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力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士力架

士力架(英语:Snickers)是一种巧克力棒,由美国玛氏食品制造。士力架内含花生焦糖和“牛轧糖”,外部包裹以牛奶巧克力[1]。士力架一直以来广为畅销,是全球最流行的巧克力棒,全球年销额达20亿美元。[2]

事实速览 士力架, 产品类型 ...
士力架
Thumb
Thumb
产品类型能量食品
持有者玛氏食品
国家/地区美国
建立1930年
网站www.snickers.com
关闭
Thumb
士力架
Thumb
士力架包装

“士力架”英文名是Snickers,但是在英国爱尔兰曾经以“Marathon(马拉松)”的名字进行过销售。[3] 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市场上有销售“Snickers Marathon”品牌的能量棒(energy bar)。[4] 在2008年5月,曾有一些传言说玛氏食品可能会重新发布Marathon品牌的巧克力棒。[5]

历史

从1930年开始,玛氏家族开始生产它们的第二个产品,Snickers,名字取自自家钟爱的马匹。[6]

在英国和爱尔兰的别称

在英国和爱尔兰,Snickers最初的名字是Marathon,直到1990年才更换到了Snickers这一国际通用商品名。在更换名字开始之前的18个月中,产品包装上印有“Internationally known as Snickers”(全球通用名Snickers)的字样。在更名之后,Snickers(原Marathon)在英国巧克力棒销量排行榜从第九位升至第三位。不过,改名后的Snickers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产品名和英国英语描述“内裤”的词汇knickers很接近,容易导致人们的联想。

玛氏在英国又将原商标申请为英国注册商标。更名后,有一些人因为钟情旧名字或其他原因,还发起了还回Marathon活动。

Snickers Duo

在2004年,由英国食品饮料联合会(Food and Drink Federation)发起了一项“食品与健康宣言(Manifesto for Food and Health)”活动,在此期间,特大装Snickers巧克力棒被更换为其他规格。英国食品饮料联合会的食品与健康宣言活动中,包含了一组向食品业界发起的七项倡议[7],这些倡议包括:减少单位产品尺寸、更明确得标签、减少脂肪、糖分、盐分。从这些倡议发出后,玛氏公司就在2005年撤下了其特大装Snickers,更换成了共享装。一位玛氏的发言人说道:“我们的超大装巧克力棒将会被替换为两个更小的共享装销售,消费者可以分享给朋友们或者分次享用。特大号(king-size)将不再供应。”[7]

于是,由两个小包组成的Snickers Duo替换了原来的特大装。尽管新品的重量从3.5盎司(99克)减少到了3.29盎司(93克),但是售价没有改变。将一个大号巧克力棒分为两个包装销售可以让消费者与他人分享,或者更方便分次食用。在Snickers Duo的外包装上甚至由手把手教你怎样分成两份的四格插图。[8]不过Snickers Duo的包装方式,受到了英国肥胖论坛和英国消费者委员会的一些不满。[9]

在澳大利亚召回

在2005年7月,由于一系列恐吓信声称将会对巧克力棒投毒,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数万条Snickers和Mars Bars被撤下了柜台。[10]玛氏公司官方收到了来自不明身份的人发来的信件,他声称会在零售商店货架上的巧克力棒中投毒,并且在最后一次发信的时候夹带了一个最后被检测出混合了市售老鼠药的巧克力棒。[10]恐吓信中还提到了作案者准备向其他七种巧克力棒中投毒。[10]玛氏公司出于安全考虑,决定大量召回Snickers。玛氏公司还表示,恐吓分子并没有勒索金钱,仅对不明身份的第三方表示了强烈不满和抱怨。[10]

成分

士力架的构成成分有:牛奶巧克力白砂糖可可液块,可可脂,脱脂乳粉,乳糖乳脂肪,精炼食用植物油乳化剂(大豆磷脂),食用香料),花生仁,葡萄糖浆,白砂糖,脱脂乳粉,乳脂肪,精炼食用植物油,食用盐,鸡蛋蛋白粉,食用香料。

引用自2010年9月中国大陆销售的“士力架”花生夹心巧克力包装。

含有士力架的产品

在2000年初期,深度油炸的巧克力棒(包括士力架和玛氏巧克力棒)在美国的一些餐厅十分流行,尽管每根巧克力棒包含大约440千卡(1800千焦)的热量,它们依然收到欢迎。[11] [12]

2006年,英国食品委员会声称,厨艺名人Antony Worrall Thompson的“Snickers派”是世界上最不健康的甜品。这种包含了5条Snickers巧克力棒的食品,一片所含的热量就高达1250千卡(5200千焦),是一个成人平均一天所需能量的一半以上。不过此项批评发出的2年前,就是Antony Worrall Thompson在BBC播出的制作Snickers派的节目上,主持人也说明了这种甜品并不适合作为日常享用。[13]

芝乐坊餐馆(The Cheesecake Factory),有一种“Snickers巧克力棒芝士蛋糕”,就是将一整条烤过的Snickers放在原味芝士蛋糕中的甜品。[14]

广告

超级杯(Super Bowl)XLI广告

在2007年2月4日,超级杯XLI比赛中,Snickers的广告播放引来了同性恋组织的不满,他们将抗议提给了新泽西州Hackettstown的Masterfoods USA公司,它是玛氏食品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广告片的内容是两位汽车修理工在享用Snickers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嘴唇,也就是说他们无意间“接吻”了,当他们意识到了之后,立刻大喊“快!做些男人们才做的事!”。此广告有四个版本,“做些男人们才做的事”分别有“拔胸毛”、“用扳手互抡”、“喝机油”,但是第四个版本中,出现了第三位修理工,并问他们这里是否可以容得下他们三人。

很快,对Masterfoods公司的这则广告的抗议出现了,人们指责这条广告是歧视同性恋。 Human Rights Campaign的主席Joe Solmonese说:"在职业体育赛事中,这样的对两男性接吻的歧视性画面,会让全国上下引起无数不必要对同性恋的反感,还在学校中的男女同性恋者将会遭到身心两方面的打击。"[15]Gay and Lesbian Alliance Against Defamation (GLAAD) 主席Neil Giuliano 说" Snickers, Mars和NFL播放这则无理的广告是不可原谅的."随后Masterfoods公司从网站和各处撤下了这则广告。 [16][17][15]

You're not you when you're hungry

香港

2015年,Snickers一辑以“十做九错,全因肚饿?”为题的平面广告于香港港铁站张贴。该辑广告以“肚饿语录”匿名引述各政治人物、艺人的名句[18],如: 锺树根议员:“你知唔知羞耻点写呀?Same! Same on you!”[19]、前特首董建华:“贵姓呀,陈生?”[20]、艺人连诗雅:“Rest In Piece”[21],以及陈克勤议员:“Try my breast”等。[22]

Mr. T

纳斯卡(NASCAR)

明星广告

2012年,邀请李香琴蔡曜力拍摄以足球作主题的广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