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率是指在选举中,有投票权的选民参与投票的人数占选民总人数的比率。在大部分成熟民主国家,投票率自1960年代起逐渐下跌。 一般来说,投票率偏低的原因大致为对政府不存期望、对政治冷感、支持的候选人有很大或很小机会获选、对政府感到满意、不合理的投票制度、没有支持的候选人等。不同国家的投票率相差很大,不少地区投票率仅约一半,而在马尔他和实行强制投票的澳洲,投票率则曾达到95%。低投票率被视为不理想的状况,其成因与解决办法引起广泛讨论,而且意见分歧,主要认为是由一连串经济、人口分布、文化、科技、制度等因素所导致。
投票的原因
在大型选举中,一张选票对结果的影响微不足道理性选择理论,一个理性的人应该不会去投票。另外,根据搭便车问题,由于理论上一个选民可以依赖其他人理性地投票,而不需要自己去投票,使投票的人为全体人之极少数,无法因理性人的投票,造就理性的选举。博弈论的研究亦显示,就算投票者能够互相接触,一场大型选举的投票率也应该是零。
;所以,如果根据学者提出用以下简单公式判断某人会否投票:PB + D > C机会率,B是某人认为所支持的政党胜出后可带来的益处,D原本指民主或公民责任,但现已理解为个人从投票中所获得的正面感觉,而C则是投票所需的时间、费用等成本。由于P在大部分选举中是零,故PB接近零,于D成为最重要的驱动力。当公式成立(即左边大于右边),选民才会去投票。
其中,P是手中选票影响选举结果的学者认为,D包含以下五项正面感觉:一、遵从社会责任;二、确认支持现有的政治制度;三、确认自己的政治取态;四、确认自己对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五、在研究候选人和决定投票中获得乐趣。
可是,这些概念本身并无绝对答案,选民投票的真正原因难以一概而论。投票率的重要性
虽然仍有争议独裁者往往在选举秀中编造极高的投票。萨达姆·侯赛因在2002年的公投中,声称参与度达百分之百。 其思路是,反对派抵制会被视为不公、不合法、或由不被承认的政权所举行的选举,所以投票率越低,认受性越低;意大利立国之初,罗马教廷曾指示意大利的天主教徒抵制全国选举。 然而,部分学者不同意高投票率代表支持现有政治体制。例如在欧盟的选举中,支持和反对欧盟合法性的人同样会参与投票。
,高投票率一向被视为较为理想。投票率越高,反映现行制度的认受性越高,故不少低投票率会导致特定的人士被忽略。在发达国家,青年和穷人的投票率偏低;但在印度,占大部分人口的穷困人士,比有钱人和中产阶层更踊跃投票。投票率偏低的社群,在整体投票率已偏低的国家中会更容易被忽略,导致政策向某方倾斜。例如,若老年人的投票率远高于青年人,政府可能倾向多制订照顾长者的政策,忽略青年的福利。有见及此,部分国家规定选举必须超过特定的投票率,否则无效,如塞尔维亚和黑山在2003年就有连续三届总统选举因此而宣布无效。
社会和经济因素
若投票率偏低,投票和没有投票的人很容易分辨出来。简单多数制的发展中国家,低收入人士占大多数,占少数的中产阶层明白难以扭转结果,故投票率较穷人低。在已发展国家,最影响投票率的因素是教育程度。选民学历越高,就算收入、社会地位不同,投票的机会始终越大。对于种族、民族、性别等因素会否影响投票率,历来多争议。现时,学术界已有共识,对于西方民主国家,这些因素不及教育程度和收入重要。 可是,由于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学历和收入水平,种族之间的投票率相差颇大。其他因素有年龄(长者投票率较高)、婚姻状态(单身人士投票率较低)、甚至职业(公务员投票率较高)等。
在采用对于幅员辽阔的国家,时差问题会影响投票率。在全国性的选举中,美国西部州份的投票还未完结,但选举结果却大势己定,会打击部分人的投票意欲,令西岸投票率偏低。加拿大曾禁止广播投票结果以杜绝类似情况,但被加拿大最高法院裁定违法。
不同的选举
在同一国家,不同选举的投票率会有很大差异。地方选举和跨国层面(如欧洲议会)选举的投票率较低。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的投票率,远低于与总统选举同时进行的正式国会选举。 多轮投票的首轮选举的投票率也较低。
当候选人支持程度相若,选举的投票率会较高。例如,在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选民两极化,调查显示布什和克里的支持度相若,该次选举投票率达56.69%,是1968年以来最高的一次,同时投票人数也打破纪录。一般认为一面倒的选举投票率会偏低,例如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2001年英国国会选举及西班牙承认欧盟宪法公投。然而,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选前民调显示大势已定,但58.20%的投票率却高过2004年激烈选战时的56.69%,并再创投票人数历史新高;可见竞争程度不一定是影响投票率的主因。
天气和选举日期也会影响投票率。周末和夏天的选举由于假期关系,投票率会较低。一些国家把选举定在春天或秋天的某星期三或四,冀增加投票率。但研究显示,天气、日期等因素对投票率的影响不会超过5个百分点。
国家差异
国家 | 选举次数 | 投票率 |
---|---|---|
澳大利亚* | 14 | 95% |
马尔他 | 6 | 94% |
奥地利 | 9 | 92% |
比利时* | 12 | 91% |
义大利* | 9 | 90% |
卢森堡* | 7 | 90% |
冰岛 | 10 | 89% |
新西兰 | 12 | 88% |
丹麦 | 14 | 87% |
德国 | 9 | 86% |
瑞典 | 14 | 86% |
希腊* | 10 | 86% |
委内瑞拉** | 7 | 85% |
捷克 | 2 | 85% |
巴西* | 3 | 83% |
荷兰*** | 7 | 83% |
哥斯达黎加 | 8 | 81% |
挪威 | 9 | 81% |
罗马尼亚 | 2 | 81% |
保加利亚 | 2 | 80% |
以色列 | 9 | 80% |
葡萄牙 | 9 | 79% |
芬兰 | 10 | 78% |
加拿大 | 11 | 76% |
法国 | 9 | 76% |
英国 | 9 | 76% |
爱尔兰 | 11 | 74% |
西班牙 | 6 | 73% |
日本 | 12 | 71% |
爱沙尼亚 | 2 | 69% |
匈牙利 | 2 | 66% |
俄罗斯 | 2 | 61% |
印度 | 6 | 58% |
美国**** | 9 | 54% |
瑞士 | 8 | 54% |
波兰 | 2 | 51% |
*强制投票的国家 | ||
**1988年取消强制投票 | ||
***不计算1968年以前的选举 | ||
****国会选举,不计总统选举 | ||
来源:Mark N. Franklin's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
国家之间的投票率相差很大。美国、加拿大、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投票率,普遍低于多数欧洲国家和大洋洲国家。 国家之间的差异,比社会阶层、种族或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更大。令人困怠的是,国内的因素不能解释国家之间的差异,如教育程度较高的国家,投票率不一定较高。学者对此提出文化因素和制度因素,但仍有争议。
财富和教育程度对投票率有影响,但并不是可靠指标。安哥拉和埃塞俄比亚的投票率也很高。根据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较高的生活水平与高投票率有关。在民主选举发展时间较长的国家,投票率也相对较高,可能因为国民经过长时间建立投票习惯、对选举制度有认识,这解释了部分新兴民主国家投票率较低。学者指出,选民的公共意识越强,投票率就越高。
人口分布也是因素之一。由于老年人较愿意投票,所以人口较为老化的国家投票率会较高。人口流动较大和结婚率较低的国家,投票率则会较低。
选举性质也会影响投票率。着重于负面宣传和人身攻击的选举,投票率会受影响。若选民普遍忠于所支持的政党,投票率会较高;若参与选举的政党以阶层、种族、语言或宗教作号召,投票率亦会较高。劳动阶层的政党,比争取不同层面支持的政党较易提高选举的投票率。
另外,针对制度对投票率有很大影响。不少国家通过修改选举办法来提高投票率。强制投票是最直接和效果最显著的方法,增加票站也有助提高投票率。相反,增设障碍会降低投票率,如要求选民重新登记。另外,选举对政策的重要性,以及选举结果是否准确反映民意,是两个影响投票率的因素。
自1920年代,澳洲严格实施强制选民登记和投票,使澳洲的投票率在国际间名列前茅。墨西哥和巴西也实行强制投票,但惩罚轻微,而且执法不严。自委内瑞拉和荷兰撤销强制投票后,投票率便直线下滑。
学者指出,选民认为手上的一票能否影响国家政策,会影响选举的投票率。以瑞士为例,该国的行政权极度分散,联邦政府只有很少权力,重要决策亦会诉诸公投,联邦议会的选民认为手中的一票对国家影响不大,这可以解释该国的联邦议会选举投票率偏低。相反,马尔他的唯一议会权力极大,而且是两党制,选票的影响力很大,故当地的投票率非常高。 另外,若选民觉得选举结果受贪污影响,自己的选票难以扭转大局,投票率亦会较低。
不同选举机制会影响投票率。纯粹的比例代表制选票数目与所得议席成正比,但多数制容易一面倒对个别政党有利,减少选民投票意欲。然而,比例代表制通常产生多党制和联合政府,这将变相减低选票的影响力,因为选民难以左右联合政府由哪些政党组成。 例如2005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后政府高层谈判联合政府成员由谁担任,使选举结果成为政治谈判及交易的产物,而不是国民的直接意愿。所以,学者对比例代表制能否提高投票率出现分歧 部分国家试图改良选举机制,如纽西兰自1996年推出的双重比例代表制,令投票制度变得复杂,这有可能降低投票率。
投票是否方便也会影响投票率。美国很多州份和大部分拉美国家的选民,需要经过登记的程序才能投票,投票率低于不设登记制度的美国州份。缺席投票,以及在方便的地方设票站。有些国家(如印度、芬兰)由于票站位处偏僻,选举往往举行数日。部分国家更开始研究网上投票的可能。
其他提高投票率的方法包括容许选民疲劳会降低投票率。若选举频密,投票率会随着选民厌倦参与而降低。瑞士每年平均有七场选举,美国每年也有两场,两地的投票率都较低。
可是,于同一时间举行多场选举有机会提升投票率。投票率趋跌
在成熟的民主国家,40年来投票率稳步下跌,
尤其是在美国、西欧、日本和拉丁美洲。期间,其他政治参与也有下降趋势,例如自愿加入政党的人减少、市议会的旁听人数下跌;参与公民活动的人数也减少,如去教堂、加入专业组织、课外活动、青年组织、家长会等。 与此同时,参与杯葛行动、示威、游行等活动的人数则有所上升。19世纪以前,大部分国家的投票权极度集中,投票率难以作为参考,美国除外。1840年,美国绝大部分白种成年男人拥有投票权,其投票率于19世纪稳步上升,到南北战争后达到高峰。由1890年代至1930年代,投票率趋跌,然后再次上升,直至1960年投票率开始持续下跌。 在欧洲,推行全民投票以来,投票率一直上升,直至196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峰后,投票率亦开始下跌。但整体来说,全球的投票率在过去40多年以来微升了5个百分点。
投票率下跌由不同原因所致。选民很多时以太忙碌为由不去投票,但研究显示,过去几十年来人们的闲暇时间并无减少,只是现代人比以前更易感到忙碌,间接导致投票率下跌,加上政治人物的腐败丑闻和不论投票与否并不会改变。流动性增加也使投票率下降,因为初搬进社区的人对候选人并不熟悉,未必会热衷投票。另外,未婚人士的投票率较低,迟婚普及和离婚率高也对投票率构成压力。
政治人物的丑闻会影响国民对政府的信心,失去对政治人物的信任从而影响投票率。美国投票率在1960年代开始下跌,当时正值越战爆发和水门事件,其他国家也面对类似的示威和运动,国民对政府和政治的信心下挫。可是,学者认为电视在1950至60年代的出现,改变了大众的娱乐模式,团体活动如运动、纸牌游戏不再重要,间接导致投票率下跌。 另一些学者认为,选举宣传模式改变,由地区动员变成着重广告宣传,针对的只是被动的参与者,对投票率有负面影响。 宣传策略改变亦有影响。负面宣传、人身攻击成为主流,影响了选民对选举的印象。
各国政府各出其谋推高投票率,加拿大、中华民国、英国等地政府均利用大众传媒鼓励国民投票。
注释
- ^ Niemi and Weisberg p. 31
- ^ Satoshi Kanazawa. "A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Paradox of Voter Turnout."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p. 974
- ^ Kanazawa p. 975
- ^ The basic idea behind this formula was developed by Anthony Downs in 1957, the formula itself was developed by Riker and Ordershook in 1968.
- ^ Riker and Ordershook, 1968
- ^ See Mark N. Franklin. "Electoral Engineering and Cross National Turnout Differenc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who attempts to challenge some of this consensus
- ^ CNN - Saddam gets perfect poll result
- ^ Franklin. "Electoral Engineering"
- ^ "Voting and Non-Voting a Milti Election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p. 1985 p. 73
- ^ Franklin. "Electoral Engineering"
- ^ "Voting and Non-Voting a Multi Election Perspective." p. 74
- ^ Katz p. 242
- ^ Lijphart. p. 12
- ^ Kanazawa p. 975
- ^ G. Bingham Powell "Voter Turnout in Thirty Democracies." in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 ^ IDEA - Regional differences
- ^ G. Bingham Powell. "American Voter Turnout in Comparitive Perspectiv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86 p. 19.
- ^ Powell "Thirty Democracies." p. 14
- ^ Powell. p. 13
- ^ Mark N. Franklin.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in 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 p. 87
- ^ Richard S. Katz. Democracy and Elec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 Robert W. Jackman and Ross A. Miller. "Voter Turnout in the Industrial Democracies During the 1980s." in Elections and Voting Behaviour: New Challenges, New Perspectives. p. 308
- ^ Katz p. 240
- ^ Powell "Thirty Democracies." p. 12
- ^ Richard G. Niemi and Herbert F. Weisberg. 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 p. 31
- ^ Katz p. 239
- ^ Niemi and Weisberg "Introduction." Controversies in Voting Vehavior. p. 25
- ^ Katz p. 334
- ^ Franklin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p. 98
- ^ Arend Lijphart. "Unequal Participation: Democracy's Unresolved Dilemma."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 Niemi and Weisberg p. 31
- ^ Walter Dean Burnham. "The Appearance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American Voter."
- ^ Lijphart p. 6
- ^ Robert D. Putnam "Tuning In, Tu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in 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 p. 40
- ^ Niemi and Weisberg. p. 30
- ^ Putnam p. 61
- ^ Steven J. Rosenstone and John Mark Hansen. "Solving the Puzzle of Participation in Electoral Politics." p. 73
- ^ Niemi and Weisberg p. 30.
- ^ Eisner, Jane. "Rock the Vote, now 15, eager to help drive policy." Philadelphia Inquirer 12 June 2005. 12 July 2005
- ^ Michael McDonald and Samual Popkin. "The Myth of the Vanishing Voter"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参考资料
- 选举的困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Franklin, Mark N. "Electoral Engineering and Cross National Turnout Differenc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999
- Kanazawa, Satoshi. "A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Paradox of Voter Turnout."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 Lijphart, Arend. "Unequal Participation: Democracy's Unresolved Dilemma."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1 (March 1997): 1-14. p. 12
- McDonald, Michael and Samuel Popkin. "The Myth of the Vanishing Vot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01.
- Niemi, Richard G. and Herbert F. Weisberg. eds. 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 Washington, D.C: CQ Press, 2001.
- Norris, Pippa. Elections and Voting Behaviour: New Challenges, New Perspectives. Aldershot: Ashgate, Dartmouth, 1998.
- Rose, Richard, ed.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1980.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