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連續劇系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少年包青天》是中国大陆古装电视连续剧系列,现已总共拍摄了3部共125集,分别于2000年、2001年、2006年首播。由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出品,在中国各省级电视台热播,故事主要讲述包青天、公孙策和展昭的推理破案、爱情故事,属于古装、悬疑、励志类型电视剧。
此条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许不适合百科全书。 (2020年1月23日) |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0年1月23日) |
本剧描述少年包拯在校,赴京赶考时所发生的故事。共40集。
该剧因抄袭[注 1] ,甚至照搬了日本推理漫画《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和《名侦探柯南》的手法,而受到广泛的批评。但该剧同时也是目前3部系列中,口碑最好的。原因都包括:演员演的投入、人物形象定形、美女众多、手法没用太多以至剧情不顺等。
演员 | 角色 | 香港配音 |
周 杰 | 包 拯 | 雷霆 |
释小龙 | 展 昭 | 林丹凤 |
任 泉 | 公孙策 | 苏强文 |
李冰冰 | 凌楚楚 | 梁少霞 |
刘怡君 | 庞飞燕 | 林元春 |
陈道明 | 八贤王 | 陈欣 |
王绘春 | 庞太师 | 谭炳文 |
郑佩佩 | 包大娘 | 黄凤英 |
贾致刚 | 宋仁宗 | 林保全 |
描述自第一部后,包拯侍母还乡后,于庐州当教书先生,又再次踏上征途的故事。共40集。
在第二部中,演员阵容和第一部相较之下有很大的改变,有些角色变动则给予解释(八贤王出使辽国,庞太师南巡未归,凌楚楚同包母一同云游天下)
据编剧刘毅在自己的博客中所称“《少年包青天I》就是拿“金田一”改造的”[1] ,而他自己所编的《少年包青天II》的案件和手法在原创性上是大大的提高,没有少包I中的抄袭现象。同时本剧增加了宋慈《洗冤集录》中的那些惊世骇俗古代验尸手法的元素。不过该剧第4单元偷天换日的剧情是借典《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怪盗绅士杀人事件,同时包拯的名言则是“谜题解开了”以及“真相只有一个”。[注 3]
演员 | 角色 | 香港配音 |
陆 毅 | 包 拯 | 雷霆 |
任 泉 | 公孙策 | 苏强文 |
释小龙 | 展 昭 | 林丹凤 |
范冰冰 | 小蜻蜓 | 陈凯婷 |
李 卉 | 陆湘湘 | 陆惠玲 |
刘 虎 | 王 朝 | 冯锦堂 |
姚 健 | 马 汉 | 邝树培 |
姚立群 | 张 龙 | 潘文柏 |
李 飞 | 赵 虎 | 陈欣 |
佟大为 | 宋仁宗 | 李锦纶 |
刘 威 | 三廉王 | 卢国权 |
公方敏 | 花公公 | 梁志达 |
(本单元情节仿照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的"怪盗绅士的杀人")
描述自两年前,包拯忽接到一封信,便急急离开家园,之后便音讯全无。后来随公孙策等人寻找天芒的故事。共45集。
该剧因抄袭了《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民俗学者八云树》《侦探学院Q》《名侦探柯南》等多部日本推理漫画的手法与情节被认为该剧编剧沐清华是在忽悠观众。同时,也有很多观众对演员阵容的再次换血、剧中美女过少,以及“傻大包”这种颠覆包拯形象的设定不满[2]。不过,第三部因剧情上增加了许多笑料元素,被认为是一次创新。
演员 | 角色 |
邓 超 | 包 拯 |
秦 丽 | 小 蛮 |
赵 阳 | 公孙策 |
释小龙 | 展 昭 |
邬倩倩 | 包大娘 |
杨 蓉 | 小风筝 |
吴 越 | 耶律俊才 |
何中华 | 庞 统 |
贾一平 | 宋仁宗 |
抄袭:
本剧第一部播出后出现一些负面评价。观众认为该剧抄袭日本推理漫画《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和《名侦探柯南》的手法的做法是不妥的[3]。因此该剧第二部的原创性有一定的提高。但该剧第三部依然抄袭了《民俗学者八云树》《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侦探学院Q》等多部日本推理漫画的手法。
面对观众的质疑,制片方负责人表示,他们确实借鉴过《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等漫画中的少量细节,但是他不认为这是“抄袭”[3]:
我们在借鉴漫画故事的时候,正是考虑到这部漫画在日本比较成功,而在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我觉得这样的借鉴能给观众带来更精彩的故事。
同时也有很多观众表示对只会抄袭“漫画”、阅历狭窄的编剧表示失望。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