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土番社学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官方教育机构,为清朝地方政府普遍于台湾设置的学塾之一,教育对象为包含平埔族之台湾原住民学童。其中,“土番”即是指台湾原住民。
康熙廿五年(1686年)由诸罗县县令樊维屏,于诸罗县的新港社、目加溜湾社、萧垄社、麻豆社等四大社,各设一所土番社学。康熙卅四年(1695年),由台湾知府靳治扬扩大办理,并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 年)由诸罗县知县周锺瑄再于诸罗县之诸罗山社、打猫社、哆啰啯社、大武垄社等各原住民部落,另创四所土番社学[1]。
雍正13年(1734年),台湾道张嗣昌在各番社普遍设立社学,并于乾隆年间土番社学风气达到鼎盛,设置情况分别为台湾台湾县(今台南市)5所、诸罗县11所、彰化县20所、凤山县8所、淡水县(今新竹市以北)6所等总共49所。
嘉庆之后,平埔族迅速汉化且多进入汉人社学就读,土番社学渐趋没落。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