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梵语sad-dharma-vipralopa),佛教术语,佛教正法梵语sad-dharma巴利语sad-dhamma)衰颓毁坏(vipralopa)的意思,为一种佛教的末世论,末法时代之后便是法灭时期[1]末法说影响了东亚佛教的演变,尤其是净土宗深受影响。[2]

概要

大乘佛教认为教法流传有三个时期正法梵语sad-dharma巴利语sad-dhamma)、像法梵语sad-dharma-pratirūpaka巴利语sad-dhamma-patirupaka)和末法时期。[3]

如来在世与灭度后,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出四双八辈圣弟子、罗汉菩萨,能证果,称为正法;如来灭度后,虽有教法及修行者,不能达到证果,称为像法(像,相似之意);教法垂世,人虽秉教,不修行及无证果,称为末法。据记载,末法时代佛之正法衰颓,僧风浊乱。[4][5]

一般而言,教(教法,巴利注释书的用语是:pariyatti;俱舍论的用语是:āgama)[6]、行(修行,巴利语:paṭipatti;梵语:pratipatti)[7]、证(证果,巴利语、梵语:adhigama,巴利注释书也会用paṭivedha,意思是体证)[8]之具足或不具足,为区别此三个时期的准则。[9][4]

分期

文献记载

  • 杂阿含·906经》有正法、像法的说法[10],《中阿含经·瞿昙弥经》说正法当住千年,由阿难请求佛陀度女性出家减为五百年[11]。对五百年之后,为何佛法仍然在世,没有灭亡的疑问,《善见律毘婆沙》解释由奉行八敬法,正法还复千年,《大毗婆沙论》则解释为这是指“证法”的解脱坚固有五百年,后五百年唯有持戒、多闻坚固[12]
  • 大乘佛教中,正法、像法各自分别有五百年、千年之说,形成四说。第一说,合计千年,如《大乘三聚忏悔经》说“我涅槃后正法当住于五百岁,像法亦复住五百岁”。第二、三说,合计千五百年,如《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五》:“般涅槃后,所有正法住世千岁,像法住世满五百岁。”[13]大方等大集经·月藏分》:“今我涅槃后,正法五百年,...像法住于世,限满一千年。”[14]。第四说,合计二千年,吉藏《中观论疏》称外国祇洹精舍铭载之,位于古《涅槃经》经文之后,说“佛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
  • 大方等大集经·月藏分》有“五五百年”之说:“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讼白法隐没损减坚固。”[15]
  • 仁王经·第2卷嘱累品第八》:“佛告波斯匿王。今诫汝等。吾灭度后。正法欲灭。后五十年。后五百年。后五千年。无佛法僧。”[16]另一本则作八十年、八百年、八千年。[17]《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说“我灭度后。佛法住世。正法八百年。像法千二百。末法五千五百年。已去正法像法末法后所有年。五百岁是也。”
  • 汉译本《善见律毘婆沙》说正法能住世千年,千年之后佛法不都尽绝。于千年中阿罗汉能得三明,再千年能得阿罗汉但无三明,再千年只得阿那含果,再千年只得斯陀含果,再千年只得须陀洹果,再有五千年。前五千年能证果,后五千年学而不能证果。万年后,经书文字都灭尽,只馀出家形相。[18]汉译本将巴利本的“佛法住世五千年。五千年之后,教理隐没”解释为证法住世五千年,教理住世五千年,此后教理亦灭只馀形相。
  • 《法华玄论》将正、像、末做了多种区分,提出多种判分之法。[19]

南传上座部的观点

南传上座部佛教律藏《犍度·小品·比丘尼犍度》记载,佛法能住世一千年。[20]巴利律藏的义注一切善见律注》解释此文时,主张佛法住世千年,是指具有四无碍解智阿罗汉的证法能住世千年。之后证法在每千年就逐渐隐没,第二千年最高可证纯观阿罗汉,第三千年是三果,第四千年是二果,第五千年是初果,故佛法住世五千年。五千年之后,教理隐没故修行隐没,修行隐没故证悟隐没。正法逐渐隐没后,只剩下形相存在。此时比丘穿衣、拿钵等都不庄重,但这样形相还不算消失,之后威仪渐渐消失。最后,比丘把袈裟布片撕掉,并扔到林野,那时才称形相隐没。[21][22]律藏的复注英语Subcommentaries, Theravada心义灯(Saratthadipani-tika,V.ò.3.403)也如此主张。[23]

对于正法住世五千年可证得的最高果位,注释书间有不同主张。除了《一切善见律注》的说法外,在《长部》义注(D.A.3.161)中提及佛法住世五千年时说:“以证得无碍解(paṭisambhidā)而住立了一千年,以六通为一千年,以三明为一千年,以纯观行者(sukkha-vipassaka)为一千年,以波罗提木叉(pātimokkha)住立一千年。”;在《增支部》义注(A.A.1.1.130)中也有类似说法,但最后的一千年不是波罗提木叉,而是最高可证得阿那含果斯陀含果须陀洹果。《相应部》义注(S.A.2.3.156)则解释正法的隐没,是从四无碍解智阿罗汉、六通阿罗汉、三明阿罗汉、无三明的漏尽阿罗汉、三果、二果、初果,到初果也无法证得为止。[24][25][26]:56

巴利经藏五部没有“末法”之名称,但其注释书提到证悟隐没、修行隐没、教理隐没,以及正法逐渐隐没后,只剩下形相存在,之后威仪渐渐消失,那时称形相隐没。

汉传佛教的观点

此种思想最早见于北齐慧思(515~577)之《南岳思禅师立誓愿文》。慧思主张正法住世五百岁,像法住世一千岁,末法住世一万年。他认为释迦乃生于公元前1147甲寅,至公元前567年乃进入像法时代,北魏太武帝延和三年(434)甲戌,乃进入末法时代。[27]

净土信仰特别推重末法思想,认为末法时期,圣道门不能或难以成就,唯赖净土和他力救度才得解脱。[28][29]法华宗的日莲三阶教等也接纳末法思想,来阐发推动其主张。[30]

吉藏《法华玄论》说“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佛灭度以来已得“一千五百九十六年”,认为当时距末法尚有404年。并称“诸菩萨见如来法无有灭。常见诸佛,则万二千乃至一切时皆是正法;二乘人见佛法有兴衰,故有像正”。[31][19]

太虚大师认为佛教分为三期:首千年“依声闻乘行果趣发大乘心的正法时期”、次千年“依天乘行果趣获大乘果的像法时期”,在印度进入第二千年的佛法,正是传于西藏的密法;中国则是净土宗”、再千年“依人乘行果趣进修大乘行的末法时期”,主张在当代适合依人乘行果趣向菩萨乘的“人生佛教”。[32]

圣严法师表示释迦牟尼佛出生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相当于中国的周昭王时代。又以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认为到了隋朝,便已进入末法时期。[33]

日本是以佛灭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公元前九四九年),且区分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的见解为主流。按照该一区分,则一〇五二年(日本永承七年)是入末法第一年。[34][35]

禅宗的观点

日本禅宗荣西道元是对末法思想持否定的态度。尤其是道元,对于佛法经过正像末三时而逐渐衰灭的见解,很明确的表示否定,认为从佛祖真正传授下来的禅宗是超越时代而通用的普遍法门,主张末法之说为激励弟子精进修行的方便说。[34]

韩国曹溪宗知讷对于“时当末法,正道沉隐,如何能以定慧为务。不如勤念弥陀,修净土之业”的疑问,知讷回答:“时虽变迁,心性不移。见法道之兴衰者,是乃三乘权学之见,有智之人不应如是”,从心性不变的角度反驳质难。知讷以“华严一乘敎门”说诸佛及众生心境“互相参入,如影重重”为了义之实说,此方秽土无佛他方净土有佛、像法末法为不了义之权说,智者“不作如来出兴灭没之见”,自以“定慧二门,治诸心垢”,而即便修行不得成就,仍“不失善种,犹成来世积习胜缘”,强调定慧禅修的妥当性[36][37]

藏传佛教的观点

布顿所著的《佛教史大宝藏论》根据《十万颂般若》的注疏,主张佛法住世五千年(十数五百年),是了义(即决定的或真实的)的说法,诸经馀说为不了义。密意的根本,是针对修行等的衰败而言。[38]

此中第一、第二、第三等三个五百年中,如其次第出有许多阿罗汉阿那含须陀洹。故此名为阿罗汉品、阿纳含品、须陀垣品。即是“证三品”。

续为第四、第五、第六等三个五百年,如其次第出有许多具足胜观三摩地戒律等功德的人。因此名为胜观品、三摩地品、戒律品等,即是“修三品”。

继为第七、第八、第九等三个五百年,如其次第出有善巧《对法》、《经藏》、《毗奈耶》等的许多导师。因此名为对法品、经藏品、毗奈耶品等,即“教三品”。

第十个五百年;由于仅有出家相,而不具足正确见行,因此名为“唯持相品”。此即最后五百年。

按照该书其中一种说法,赤祖德赞出世时,此前已过去的年数,共计为二千九百五十五年。萨迦·班智达(1182年-1251年)在西藏受具足戒时,在这年以前,已过去的年数为三千四百五十五年,还馀一千五百四十五年。但其它的说法,则认为当时已过去的年数,应当为一千八百六十五年,还馀三千多年。除此之外,对于年数计算尚有根据《时轮续》的多种异说。

未来佛

据《法灭尽经》所记载,佛法在世间完全消失的数千万年之后,将有弥勒菩萨降世,担当起普度众生的责任。[39]

学者观点

㤭赏弥法灭预言

中印度衰落,西北印度异族的不断侵入,佛教受到了损害。于是结合了“满千年已,佛法欲灭”的“正法千年”说,以及恶王入侵说,产生了㤭赏弥法灭的预言,以勉励佛教信众护持佛法。[40][41][5]西元八世纪初于阗文的The Book of Zambasta有与《大集经·月藏分》㤭赏弥法灭类似的故事。[26]:49另外《摩诃摩耶经》说“千五百岁,...恶魔波旬及外道众踊跃欢喜,竞破塔寺、杀害比丘。一切经藏皆悉流移至鸠尸那竭国,阿耨达龙王悉持入海,于是佛法而灭尽也。”[42]

女性出家与末法

“女性出家导致正法从千年变成五百年”的说法,只见于部派佛教上座部的律藏(包括南传赤铜鍱部法藏部化地部雪山部说一切有部)而不见于大众部的律藏,那体慧(Jan Nattier)因此认为这个说法可能出现在部派根本分裂之后。[26]:29-32

影响

佛教传统对于是否有长时间的末法时期有两种看法:[26]:136-138

  • 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丝路佛教英语Silk Road transmission of Buddhism认为佛法会逐渐难遇,最后突然消失,直到未来佛弥勒出世,因此没有末法时期。此派认为偏离佛教传统都是使佛法走向衰落,因此极端保守。
  • 汉传佛教认为有末法时期;而对于末法时期如何修行,一种是主张更加努力(如三阶教),一种主张另辟蹊径(如净土宗)。

隋唐时期,末法的说法盛行。道绰与信行更进一步认为当时是末法时期,必须提倡不同于传统佛教的修行,因此道绰倡导念佛,被净土宗称为“二祖”,而信行则创立三阶教[2]

“末法”传至中国之后,和“劫灾”之说结合,而形成“末劫”的观念(如三期末劫之类)。原本,印度佛教的“末法”仅表示佛法衰落,不会造成世间衰亡、毁灭[43]。佛教虽有“小劫三灾”、“大劫三灾”但和“末法”无直接关系。不过,传来中国之后,说在法灭之前,会有“水旱不调、五谷不熟、疫气流行、人命转促、大水忽起”等灾难,出现在《法灭尽经[注 1],《般泥洹后比丘世变经》(敦煌文献,疑为出三藏记集的《泥洹后诸比丘经》)[44][45]亦说法灭之前“众患万变、当来大水、无复有山”,又说法灭之后,人寿逐渐变短。人类将灭绝之时,大海通小海,海水大地都沸腾,至阎浮提平整后,弥勒乃降世。沿著这种观念,更进一步发展为佛法开始消亡之时,人间亦随之衰坏,视弥勒菩萨为世间之拯救者,认为其到来将为人间带来一个永远的美好时期,如弥勒教一贯道民间秘密宗教均奉行这样的末劫观。

相关条目

注解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