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三國時期蜀漢將領 (202-264)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1],字伯约,凉州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深受诸葛亮器重。蒋琬、费袆先后逝世后,姜维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十一次伐魏。其后,司马昭灭蜀汉,姜维在剑阁防守锺会。邓艾出奇兵从阴平小路历经艰辛,突然出现在成都附近,诸葛亮子诸葛瞻战死,后主刘禅降魏,蜀汉灭亡[2]:9。姜维打算利用锺会的野心复国,遂降于锺会并共同发动叛乱,但因事败死于乱军之中,享年六十二岁。
姜维出生于202年,父亲姜冏是天水郡守的佐官,曾任郡功曹,早年于羌、戎叛乱中,战死沙场。姜维与母亲相依为命,喜欢汉朝学者郑玄学说。时常结交一些豪杰,暗中养了些死士,心中有大志。初为曹魏中郎[3],参天水郡军事[4]:1062。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祁山,姜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正与天水太守马遵、雍州刺史郭淮外出巡视,马遵听到蜀军将至且诸县响应,怀疑其麾下的姜维等人皆有异心,遂趁夜逃到上邽。当姜维等人察觉马遵已逃走,想回去,但城门已关闭。去冀城,也被拒门外,遂投降诸葛亮,姜维母亲则滞留魏国[5]。
诸葛亮征辟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27岁。诸葛亮曾与张裔、蒋琬书称:“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察他所拥有之才能,李邵、马良都比不上。此人,乃凉州之上等人才。”(有一说为凉州最杰出之人)又说:“姜维在军事上很有见解,既有胆色、明义理,深解兵法意理。此人心存汉室,才能兼备于人,须先教他操练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将军事全教给他,当带他进宫,觐见天子。”后来,姜维迁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234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后,姜维返回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县侯。238年,随大将军蒋琬(诸葛亮后继者)迁往汉中。蒋琬不久升为大司马,便以姜维为司马,数次率偏军西入。243年,升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247年,升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同行使尚书事权。是年,汶山平康蛮人反叛,姜维率众讨伐平定。出在陇西、南安、金城郡边界,与魏国前将军郭淮、右将军夏侯霸等于洮西交战。249年,刘禅授姜维假节,姜维出兵西平。姜维每次想大举出兵,费祎常不依从,限制给他不超过一万名士兵,因此没有重大斩获[4]:1064。
253年春,费祎被降将郭脩刺杀而亡。三月,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兴师攻魏,发兵20万进攻淮南。姜维率数万人出石营(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经董亭(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包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率军解围,进至洛门(即洛门聚,今甘肃甘谷西),姜维粮尽退还。
254年,姜维加督国内外军事。二月,魏中书令李丰与皇后之父光禄大夫张缉等密谋废易大臣,欲以太常夏侯玄代替司马师为大将军。事泄,司马师杀李丰、夏侯玄等,废张皇后,魏国一时陷于混乱。魏狄道长李简密向蜀汉请降。六月,姜维复出陇西攻魏,李简献城降,占据狄道(今甘肃临洮)。十月,姜维率军进围襄武(魏陇西郡治,今甘肃陇西南),与魏将徐质交锋,斩其首级,魏军战败撤退。蜀汉前军荡寇将军张嶷战死。姜维乘胜进击,拔河关(今甘肃临夏西北)、临洮(今甘肃岷县狄道)三县民回蜀汉。
蜀延熙十八年(魏正元二年,255年)七月,姜维乘魏大将军司马师病亡之际,再度北伐,征西大将军张翼反对北伐,表示国家弱小,人民疲敝,不应穷兵黩武[6]。姜维不听。于是与车骑将军夏侯霸、张翼等数万人攻魏。八月初二,到达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遂向狄道进军。魏征西将军陈泰命雍州刺史王经率所部进驻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陈仓到达后,再钳击蜀汉军。王经不俟陈泰军至即擅击蜀汉军,姜维率军先后故关(今甘肃临洮北)、洮西大破王经,王经部下死者数万人。王经退保狄道,姜维乘胜进围。魏大将军司马昭命长水校尉邓艾出任安西将军,与陈泰进兵解围,并遣太尉司马孚为后援。陈泰与邓艾军会合后,分三路进至陇西,避开蜀军,出其不意地绕过高城岭(今甘肃渭源西北),进至狄道东南山上,燃火击鼓与城内联络,守军见援军至,士气大振。姜维即督军沿山进攻,被魏军击退。这时陈泰扬言截断蜀军退路,姜维遂于九月廿五日(11月11日)退却,驻钟题(今甘肃临洮南)。
256年正月,姜维在驻地拜为大将军。六月,姜维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约期于上邽(今甘肃天水)会合。七月,姜维率先出兵祁山,闻邓艾有备,乃改从董亭(今甘肃武山南)攻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邓艾军抢占武城山(今甘肃武山西南)据险拒守。姜维见地利已失,强攻难克,乃夜渡渭水东进,沿山进取上邽。两军战胡济失期未至。蜀汉军为邓艾所破于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士卒溃散,死伤甚众。百姓因此埋怨姜维,而陇山以西亦骚动不安。姜维谢过引疚负责,自求削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257年五月,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联合东吴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分调关中兵东下讨伐诸葛诞。姜维欲乘机攻向秦川(渭水流域),于十二月率兵数万出骆谷(今陕西周至西南),到达沈岭(今陕西周至南)。当时,魏在长城(今陕西周至南)积存大量军粮,且防守薄弱。闻姜维至,众皆惶惧。魏征西将军司马望和安西将军邓艾恐姜维袭夺长城,立即合军据守。姜维军进至芒水(今陕西周至黑水),依山为营。司马望、邓艾依傍渭水坚守筑寨。姜维多次挑战,司马望、邓艾不于回应。
258年三、四月间,姜维听闻诸葛诞被破失败,乃退还成都。复再被拜为大将军[4]:1065。
景耀年间,姜维更改了从前魏延任汉中太守期间实兵诸围的策略,大量围守撤兵至汉、乐二城,仅剩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设立围守。姜维认为之前魏延的防守策略只能御敌,不能歼敌。姜维提出不如撤围,汉军只驻守关隘,坚壁清野,仅派出骚扰的游击队,让敌人深入汉中,敌人远道而来,补给困难,又无法掠夺粮食,自然撤退。此时汉军出城和游击队一同包夹,就可以消灭敌人。[7]但忽视了前汉中太守魏延、王平对阳平关的防守。
262年十月,姜维起兵再度攻魏,攻入洮阳境。魏征西将军邓艾率兵迎战。邓艾抓住姜维悬师远征,战线长,给养困难,难以持久的弱点。抢占有利地势,在洮阳以东侯和(今卓尼东北)设阵,以逸待劳,阻击蜀军,双方激战后,魏军发起反击,蜀军击破,损失严重。诸葛瞻、董厥等人认为姜维连年出兵,没有立下功绩,而国家又疲敝,要求罢免姜维的兵权[8],而姜维又厌恶宦官黄皓专权,甚至上表要刘禅杀死黄皓,刘禅拒绝。黄皓伺机报复,准备说服刘禅让自己好友右大将军阎宇代替姜维,姜维害怕,只得借口屯田,退往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实际上是远离成都以避祸[9]。
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将领锺会于关中练兵,姜维上表后主:“听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画进一步拓取土地之意,宜一并派遗张翼、廖化督率各军,分别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患于未然”。黄皓征求鬼巫信息,谓敌人终究不会自来,禀告后主有其事,而群臣不知所以。及后魏大都督司马昭兵分三路大举进伐蜀汉:镇西将军锺会领十馀万大军,将兵向骆谷,南征汉中;征西将军邓艾领陇右军三万攻入沓中,牵制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领兵三万至阴平桥头,阻止姜维回救蜀中。姜维立刻率军由沓中南撤,遗右车骑将军廖化往沓中为援军,左车骑将军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往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相助。姜维奋力摆脱邓艾追击,并且用计骗过了诸葛绪,以阻挡魏军。而锺会围攻汉、乐二城,遗别将进攻阳安关口,武兴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锺会不能攻克乐城,听闻阳安关口已攻下,便长驱而前进。张翼、董厥甫至汉寿,姜维、廖化亦舍阴平而退,皆退保剑阁以拒锺会,双方僵持不下。锺会不能攻克剑阁,粮食运送遥远,将议还归魏国。而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绵竹,蜀将诸葛瞻、诸葛尚、黄崇、张遵、李球等战死。刘禅请降于邓艾,邓艾前往占据成都[4]:1066。
姜维等人起初听闻邓艾攻破诸葛瞻于绵竹,又听到许多关于刘禅的传言,有或听闻刘禅欲固守成都,或听闻欲往东入奔吴国,或听闻欲往南入建宁,于是引军弃剑阁往成都。不久接到刘禅投降命令,姜维乃投戈放甲,蜀汉将士非常愤怒,纷纷拔刀砍石来发泄。于是姜维便决定假降于锺会,并获取其信任,然后挑拨他和邓艾之间的关系,怂恿其叛变,意图趁乱杀锺会,夺其军权,复兴蜀汉。但最后众将没有响应锺会的叛乱,蜀地的魏军发生兵变,兵士愤怒格杀锺会、姜维及张翼。姜维时年六十二岁。司马昭参军卫瓘念其忠心,厚葬姜维[2]:9。据《三国志·姜维传》注引《世语》记载,姜维死时腹部被剖开,胆跟斗一样大[4]:1068(“胆大如斗”一说,学术界有应作“胆大如升”的说法[10]),所以后世有“大胆姜伯约”的说法。
西魏年间,姜维被权臣宇文泰追封为开明王。[11] 今台湾台北市大稻埕中有一庙名为天水宫,该庙的主神姜王爷即姜维[12]。
后世对于姜维的评价,颇具争议。有史学家认为他出兵无度,导致国力疲弊,间接使蜀汉亡国;有另一些学者认为并不尽然。
《三国志》中记载,姜维谋复蜀汉事败,“魏将士愤发,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但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姜维仍有后代留存,世代居于上邽,可能是姜维归汉以前留下来的子嗣。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