription Drugs 15th.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2006. ISBN 978-158212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