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
蔷薇科蔷薇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月季(学名:Rosa chinensis)是蔷薇科蔷薇属的一种植物,别称包括四季花、月月红、月月花、长春花、稻春花、庚申蔷薇,种加词“chinensis”意为“中国的”,因而英文俗称为“Chinese rose”。原产于中国西南的贵州、湖北、四川等地,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常用于观赏和切花,因其在世界园艺中的重要地位被称为“花中皇后”。以月季为亲本所培育的品种繁多,大多为人工杂交、选育而来。
形态

矮小直立灌木;小枝有粗壮而略带钩状的皮刺或无刺。羽状复叶,小叶3到5片,少数7片,宽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呈锐锯齿状,两面无毛;叶柄和叶轴散生皮刺和短腺毛;托叶大部附生于叶柄之上,边缘有腺毛。花常以数朵聚生;花梗长,少数较短,散生短腺毛;花红色或玫瑰色,直径约5厘米,微香;萼裂片卵形,羽状分裂,边缘有腺毛。蔷薇果卵圆形或梨形,长1.5-2厘米,红色[1]。
园艺栽培

月季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其原产地中国的人工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宋代文学史家宋祁在其著《益部方物略记》中便明确记载了一年中可多次开花的“月季花”:“此花即东方所谓四季花者,翠蔓红花,蜀少霜雪,此花得终岁,十二月辄一开”,更有宋末百花图卷描绘了重瓣的月季花。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月季从中国传入欧洲,与欧洲本土的突厥蔷薇、法国蔷薇、麝香蔷薇、百叶蔷薇等蔷薇属植物反复杂交,并于1867年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杂交茶香月季品种——“法兰西”。以法兰西的培育为标志,此前已有的月季被统称为“古老月季”,在此之后育成的月季品种则被称作“现代月季”[2]。
现今园艺中许多品种的月季均以原种月季为亲本培育而来,最为著名的品系之一为月季与大花月季(Rosa gigantea)杂交培育出的香水月季(Rosa × odorata),许多著名品系,如杂交茶香月季和一些夏季或全年开花的月季品系均是基于其培育而来[3]。月季为其杂交品种提供了长花期,四季开花,枝条主要向上生长与花序突出开放于植株顶部等适合商业利用的特性。杂交月季品种十分丰富,有树状月季、藤本月季、丰花月季、大花月季、地被月季、微型月季等多个类别。
用途
由月季开发出来的栽培品种在许多现代花园蔷薇属的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它们具有重复开花的特性,尽管这并不是野生月季品种的特征[4]。月季的许多形式还有许多其他用途。幼小的营养植株部分、芽和花朵可以煮熟后作为调味用草本香料食用,例如做成汤。果实中,包裹种子的薄肉质层可以生吃或煮熟后食用。种毛必须被去除,处理时必须非常小心。种毛不能进入口和喉咙中。月季种子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可以将种子磨碎并与面粉混合或添加到其他食物中[5]。
月季的根、叶、干燥花可用作中药[6]。现代药理分析,月季提取物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苷类、酚酸、有机酸、甾体、五环三萜类等化合物[7],具体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没食子酸、琥珀酸、原儿茶酸、邻苯二酚、莽草酸、儿茶素、β-谷固醇、菜油甾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异槲皮苷等[7][8][9]。部分研究认为月季提取物有抗氧化[7][10][11]、抗菌[7][12]和抗肿瘤[12]作用。
-
重瓣月季品种“回眸”
-
重瓣月季品种“粉色达芬奇”
-
重瓣月季品种“荣光”
-
重瓣月季品种“古色浪漫”
-
重瓣月季品种“Tommas Campanella”
-
重瓣月季品种“嵯峨野”
-
重瓣月季品种“Ambiance”
-
重瓣月季品种“美咲”
-
重瓣月季品种“万众瞩目”
-
单瓣月季品种“变色月季”
-
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中的月季插图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