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香港地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后(英语:Tin Hau)是因港铁天后站而生的通俗分区,一般包括铜锣湾东部近港铁天后站一带地方,不同市民对天后的定义亦不同。如果以港铁站的距离划分“铜锣湾东角”和“铜锣湾天后”,则铜锣湾东角包括告士打道、坚拿道东、礼顿道交界的铜锣湾娱乐购物区,而铜锣湾天后则包括告士打道以东的铜锣湾文娱住宅区,该处有维多利亚公园、香港中央图书馆、皇仁书院、庇理罗士女子中学及多数铜锣湾的政府、组织机构。而港铁天后站可以前往大坑、维多利亚公园及香港中央图书馆。
天后是一个因港铁天后站而约定俗成的非正式地名,并不会出现在官方地图上,情况与佐敦、太子相近,较接近的官方地名是铜锣湾和大坑。天后的范围在十八区行政上隶属湾仔区[1],但2016年前则属东区。1985年5月31日,香港地铁港岛线通车,并于维多利亚公园东部设一车站,根据附近的铜锣湾天后庙而命名为天后站。此后很多香港人以“天后”称呼近铜锣湾近天后地铁站的一带,但每个香港市民对天后的定义都不同,多数人口中的天后是指铜锣湾的天后站一带地方,个别人士把极少量的北角及大坑称为天后。天后一词不会出现于地址上,正式地址是铜锣湾,相似的地区是湾仔的修顿,用来形容湾仔修顿球场一带。而公营机构如巴士站,超市等则用上“铜锣湾”或“铜锣湾(天后)”来称呼天后站附近一带。虽然尽是铜锣湾命名的建筑,香港部份中小学生会误以为此区是北角。
1945年香港人口50万,1950年220万,1980年510万,当中不少由中国大陆来港,而1950至1980年由中国大陆来港的方法只有偷渡,而当年只要安全抵达市区(即沙田),翌日便可以到铜锣湾领取身份证做香港人[2],现今铜锣湾港铁天后站的铜锣湾裁判司署便是多数新香港人诞生的地方,老一辈不少人都此区有很深的回忆,很多成年人(1980年代以前出生)也有去铜锣湾裁判司署的经历。
基本上比较年长的人很少用一个没有任何具体范围的俗称“天后”在正式文件上用作铜锣湾东部,或北角西南方的地址。近年不少年轻人、中、小学生受港铁车站影响,开始用港铁站名来称正式地址,如以彩虹为地址去命名彩虹站一带的地方,虽然只是很少量的人,但这会做成一定邮政上的混乱。
天后属铜锣湾的一部份,是铜锣湾的东岸。因为铜锣湾东部是过去才是铜锣湾的中心,多数以铜锣湾命名的建筑都留在东部,如铜锣湾街市、铜锣湾消防局和铜锣湾社区中心以及已拆卸的铜锣湾警署[3]及铜锣湾裁判司署。直到1985年地铁天后站落成,不少年轻市民以天后称为该处。而“铜锣湾消防局”和大坑的“铜锣湾道”的英文名字为 Tung Lo Wan Fire Station 和 Tung Lo Wan Road,不是用 Causeway Bay。到后来铜锣湾更“西移”至现在怡和街和崇光百货人流畅旺的地方。
香港地铁是根据该区附近的天后古庙而命名天后站,如同庙旁街道命名为天后庙道,该座天后庙建于1747年。天后又称妈祖,为中国闽南沿海地区人民普遍信仰的海神。相传当时,该区住了一个来自广东淡水客家的戴氏家族,以捕鱼和割草为生。戴氏族人在岸边拾得一个红香炉,认为是天后的信物,便将其捞起立祠供奉。后来上香的渔民不断增多,所以于拾得香炉之处兴建一座天后庙,一直保存至今。因为这个红香炉,天后古时亦称为红香炉,记载于清初陈伦烱《s:海国闻见录/天下沿海形势录》。
近年铜锣湾东部因为较西部宁静,而建有一系列社区设施,往返铜锣湾西面只需步行10分钟,发展商建了不少酒店,都是以铜锣湾命名,如香港铜锣湾海景酒店,铜锣湾皇悦酒店,铜锣湾维景酒店等.此区是香港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由于建住宅的地理位置优越,早在20年前已经过度开发了,拆卸楼宇有了高度限制,而成本过高,近20年建成的高楼大厦只有海景轩,其馀都是酒店。
由于炮台山及天后十分接近,为方便比较,以下列表以兴发街、铜锣湾道以东至长康街以西为范围。
注:以上主要范围尚有其他细微调整(包括编号),请参阅有关区议会选举选区分界地图及条目。而维园选区及天后选区自2016年起划入湾仔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