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中国湖南省岳阳市的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岳阳楼map

29°23′5″N 113°5′17.74″E

Quick Facts 岳阳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岳阳楼
Thumb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湖南省岳阳市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3-66
认定时间1988年
Close

岳阳楼是一座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之上的古城楼,下临洞庭,前望君山,北倚长江,主要因范仲淹岳阳楼记》而闻名,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始称“岳阳楼”。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1988年1月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定为国家5A级景区[1]

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

岳阳楼前身为三国东吴名将鲁肃所修阅军楼。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刘备争夺荆州,大将鲁肃率军驻守战略要地巴丘,运用东吴历来重视的“夹水口立坞”的战术,构筑城堡,在洞庭湖操练水军,作为屯军备战的营垒。[2]:68鲁肃在濒临洞庭湖处,建造了检阅水军的阅军楼,此即今岳阳楼前身。[3]

两晋南北朝时期,阅军楼改称巴陵城楼,虽仍侧重于军事上的需要,但那壮绮丽的风光,已为诗人吟咏。南朝诗人颜延之《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诗,即有“清氛霁岳阳,曾晖薄澜澳”的佳句。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吟咏岳阳楼的诗。[3]

唐朝

唐朝时,巴陵城楼始称为岳阳楼。到这时,岳阳楼已被辟为宴席之地。[2]:173岳州是长江流域重要港口城市,交通发达,又有楼台胜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贬官岳州,常会文人登楼赋诗。嗣后,张九龄孟浩然贾至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风邀云集,接踵而来,留下许多语工意新的名篇佳作。杜甫的《登岳阳楼》,更是千秋绝唱。

宋朝

北宋,岳阳楼在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记之后开始名闻天下。[4]庆历四年(1044年),环庆路都部署兼知庆州滕子京因被诬告滥用公使钱被贬知岳州。滕上任后,于庆历五至六年重修岳阳楼。据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滕子京向民间欠钱不还者讨债,讨来的钱一万缗,都用于修建岳阳楼。[注 1]岳阳楼建成后,滕子京并邀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还请尹洙写《岳州学记》,请欧阳修写《偃虹堤记》。县志记载,新修的楼台规模宏大,极为壮丽。《岳阳楼记》通篇仅360余字,然其内容博大,气势磅礴,借景议人,堪称绝响。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出此中。名楼得名记,名声益彰。[2]:201此后,历,代有游人吟咏,不乏佳作。

破坏与修复

清朝至中华民国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岳阳楼毁于大火。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府孙道林重修岳阳楼,但尚未竣工时就被洪水冲塌,直至乾隆初年一直无楼。

乾隆五年(1740年),经湖广总督班第奏准,拨舵杆洲岁修银六千多两修缮岳州城,并重修岳阳楼,由岳州知府田尔易、巴陵知县张世芳承建。湖广总督谢济世写有《重建岳阳楼记》。文中称“购石楠以造之,其高五丈,其制三层,通费白金六斤有奇,明年而告竣。”

乾隆七年(1742年),黄凝道新任岳州知府,次年对岳阳楼进行过小规模的修葺,并遣使去京请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即“《岳阳楼记》雕屏”,成为后世珍贵文物,现悬挂于岳阳楼二楼。

光绪六年(1880年),张德容主持重修岳阳楼,这是岳阳楼千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工程建设。这次重修从稳固楼基出发,将楼体后移了六丈多。楼顶的玻璃筒瓦全用桐油石灰调拌,隔瓦则以铁铆连结,十分牢固;楼前的石砌泊岸和城墙上的雉堞,都用糯米粉调细瓷灰修砌,刀斧不能入。此次改建,不仅稳固了楼基,而且改善了布局。[5][6]

Thumb
侵华日军明信片上的岳阳楼

清末,由于年久失修,岳阳楼已是“墙穿瓦败,四壁空存,重门徒启”。民国初虽有小修小补,但由于屡遭兵祸,破坏愈烈。

民国21年(1932年),湖南省主席何键提请湖南省政府委员会常委会议决:拨款1万元,作为岳阳楼的修建经费,缺额由岳阳县县长就地设法劝募。重新修葺时,将屋顶大琉璃瓦更换为中琉璃瓦,更换了楼身中的部分腐朽木料,并将一周四周未坏的窗棂门扇集中于正面,其余三面改砌砖墙。主楼内外陈设,均按旧制未变。竣工时,由何键书写“岳阳楼”匾额,悬挂于三楼正面檐下。本次大修,共计耗费银洋3万元,其中省政府拨款12000元,各界捐赠18000元。[7]

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岳阳楼曾有多次维修。

1950年4月,在岳阳楼南侧地坪建革命烈士纪念亭,同时首次拨款对岳阳楼及其辅亭进行维修。10月20日,纪念亭落成,岳阳楼一带被辟为观览风景、凭吊革命烈士之地。

据当地官方记载,截止1966年9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不久,岳阳楼管理所机构瘫痪,岳阳楼公园被改称为“人民公园”,铁梢、铁鼎等文物已遭到破坏,一度有造反派以“破四旧”要砸碎岳阳楼,但遭到当地群众阻止[8][9][10][11][12]。至1969年,因管理不善,连年失修,楼内出现多处损坏。1970年初,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常委决定拨款维修岳阳楼。至1984年全面维修工程竣工,历时14年,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岳阳楼修葺工程。大修后的岳阳楼,保存了55%以上构件原物,并加固楼基,防治白蚁,消除隐患。一楼民国时加砌的三面砖墙换为明清式样的贴金雕花门窗。二楼镶嵌有书法家张照书《岳阳楼记》雕屏原物。三楼镶嵌毛泽东杜甫《登岳阳楼》诗雕屏。史学家刘大年为大修后的岳阳楼纂联云:“鲁肃兵轻,范公文远,万般气象观今日;滕王歌歇,黄鹤踪杳,十面湖山上此楼。”[2]:45

1991年4月2日,岳阳楼景区建设委员会和资金筹集委员会成立。1992年8月15日,小乔墓迁地重修工程动工,在岳阳楼公园北端修建墓堆、墓庐,同年12月完成小乔墓景点基础挡土墙工程。1993年8月8日,新建的小乔墓向游客开放,岳阳楼景区增加一个新的景点。[13]

时至今日,岳阳楼有时亦会进行小规模修葺,以修补因自然原因造成的较小损坏。[14][15]

结构

主楼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占地251平方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整栋楼没有使用一根铁钉。[16]楼顶承托在如意斗拱上。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顶,称为盔顶。岳阳楼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盔顶建筑。[1][3]

“五朝楼观”

岳阳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被按照当时的建筑特点修改和重建。在今岳阳楼公园中,有按照古画和资料书籍复原的历朝历代岳阳楼模型,称为“五朝楼观”,可作为研究历代岳阳楼建筑样式的参考。

“五朝楼观”模型全部采用黄铜铸造,各朝代模型尺寸特点如下:[16]

More information 朝代, 设计蓝本 ...
朝代 设计蓝本 形状 模型面阔 模型进深 模型高度 模型净重 匾额书写者
正方形 边长 5.39米 5.19米 12.3吨 颜真卿
宋代宫廷画院《岳阳楼图》 长方形 3.608米 3.092米 4.5米 12.2吨 米芾
夏永《岳阳楼图》 长方形 3.608米 3.092米 4.3米 12.2吨 赵孟𫖯
安正文《岳阳楼图》 六边形 单面阔 1.68米 4.5米 9.1吨 董其昌
龚贤《岳阳楼图》 长方形 4.43米 3.152米 4.83米 10.7吨 康熙帝
Close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