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光复乡
台湾花莲县的行政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光复乡,旧称“马太鞍”,位于台湾花莲县中部,介于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花东纵谷的中段[1],与凤林镇皆为花莲县中区的重要城镇。族群结构上为汉人与原住民各约占一半[2],其中原住民以阿美族为主,地方通行语为阿美语和台湾客家语[3][4]。
Remove ads
日治时期因当地设有花莲港制糖所大和工场,加上二战后台糖公司的成立与花莲糖厂本部迁至当地,促使光复乡早期主要产业为制糖业,并形成居民多为糖厂员工的现象。光复乡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作物以制糖原料的甘蔗为主。后因制糖业的景气不佳、成本上涨,而使糖厂停产[5]。现今经济产业主要为农业,生产水稻、蔬果、箭竹笋、黄藤心、无籽西瓜、红糯米、槟榔等特产[6]。制糖业没落后,糖厂转型为“花莲观光糖厂”与“花糖文物馆”,使其朝向观光休闲产业发展。位于境内的光复国小、太巴塱国小与光复国中皆为台湾多名职业棒球选手出身的学校[7]。
Remove ads
历史
光复乡主要有三大聚落:历史悠久的原住民聚集地马太鞍与太巴塱,以及日治时代所立的大和聚落。日治中期再将马太鞍因位于大和之北,更名上大和,太巴塱则易名富田。其中大和属瑞穗庄,而上大和、富田属凤林街。
战后1947年3月将三聚落自原属乡镇分出,成立光复乡(意指“光复后新设的乡镇”)迄今。今日马太鞍一般称光复(战后初期称为台安)、富田名称不变、大和改名大富。而今日光复车站在1947~1951年间曾一度改称“台安”,则系取自马太鞍之名。
2001年桃芝台风侵袭,造成光复乡多处地区受灾[8],如大兴村遭受土石流掩埋震惊全国。
2010年乡长跟乡代表选举,则爆发出台湾历史上最大宗的贪污贿选案,包含乡长跟乡代表12人,全都涉贿遭到羁押获准,乡公所一度面临停摆,2011年3月重新进行乡长乡代选举,结果由中国国民党报准参选的狮子会会长谢忠渊当选。[9]
2014年马太鞍、太巴塱两部落族人,要求将光复乡正名为马太乡,时任光复乡长谢忠渊表示乡内还有一半的族群是闽南、客家人,应汇整全乡乡民意见,非乡长一人可决定。阿美语(Pangcah)称光复一地为 Fata'an(意思是“树豆”),[10]如北富国民小学,已于1994年恢复原名太巴塱[11]。
Remove ads
人口
根据花莲县政府民政处统计,2024年底光复乡户数约5千户,人口约1.2万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大华村与大富村,2024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1,309人与291人。与花莲县其他地区相同,光复乡面临人口老化与少子化的问题,2024年底时,光复乡人口中0至14岁人口占比7.51%,15至64岁人口占比64.64%,65岁以上人口则占比27.85%,老化指数约为370.90%,是花莲县老化指数最高的行政区[12]。
Remove ads
政治
光复乡公所是光复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光复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花莲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光复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6课2室等8个内部单位[13]。
光复乡民代表会是光复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光复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光复乡民代表会共有11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4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1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3席平地原住民乡民代表、第四选区3席平地原住民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14]。
![]() |
教育
- 高雄市立空中大学光复班
- 花莲县立光复国民中学
- 花莲县立富源国民中学
- 花莲县光复乡光复国民小学
- 花莲县光复乡大进国民小学
- 花莲县光复乡大兴国民小学
- 花莲县光复乡太巴塱国民小学
- 花莲县光复乡西富国民小学
- 花莲县光复乡立幼儿园
- 花莲县光复乡光复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花莲县光复乡大进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花莲县光复乡太巴塱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花莲县光复乡太巴塱部落互助教保服务中心
交通
旅游


生活机能
特产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