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热带风暴爱娜斯(英语:Severe Tropical Storm Agnes)是197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9个被命名的风暴。爱娜斯是少数在南海生成并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形成不久即缓慢北上到汕尾以南海面,然后采取偏西路径沿华南海岸线行走,并影响珠江口,及后受台风芸蒂影响及副热带高压脊大幅度东退而扭转路径,“回马枪”向东北移动再次影响珠江口,最终登陆珠江口以东地区及消散。
爱娜斯两度影响珠江口,不但令皇家香港天文台两度悬挂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更是天文台自二战后有纪录以来唯一一次悬挂所有方向的八号信号;而热带气旋警告生效时间长达五日,是自二战后有纪录以来,总生效时间最长的一次。
气象历史
爱娜斯是当年少数在南海生成,又能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据皇家香港天文台的热带气旋年报指出,一个低压区早于7月22日在南海北部形成。两日后的下午,天文台经气象卫星云图分析之后,指出这个低压区已发展成一个热带低气压,当时此热带低气压集结在香港以南约570公里处,以时速约16公里北行并趋向华南。[1]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热带低气压于7月25日下午在东沙群岛西南方海面增强成为热带风暴,于是将其命名为爱娜斯,[2]皇家香港天文台同日跟随美方升格,[1]台湾交通部中央气象局亦在同日将其升为轻度台风。[3][注 1]
爱娜斯在同日晚间移到汕尾以南海面,强度继续增加,初时由于在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偏东,其西脊点位置在东经120度左右,加上副高没有西伸,有利爱娜斯向北靠近华南;到了7月26日至27日副高西伸至东经115度左右,爱娜斯受到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影响,转为向西缓慢移动,沿著华南海岸线附近趋向雷州半岛以东海面。[5]爱娜斯西行同时,环流组织持续完善,皇家香港天文台在7月26日早上,将爱娜斯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并于当日日间掠过珠江口附近并影响当地,不过爱娜斯到晚间在香港以南海面几乎停留不动,然后恢复缓慢向西移动,逐渐远离香港,到达上川岛以南并继续趋向雷州半岛。[1]
随著台风芸蒂在7月27日较后时间,开始进入琉球群岛附近太平洋洋面,爱娜斯开始受前者的广阔环流影响,产生藤原效应,爱娜斯逐渐减慢速度,并再次几乎停留不动。[1][6]与此同时,副高短时间内再次大幅度东退,到7月29日其西脊点位置已退至东经130度左右。[5]两个因素加成下,爱娜斯7月28日开始扭转路径,先在雷州半岛以东海面海面逆时针打转,再以时速八公里转向东移动,再次接近珠江口。[7]7月29日,爱娜斯因应副高东退及芸蒂的相关西南气流影响,再转向东北移动,速度加快至每小时15公里,趋向香港以东地区。[5]珠江口地区于此日再度受到风暴影响,出现烈风及暴雨,皇家香港天文台当日晚间的雷达观测显示,爱娜斯的移动方向再转为东北偏北,强度稍为减弱。[1]爱娜斯最终在7月30日早上登陆惠东县平海镇沿海,进入华南地区;受到地形影响,爱娜斯的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而迅速减弱,同日美方、香港天文台及中央气象局皆降格其为热带低气压,它不久后在广东省东部消失。[2][3][1]
影响
- 当地评定巅峰强度分级:强烈热带风暴(HKO)
- 当地评定最大持续风速:110千米每小时(31米每秒;59节)(十分钟)
-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所有方向)
- 最接近当地时间:1978年7月30日凌晨3时(第二次袭港时)
- 最接近当地位置:天文台总部以东约60公里(第二次袭港时)
皇家香港天文台于7月25日上午7时半悬挂一号戒备信号,随著爱娜斯于当日下午增强为热带风暴并首次逼近香港,天文台于晚上10时50分改挂三号强风信号[1]。爱娜斯于翌日早上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并直趋广东省沿岸,境内风力逐渐加强,天文台在早上9时改挂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并于下午3时45分改挂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持续近一天[1][8]。因应爱娜斯向西远离,天文台于7月27日下午1时半改挂三号信号[1][9],但爱娜斯一直停滞不前,且有迹象折返,对香港构成一定威胁,三号信号因而悬挂超过两日(近52小时),是有纪录以来悬挂时间第二长的三号信号[10][11]。当时天文台警告,爱娜斯可能再次来袭,呼吁市民切勿松懈[12]。
一如天文台所料,爱娜斯受台风芸蒂的影响,再次逼近珠江口[13],天文台在7月29日下午5时25分再次改挂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因应香港风向改变,天文台先后于7月30日凌晨2时半及4时40分改挂八号西北及八号西南信号[1][14]。爱娜斯其后于惠东县登陆,天文台于早上7时10分改挂三号信号,其后于下午3时10分除下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1][15]。爱娜斯两度影响珠江口,天文台在7月25日悬挂一号信号至7月30日除下所有信号,热带气旋警告生效时间长达五日,是自二战后有纪录以来,总生效时间最长的一次;其中八号东南信号生效时间长达21小时45分钟,一度是有纪录以来生效时间最长的八号东南信号,纪录维持43年后才被热带风暴狮子山之22小时打破;天文台更是为爱娜斯悬挂所有方向的八号信号(西北、西南、东北、东南),是自二战后有纪录以来唯一一次[10]。
因为爱娜斯来袭,香港海陆空交通大受影响,所有港内及来往澳门及中国大陆的渡轮暂停,山顶缆车、香港电车及大部分巴士路线自7月26日下午3时起陆续停驶,九广铁路如常服务[16],随著爱娜斯远去,境内交通曾经一度在7月27日正午前后恢复[17]。不过及后爱娜斯折返珠江口,海陆空交通7月29日起再度受影响,渡轮、巴士及班机再次停止服务,可是因正值周末而对社会影响轻微,且到翌日日间逐渐恢复[18]。启德机场在风暴两次袭港期间,合共有176班航班遭取消、延误或改飞往他处[1]。
香港整体灾情方面不算严重,但其间持续有雨并维持很长时间。天文台共录得519毫米雨量,是自1884年以来,为香港带来最多雨量的热带气旋之第五位,排在1965年同名风暴之后[19]。长时间的大雨令新界农民受到严重损失,渔农处表示,有515英亩,即大约2.08平方公里的农田遭水淹,以大埔区占最多,预料香港蔬果将减产一半,相关产品市场价格会大涨最多五倍[20]。新田牛潭尾村有八成鱼塘满泻,数以十万计生鱼被冲走,而菜田也需要一个月时间恢复,故此期间香港人不能进食新界蔬菜[21]。市区方面,大雨同时令不少旧楼出现破损,先后有20座旧楼抵不住风雨,被当局宣布为危楼并立即封闭,这些危楼多数位于港岛中区及西区[22]。荃湾市中心沙咀道一带在7月30日出现严重水浸,水深一度达0.6至1.2米,在同区柴湾角村,有一条引水道突然崩塌,大量泥石及洪水向下直扫木屋区,导致三间木屋被冲走,另有近40间木屋受损,事件中无人受伤[23]。另外,风暴总共造成三人死、134人受伤,其中两名死者是沙田政府街市菜贩夫妇,在7月29日搭乘的士时,的士在沙田火炭村一带失控并掉进水坑,司机及时逃出但该夫妇溺毙[24];而另一名死者则是黄大仙马仔坑村木屋区内一名走避不及而遭山泥活埋的老妇[25]。
澳门方面,气象局曾在7月26日上午10时45分悬挂八号风球,受风暴影响,当地逸园赛狗活动取消,澳氹大桥关闭,交通服务需要暂停,来往港澳间的渡轮停航。[26]气象局到翌日下午5时45分除下八号风球,并指出未有收到任何伤亡报告,市面未受严重破坏,不过澳氹大桥仍需关闭。[27][28]随著风暴再度接近澳门,气象局再次发布风暴讯息,并曾在7月29日下午5时起悬挂三号风球,交通再度停顿,逸园赛狗再次取消,不过风暴吹袭期间仍然没有明显破坏,仅一座空置木制楼宇倒塌。[29]三号风球最终在翌日上午6时半除下,市面随即回复正常,惟游客人数因风暴缘故而大为减少。[30]
- 当地评定巅峰强度分级:台风(CMA)
- 当地评定最大持续风速:40米每秒(78节;140千米每小时)(二分钟)
- 当地评定中心最低气压:960百帕斯卡(28.35英寸汞柱)
中国大陆广东省气象台在7月26日为该年“第七号台风”(指爱娜斯)发布紧急警报,指出台风在之后24小时内在珠江口附近海面打转,或登陆广东省中部,其中惠阳、佛山、汕头三个地区将有暴雨。[31]随著爱娜斯在海面打转,及后折返香港附近,广东省气象台在7月29日指,台风将会在宝安县到惠来县之间沿海地区登陆。[32]台风最终在7月30日早上7时许登陆珠江口东部的惠东县平海镇,宝安县在台风登陆当日出现226毫米大暴雨,而整个风暴期间总雨量则达440毫米,是广东省众县市中最多,[7]但当地没有严重的灾情报告。[33]较早前广东省受到自1834年以来最严重热浪及旱灾,新华社报导认为,随著台风到来,当地热浪及旱灾暂时得到纾缓。[34]
参见
注脚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