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向来对暴力非暴力持不同态度。虽基督教教义主张宣扬和平、爱与同情,但部分教义亦被用来合理化使用暴力。[1][2][3]和平、同情及对他人的仁慈和宽恕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要素;然而,历史上许多针对异教徒教会异端宗教罪人和外敌的暴力行为,部份人士亦曾引用旧约新约基督教神学的某些特定段落来加以合理化。[4]英语Christianity in the modern era基督教内有四种对待暴力和战争的观点及相应作为:不抗拒英语Nonresistance基督教和平主义英语Christian pacifism正义战争预防战争英语preventive war宗教战争,如十字军东征)。[5]罗马帝国早期教会采取非暴力立场,视效法耶稣自我牺牲的生活方式优于战争。[6]“正义战争(英语:Just War)”源于非基督教的罗马希腊思想家如西塞罗柏拉图著作,[7][8]后被基督教如圣奥古斯丁等思想家吸收,认为有限度使用战争是可接受的信念。[9][10][11]虽“正义战争”观念早期广为接受,但战争仍被视为不美德,人们普遍关心战斗中杀敌者的灵魂救赎,不论其出战理由为何。[12]“圣战”理念,即战斗本身可视为一种赎罪及精神上值得嘉许的行为,直至11世纪才出现。[13][14]

基督教暴力行为

威廉·海特迈尔(Wilhelm Heitmeyer)与约翰·海根(John Hagan)认为,在历史上与基督教相连结的暴力行为中,以宗教裁判所十字军三十年战争, 法国宗教战争以及反犹太主义等最为著名[15]

荷兰神经科学家迪克·斯瓦伯荷兰语Dick Swaab认为,基督教如同其他宗教一样,有人道慈善的一面,但也应该对许多暴力作为负责[16]罗素也是一位著名的反基督教者。[17]

Thumb
十字军是欧洲基督徒穆斯林一系列的军事冲突。图中是第一次十字军

宗教迫害

宗教裁判所

公元1231年天主教教宗格里高利九世决意,由多明我会设立的宗教法庭。此法庭是负责侦查、审判和裁决天主教会认为是异端的法庭,曾监禁和处死异见分子。 今天,宗教裁判所已改组为信理部

猎巫

猎巫是原指搜捕女巫巫师或施行巫术的证据将被指控的人带上宗教审判法庭。从十二世纪开始,到十六世纪是最高峰的时期。当时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等)已经传入欧洲将近一千年,并且几乎成为欧洲的唯一宗教。源自于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对巫术的害怕导致猎杀女巫,而法兰西英雌圣女贞德也曾被诬为女巫。在高峰的时代,猎巫审判是于世俗法院审判。

反犹主义

反犹主义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动机和表现形式,但是其中也不乏共通性和延续性,例如将犹太人视为“谋杀救主基督的人”,“贪婪、阴险”的民族,“企图控制世界”的犹太集团,需对世界一切政治和经济问题负责的“幕后黑手”等。 反犹主义的思想和行为自产生至今导致灾难性后果。自罗马帝国进行基督教化,此后欧洲历史充斥着针对犹太人的暴力行为,例如十字军对犹太人的掠夺与大屠杀,15世纪西班牙对犹太人的彻底驱逐及灭绝,19世纪和20世纪沙皇俄国反犹太人浪潮。而反犹太人主义的最高潮则公认是1933年至1945年之间纳粹德国在欧洲广泛进行的大屠杀,造成约600万犹太人死亡。

宗教战争

十字军

十字军东侵(拉丁语:Cruciata;伊斯兰世界称为法兰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教皇的准许下的战争,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他们认为是侵略者的伊斯兰政权(地中海东岸)发动持续近200年的战争。 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里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欲”。 十字军东征却对地中海沿岸国家人民包括(犹太人、东方基督教徒和穆斯林)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伊斯兰世界无法再恢复到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强大,直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但是也因十字军在威尼斯人帮助下侵入重创了长期以来成为西欧东方屏障的东罗马,致使日后奥斯曼土耳其得以多次长驱直入欧洲心脏地带。数次大规模军事动员也使西欧各国人民损失惨重,几十万十字军死亡,教廷和封建主却取得了大量的财富。并使日后东方伊斯兰世界与西方基督教世界互相对立加剧。

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场大规模欧洲战争。战争以波希米亚人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家族战败并签订世界首个国际公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终。这场战争使各日耳曼邦国的人口被消灭了约25-40%;路德城维滕贝格75%人口阵亡,波美拉尼亚65%的人口阵亡,西里西亚25%的人口阵亡,日耳曼各邦国男性有将近50%阵亡。

法国宗教战争

法国宗教战争(法语:Guerres de religion)又名胡格诺战争,是发生在1562年至1598年间法兰西王国国内的内战和民众骚动事件,内战双方为忠于圣座的天主教徒和胡格诺派(属于加尔文宗)新教徒。战争进行了连续八次,对当时的法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估计在当时三百万民众死于战乱及战争带来的饥荒和瘟疫,在宗教战争中仅次于造成八百万人丧生的三十年战争。

支持蓄奴

强迫改信

圣经与暴力

《圣经》包含多段关于暴力的内容,有鼓励、命令、谴责、奖惩以及描述等。[18][19]圣雄甘地采纳印度宗教英语Indian religions及新约(如山上宝训)中的非暴力概念,应用于其社会政治斗争策略中。[20]

旧约与暴力

同态复仇拉丁语lex talionis)理念在《希伯来圣经》即基督教所谓《旧约》中频繁出现,这种复仇法是指被伤害者应以同样的伤害对待施加伤害者。

耶稣会会士Ian Guthridge博士援引了旧约中的大量的种族灭绝事例表示[21]:319-320

圣经中也包含只能称之为“圣经屠杀”的恐怖描述。为了保证被拣选者远离异教和原著民习俗的影响,当上帝命令被拣选者征服应许之地的时候置目标城市于其屠城令下:每个男人、女人和儿童当被屠于剑下。

在《申命记》,特别是第十三章中,对于此类行为的灭绝程度有如下描述:以色列人被命令“不要留下任何活口……彻底毁灭他们”[22]。这使得大量学者认为这种无差别灭杀行为属于种族灭绝[23][24][25][26][27][28][29][30][31][32]

Niels Peter Lemche认为欧洲19世纪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是基于旧约中对征服和灭族的叙述[33],Arthur Grenke认为申命记中表述的战争观助长了对美洲土著和欧洲犹太人的灭绝[34]


更多的旧约中的使用和现代社会已经不相容的暴力例子如下

  • 上帝用洪水毁灭除了诺亚一家外的整个人类和所有动物(创世纪6-9),
  • 耶和华将硫磺与火降下毁灭所多玛蛾摩拉城里所有的居民(创世纪19),
  • 个人的错误以屠城来报复(创世纪34),
  • 因体外射精被耶和华看为恶而处死(创世纪38),
  •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 神是忌邪的 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记20:5),
  • 耶和华要求立典章: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出埃及记21),
  • 耶和华要求立典章: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埃及记21),
  • 祭祀别神,不单单祭祀耶和华的,那人必要灭绝(出埃及记22:20),
  • 把妾推给别人强奸致死然后再碎尸(士师记19:24-29),
  • 耶和华这样说:“现在你要去攻打亚玛力人,彻底毁灭他们所有的一切,不可怜惜他们。无论男女、孩童,或吃奶的婴儿,牛羊、骆驼、驴子,都要杀死。”(撒母耳记上15:1~3)
  • 耶和华使狂傲行走卖弄眼目的女子们头长秃疮赤露下体(以赛亚书3),
  • 亵渎耶和华名的,必被治死,全会众总要用石头打死他(利未记24:16),

如此等等[35]

新约与暴力

《马太福音》中,耶稣教导:你们听过有这样的教训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是我告诉你们,不可向欺负你们的人报复。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让他打吧!⋯⋯要爱你们的仇敌,为迫害你们的祷告(《马太福音》5:38-39,44)。这被广泛认为是反律法论观点,是对旧约教义的批评。对此希波的奥古斯丁在其著作《反福斯图斯》(Contra Faustum Book XIX)中有所讨论,认为这是希伯来律法的终结[36]

但从下面例子可以看出,新约中的暴力使用程度, 也是使人非常震惊的。

新约中的使用和现代社会已经不相容的暴力一些例子如下

  • 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马太福音12:32),
  • 世界的末了也要这样:天使要从义人中出来,把恶人分别出,丢进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马太福音13:49-50),
  • 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豫备的永火里去(马太福音25:41),
  • 不要我作他们的王的那些敌人,把他们带来,在我面前杀掉吧!(路加福音19:27),
  •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3:36),

等等[37] [38] [39]。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认为圣经描述的基督在道德品性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缺点 [17],他还认为“只要宗教信仰越狂热,对教条越迷信,残忍的行为就越猖狂”,并且慎重地说:“基督教作为有组织的教会,过去是,现在也依然是世界道德进步的主要敌人。”

基督教教义

正义战争理论

Thumb
基督教正义战争理论的重要人物圣奥古斯丁

正义战争理论是一种源自古希腊和古罗马哲学和军事道德学说[40][41]。其研修者包括道德神学家、伦理学家和国际政策制定者,他们认为冲突可以且应当遵循某种哲学上、宗教上或政治上的准则。

正义战争理论者结合了对战争在道德上的深恶痛绝和对战争在某些时候的必要性的接受。正义战争的传统准则使得道德的可行性成为决定是否诉诸武力的考量的一部分。正义战争理论试图“区分有组织的军事行为的正义和非正义性”和“设想通过更加人道、有限地使用武力最终达到建立持久和平和公正的目的”[42]

战争的正义性这一概念最早可追述至西塞罗[43],然而自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起成为基督教中世纪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44]。据贾德·戴蒙奥古斯丁对于基督教关于什么是正义战争的思想界定和如何调和基督教关于和平的教导和特定情况下的战争的必要性之间的矛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5]

和平主义基督徒

Thumb
马丁·路德·金,基督教中杰出的反暴力鼓吹者

历史学家Roland Bainton将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前的早期基督教教会描述为和平主义者,终止于君士坦丁大帝对于教权的介入[46]

在基督教最初的几个世纪,很多基督徒拒绝加入军事战斗。三世纪,奥利振写道:“基督徒不能杀死他们的敌人 [47]。”克莱曼特 (亚历山大城)写道:“首先,基督徒不得使用暴力修正别人[48]。”

有一些现代和平教会耶和华见证人将反暴力包括良心拒服兵役作为他们的信仰基础[49]

在20世纪,马丁路德金甘地非暴力思想引入到其浸礼者的神学和政治观[50]

二十一世纪,基督教女权主义者敦促教会关注并反思教会中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51]

争议

暴力和杀戮

关于暴力,基督教神学家指出基督教有着很强的反暴力教义和历史渊源,特别是在耶稣山上宝训中的非暴力和“爱你的敌人”的教导。例如Weaver断言耶稣的和平主义“保存在正义战争的教义中,在教义中所有战争甚至偶尔必要的邪恶均被视为罪;也同样保存在反战的僧侣和神职人员和一贯的基督教和平主义传统中”[52]。但同时也能看到圣经中大量使用暴力的律法教导和例子,比如,“不要我作他们的王的那些敌人,把他们带来,在我面前杀掉吧!”(路加福音19:27),更多圣经中暴力和大规模杀戮例子和律法教导可见于:圣经批评#伦理学批评


暴力和杀戮与宗教的关系:

  • 基督教神学家大卫·本特利·哈特教授认为如果以20世纪为例,基督教与各种宗教及无神论者相同,都有暴力历史,但无神论者杀戮记录更多[53]。对其著作Atheist Delusions英语Atheist Delusions的评论可见于: [54]
  • 20世纪的希特勒对600万犹太人被种族灭绝的纳粹大屠杀和斯大林清洗和屠杀等是分别以纳粹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为名义,不是以信无神论和不信上帝为名义;历史上没有以信无神论名义和不信上帝而发起的战争[55]
    许多宗教战争的原因也可能还包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但却是以宗教名义和信仰上帝而发起的,如延续近200年几十万十字军死亡的十字军东征、包括平民有约800万人死亡的三十年战争[56],及三百万民众死于战乱及引发的饥荒和瘟疫的法国宗教战争
    20世纪战争中的士兵中既有有神论者和也有无神论者,希特勒士兵中有神论者远多于无神论者,把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士兵杀戮都归于无神论者,来断言“无神论者杀戮记录更多”观点也是有争议的[57]
  •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警示世人,无论有没有宗教,好人都会做好事,坏人都会做恶事。但是,若想要好人做恶事,就需要宗教了[58]
    比如,施行恐怖行动的宗教信徒可能是不偷不抢的好人,但他们坚信911、炸地铁等恐怖行动等按其宗教和上帝旨意是可以上天堂的正确行动,所以犯下残忍的暴力恐怖罪行;但没有任何人能理性地以信无神论和不信上帝的名义,而施行911及炸地铁等恐怖行动。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