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位於滿洲國首都新京,直轄於滿洲國國務院的國立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国大学(日语:建國大學/けんこくだいがく Kenkko Daigaku),简称建大,是曾位于满洲国新京直辖于满洲国国务院的国立大学。1938年(康德5年)5月建校,至1945年(康德12年)8月因满洲国灭亡而关闭。先后招生八期约1300人,毕业三期约300人。
该校是由辻政信根据石原莞尔提出的“亚细亚大学”构想而订下草案,由关东军确保了选址的安全和建立,并把“独立满洲国大学的自由校风”作为目标。满洲国皇帝溥仪出席开校典礼,而当时日本昭和天皇亦有可能代表东京帝国大学出席。
建大学制六年,以塾为中心,统合大学各机构,在前期3年中除日语教学外,对学生进行“精神训练”“军事训练”“武道训练”和“作业训练”;后期3年分为政治、经济、文教三科,而“神道及皇道”“武道及武术论”“民族协和论”“东亚联合及国际团体论”亦在必修之列,着力宣传“日满一体”与“大东亚共荣”。
大学分为预科及本科(政治学科、经济学科、文教学科)和研究院,学费由公费全部承担。学校依照“五族共和”原则平等招收满人、朝鲜人、白俄罗斯人、蒙古人与日本人。全部学生必需寄宿,各种族国籍学生,包括日本、满洲(中国)、朝鲜、蒙古和俄国学生食住均一起在称为“塾”的宿舍内生活。
校长由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兼任,实质首长为日本人担任的副校长。虽然大学以民族协和的实践作为目标,不过与满洲国一样充满种族隔离。例如校门外悬挂满洲国国旗,但却按法律同时悬挂日本国旗;又例如食物配给方面,中国人则给高粱,朝鲜人则给高粱和大米,日本人则配给大米等,多不胜数。
虽然如此,但学术风气是比较自由的,一些内地禁书,如《资本论》和其他讲及共产主义的书籍也能通传。战争爆发后,“治安维持法”被修订,有中国学生在反满抗日活动中被捕,而日本学生则被政府“学徒出阵”的政策被征用。
战争爆发后,留下的日本学生在大学范围内植树,他们还为大学图书馆藏编目,直至战后,中国的图书馆接收了这些目录。参与这些运动的还包括满洲人和中国人。
建大毕业生在满洲国灭亡后,不少被苏联所俘或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另一方面,很多朝鲜学生其后在韩国成为活跃政坛的政治家,当中以前总理姜英勋为首。可能由于一同生活的原因,有学生其后发展出跨越国籍的友谊,直至战后。
怀著民族协和的目标,研究目标多为探讨一个多民族国家的问题与挑战。辻政信遵从石原莞尔的理想,聘请的教授包括日本人平泉澄、笕克彦及朝鲜人崔南善,原先还欲聘中国人胡适、周作人,乃至甘地、赛珍珠和列夫·托洛茨基等不同的改革者和知识分子,[2]以探讨民族协和的前途。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