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村噶玛兰语PateRungan)位于台湾花莲县丰滨乡中北方,东临太平洋,西依海岸山脉,北接矶崎村,南临丰滨村,全村辖区南北狭长,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侧山区坡度陡峭,开发受限制,东侧沿海地区主要为断层海岸地形,海岸侵蚀严重,海岸梯田为村内特有景观。本村年均温约24度,年均雨量约2900毫米,雨量多集中在五月至十月份。

Quick Facts 新社村 旧称:PateRungan, 国家 ...
新社村
旧称:PateRungan
Thumb
坐标:23°38′47″N 121°31′34″E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花莲县
乡镇市区丰滨乡
区划14邻
政府
 • 村长江素珍
 • 办公处新社村2邻48号
人口(2020年7月)
 • 总计661人[1]
 • 户数259户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10015080002
毗邻矶崎村、丰滨村、光复乡东富村
Close

本村人文资源丰富,居民以阿美族噶玛兰族居多[2],原住民人口比例约为88.5%,主要聚落为新社部落撒奇莱雅语Paterungan噶玛兰语PateRungan),居民以噶玛兰族为主,是目前全台保存最多噶玛兰语言及文化的部落。部落内也有部分阿美族人,因此当地中年以上的人多半都能使用流利的阿美语[3]

新社部落人口多由加礼宛事件噶玛兰语Lanas na Kabalaen)后迁来的噶玛兰族人所组成。另外行政村内还辖有以阿美族人口为多数的东兴部落撒奇莱雅语Malaloong阿美语Malaloong)、复兴(加塱)部落撒奇莱雅语Dipit阿美语Dipid)以及闽南人为主体的富光(蚊仔山)聚落等。

历史

新社的地名之始于清治光绪4年(1878)间,加礼宛战役后,台湾镇总兵吴光亮采“勒迁以分其势”的政策,迫使部份加礼宛社族人疏散其众于东面沿海一带重建部落,名新社仔社,从“新社仔”一名可知新社一地从噶玛兰族移居建社之初,即是以台语命名的[4]。 新社另有一噶玛兰语名Paterungan,原意为船停泊靠岸之地[5]

社区工艺

新社部落-香蕉丝编织工艺

新社部落族人将香蕉树树干的皮作为织布的原料,编织香蕉丝工艺制品,从香蕉树的种植、砍伐、刮丝、晾晒、分线、接线、捆线、整经到编织、染色等繁琐的工序中,累积了噶玛兰族编织文化技艺[6]

因现代材质纺织品传入,耗时耗工的香蕉丝编织工艺逐渐式微,至1980年代面临了断层危机,幸于1990年代噶玛兰族进行族群文化的复振,部落耆老工艺师们重新开始织布,复育香蕉丝传统地机织布的技艺,延续香蕉丝工艺的传承[7]。亦带起社区手作香蕉丝编织的文化风潮,并结合观光休闲与文化教育,推广噶玛兰族在地文化,让部落得以永续经营[6]

观光景点

Thumb
新社水稻梯田
  • 新社香蕉丝工坊
  • 新社水稻梯田[8]
  • 亲不知子断崖、丰滨天空步道
  • 新社遗址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