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斯蒂角龙(属名:Bisticeratops,意为“比斯蒂荒野的有角脸”)是一属开角龙亚科的角龙科恐龙,化石出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西北部坎潘期(约7400万年前)的科特兰层。模式种兼唯一种弗氏比斯蒂角龙(B. froeseorum)于2022年发表,标本是个接近完整的头骨,特征与当地其他近缘物种如五角龙、泰坦角龙、纳瓦霍角龙、塞拉角龙、封顶角龙有所差异,并增添了拉腊米迪亚南部开角龙亚科的多样性。[1]
发现及命名
比斯蒂角龙的化石于1975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西北部圣胡安盆地比斯蒂荒野地区的科特兰层法明顿段(Farmington Member)出土,地质年代约为晚白垩世坎潘期晚期,约7400万年前。[1]
正模标本NMMNH P-50000是一个接近完整的头骨,顶骨、左鳞状骨、眶后骨角根(仅右边保留)、左颧骨、左方骨、前齿骨、齿骨部分遗失;原先被认为属于五角龙,年代却比该属其他标本年轻个200万年。在2021年塞拉角龙描述论文的支序图中曾首度提及比斯蒂角龙的学名,但在隔年实体发布版中被删去。[2]直到2022年8月才正式发表描述文献。[1]
属名取自标本发现地比斯蒂荒野;种名致敬橘梦乐团已故成员埃格·弗斯及其子杰若姆·弗斯,以纪念他们的音乐长年来的陪伴并启发了论文。[1]
特征描述
比斯蒂角龙的头骨有以下鉴定特征:前上颌骨背缘呈阶梯状;上颌骨颧骨突矮小并缺乏腹侧的袋状窝;颧骨的上颌骨突短;眼睑有短而平缓的褶皱。与硐地区稍早期的物种包括五角龙及泰坦角龙的差异在于:上颌骨的颧骨突大幅萎缩;上颌骨与颧骨的异常连接,构成一浅锥形后凹槽。[1]
分类
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比斯蒂角龙与尚未命名的一种杏仁层开角龙亚科互成姊妹群,且在开角龙亚科中除三角龙支系之外,构成另一个可能南方演化支,并与其他南拉腊米迪亚开角龙亚科形成区别。[1]
开角龙亚科 Chasmosaurinae |
| ||||||||||||||||||||||||||||||||||||||||||||||||||||||||||||||||||||||||||||||||||||||||||||||||||||||||||||||||||
化石生物学
古生态
比斯蒂角龙所产的科特兰层法明顿段,在晚白垩世当时由西部内陆海道的沿海平原上众多河道之泥沙岩冲积而成。法明顿段尚未有其他以描述的恐龙,而同地区其他层位,如德纳辛段(De-Na-Zin)、猎人冲积段(Hunter Wash)的动物相有:甲龙科、鸭嘴龙科、厚头龙科、奔龙科、似鸟龙科、暴龙科、神龙翼龙科、镶嵌踝类、乌龟、软骨鱼、硬骨鱼等化石。[1]
延伸阅读
- 角龙类研究史
参考来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