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巨石文化(megalith)是一种以巨大石结构建筑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类型。欧洲西部是巨石文化时间上出现较早且分布较集中的地区。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09年8月29日) |
“巨石”(megalith)可以用来表示一块或多块出于特殊目的凿成的特定形状岩石[1]。最广为人知的巨石不是作为坟墓用途。[2]
在欧洲,最常见的巨石建筑是石墓。这些石墓在葡萄牙语中称为anta , 撒丁岛称为stazzone,荷兰称hunebed德国称Hünengrab,丹麦称作dysse威尔士称作cromlech。
朝鲜半岛的巨石文化的建筑为支石墓。
台湾的“巨石”主要指涉的是史前人群制作的大型石造物,然而大多用途仍无法确定。其类型十分多元,至今台湾发现的巨石遗留类型包含人形石像、有肩单石、有槽单石、带凹缺单石、柱状单石、石轮、石壁、石柱、岩棺、石臼、石槽及石梯等[7]。
早期于1930年代由日本学者鹿野忠雄以〈台湾东海岸巨石文化遗迹に就て〉为题发表其调查的东部巨石,巨石文化一词便被广泛使用[8][9]。其与鸟居龙藏、森丑之助等人陆续于东部遗址调查,发现岩棺、石柱等巨石遗留,观察与周边地区巨石文化有相似性。后来主要由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的宋文薰教授著手进行[10],其于1976年发表〈台湾东海岸の巨石文化〉[11],将东部新石器时代区分为海岸的“巨石文化”及纵谷的“卑南系统文化”;并在1980年进一步将“巨石文化”命名为“麒麟文化”,同时把“卑南系统文化”改称为“卑南文化”[12]
当前对于“巨石文化”的概念多指以大型石造物为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其下包含著麒麟文化及卑南文化[7],而随著考古资料的发现及出土,更包含著花冈山文化上层类型、富里山类型、三和文化、工作地类型等多元的考古学文化[13]。代表性的遗址如花莲县的公埔遗址、Satokoay(舞鹤)遗址、台东县的麒麟遗址、都兰遗址、卑南遗址、忠勇遗址、白守莲遗址等。
巨石遗留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台湾东部,推测与建筑结构或仪式行为有关,并且延续至历史时期皆可见,至今在台东及花莲两县境内,共存在至少40处遗址内发现超过500件巨石遗留[7]。根据观察发现,这些巨石的样态以及选材,依海岸山脉东西侧而有所差异,在东侧的海岸区域多选择凝灰岩、集块岩、砂岩及安山岩为主;而位于西侧的纵谷地区则多选择片岩、变质砂岩及板岩为主,呈现在巨石样态上,纵谷区域因材质因素多显得较为扁平,而不若海岸区域呈现块状[13]。
印尼的巨石遗址巴东山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席安约县Campaka区的卡里亚穆提(Karyamukti)。 该遗址在一座死火山山顶以泥土和石头建成。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