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通州石道碑或称御制朝阳门至通州石道碑[1],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永顺地区五里店西、京通快速路北侧[2][3]八里桥南街[1]。是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因京通石道而立的御碑[4]:32

Quick Facts 大运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大运河
永通桥及石道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6-810(7-1973-3-009)
认定时间2006年(2013年合并至大运河
Close

石道碑位于朝阳区八里桥(永通桥)桥东[4]:32。两者于1984年,以永通桥及石道碑之名列为第三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5]。2006年,以永通桥及石道碑之名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子项。2013年,合并至大运河[6]

历史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下令修建京通石道。次年完工。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通州八里桥桥东立御制朝阳门至通州石道碑,并建有碑亭。碑身正面的碑文由雍正帝御笔亲书,记述修建京通石道的相关事宜[1][3]乾隆年间,重修京通石道,立重修朝阳门石道碑。石碑、碑亭规制与御制通州石道碑相同[1]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碑亭被毁。此后,石道碑保护尚好[1]。1984年5月,御制通州石道碑及临近的八里桥(永通桥)永通桥及石道碑之名,列为第三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5]

2005年初,通州区北苑高架桥北侧辅路项目与御制通州石道碑的原址保护产生冲突。按项目计划,要将石道碑迁至它处。经过时任通州区文物管理所文物科副科长任德永的争取,最终得到“碑不迁移,原址不动;调整设计,路绕碑行,且为碑建亭”的答复[7]。同年,通州区人民政府在八里桥南街京通快速路北侧复建碑亭。碑亭为旧样复建的四角琉璃亭。亭高12米,覆盖黄色琉璃瓦,双围柱,重檐歇山顶,雕梁画栋。日后易地重建的重修朝阳门石道碑碑亭亦与之类似[1]

2006年,永通桥及石道碑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子项。2013年,合并至大运河[6]

石碑

御制通州石道碑由青石制成,为传统螭首龟趺形制,由碑额、碑身、碑趺三部分组成,碑趺下有两块长方形巨石拼成的托石座[4]:32

整体高7米[3]。碑高5米,宽1.6米,厚0.8米。集圆雕、浮雕、线刻工艺于一身。碑额篆刻“御制”二字,碑身正面四周雕群龙戏水,两侧各浮雕一条翻海腾云的升龙。精雕细刻,生动形象[4]:32。碑身正面为雍正帝书写的满汉碑文,背面无字[1]

碑文

乾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记有碑文[1]。《四库全书》收录的《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记有朝阳门至通州石道碑文,碑文如下:

自朝阳门至通州四十里,为国东门孔道。凡正供输,将匪颁诏,糈由通州逹亰师者,悉遵是路。潞河为万国朝宗之地,四海九州,岁致百货,千樯万艘,辐辏云集,商贾行旅,梯山航海,而至者车毂织络,相望于道,盖仓庾之都㑹,而水陆之冲逵也。虽平治之令,以时举行,而轮蹄经渉,岁月滋久,地势渐洼。又时雨既降,积雪初融之后,停注泥淖,有一车之蹶,需数十人之力,以资牵挽者矣。朕心轸念,爰命所司,相度鸠工,起洼为髙,建修石路,计长五千五百八十八丈,有竒寛二丈,两傍土道,各寛一丈五尺,长亦如之。其由通州新城旧城,至各仓门,及东西沿河两道,亦皆建修。石路共计,长一千五十馀丈,广一丈二尺,及一丈五尺不等,费帑金三十四万三千四百八十四两有竒。经始于雍正七年八月至雍正八年五月告竣,有司请为文以纪其事。尝稽周礼地官司徒令野修道,遂师巡其道修郑锷,䟽曰道路,以通往来之途,使宾至如归,亦修文德以来,逺人之意。礼月令季春之月,命司空循行国邑,周视原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典籍所垂,凡体国经野之政至备具也。朕临御以来,详求治理,早夜孜孜,惟恐不逮。近而郊圻,逺而郡邑,即遐陬僻壤之区,其有闗于利济民物者,莫不因地制宜以次修举。是役也,逺师古圣王之良法,美意而斟酌久逺,一劳永逸,良用欣慰。庶使遵是路者,瞻周道之荡平正直,咸庆同轨之盛治焉。爰志其岁月而勒诸石云。

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