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尼奥拉公国(斯洛维尼亚语:Vojvodina Kranjska,德语:Herzogtum Krain;英语:Duchy of Carniola)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帝国政治体,由哈布斯堡家族在前东法兰克卡尼奥拉边区的基础上于1364年成立。卡尼奥拉公国是哈布斯堡君主国的世袭领地,自1804年开始,公国成为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并在1849年之前是伊利里亚王国的一部分。1849年后公国独立成为帝国王冠领地,1867年被并入奥匈帝国内莱塔尼亚一部分直至1918年奥匈解体,随后与塞尔维亚王国合并成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公国首都是卢比安纳。卡尼奥拉公国面积9,904平方千米(3,824平方英里)[1]。1914年一战爆发之前,卡尼奥拉公国人口约有53万人[2]。
历史悠久的卡尼奥拉地区,其边界几个世纪以来不断变化。从公国建立之时起,它就位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东南边缘,以哥里昂奇山脉和库帕河组成与克罗地亚王国的边界。
在北部,它与帝国克恩顿公国接壤,边界自普雷迪尔隘口和塔尔维西奥起沿著卡拉万克斯山脉山脊线至耶泽尔斯科。在东北部和东部,它与施蒂里亚公国接壤,即直至1456年由采列伯爵持有,萨瓦河以外的下施蒂里亚地区。在西面,高耸于博希尼湖之上朱利安阿尔卑斯山脉的一连串山峰,形成历史上与弗留利地区的边界,弗留利地区最初由阿奎莱亚宗主教区领有,但逐渐被威尼斯共和国征服,并于1433年并入“大陆领域”。在西南方,迪纳拉山脉之外,戈里齐亚伯国拥有剩馀的弗留利地区,1754年此地成为奥地利的戈里齐亚和格拉迪斯王室领地(今斯洛文尼亚沿海地区的一部分)。喀斯特地区以南的剩馀伊斯特拉边区领土而及布基尼山也由卡尼奥拉公国管理。
1815年公国复置[2]后的最终面积为9,904平方公里。[1]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公国人口略低于530,000人。[2]
根据历史学家瓦尔瓦索尔(Johann Weikhard von Valvasor)的《卡尼奥拉公国的荣耀》一书中记载,卡尼奥拉公国的领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在1860年之前,这三个部分几乎与帝国的卢布尔雅那、新梅斯托和波斯托伊纳三个区(Kreise)完全重合。后来被分为更小的单位,称为行政区(德语:Bezirkshauptmannshaft;斯洛维尼亚语:okrajno glavarstvo)。从1861年到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前,卡尼奥拉分为11个行政区和359个市镇(德语:Ortsgemeinde;斯洛维尼亚语:občina)。公国的首府即为帝国总督(德语:Landeshauptmann)的住所。这些地区为:卡姆尼克、克拉尼、拉多夫利察、卢布尔雅那周边、洛加泰茨、波斯托伊纳、利蒂亚、克尔什科、新梅斯托、奇尔诺梅利和科切维。政治区依次划分为31个司法巡辖区(德语:Gerichtsbezirk;斯洛维尼亚语:sodnijski okraj)。
前卡尼奥拉边区,即上卡尼奥拉和温蒂茨边区,在1040年被德意志国王亨利三世从卡林西亚公国中分离出来。尽管如此,它仍然暂时与卡林西亚公国组成共主邦联,由同一人所治理。后来卡尼奥拉传至迈因哈德公爵亨利六世,他于1335年去世,没有留下男性继承人。他的女儿玛格丽特只得以保留蒂罗尔伯国女伯爵身份,而卡林西亚和卡尼奥拉边区则被维特尔斯巴赫皇帝路易四世转授予哈布斯堡公爵奥地利的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其母亲卡林西亚的伊丽莎白是已故亨利六世的妹妹。
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儿子“创始人”鲁道夫四世,尽管没有得到神圣罗马皇帝的同意,于1364年根据他自己所制造的“大特权”的条款,授予自己“卡尼奥拉公爵”的称号。鲁道夫还在下卡尼奥拉建立了新梅斯托镇,然后以自己名称命名为“鲁道夫韦特”(德语:Rudolphswerth)。在他死后,由于他的弟弟阿尔布雷希特三世和利奥波德三世之间发生争执,在1379年卡尼奥拉根据诺伊贝格条约成为了内奥地利的一部分,由位于格拉茨的哈布斯堡王朝利奥波德支系的先祖利奥波德三世统治。1457年,在哈布斯堡皇帝腓特烈三世的统治下,内奥地利领土与奥地利大公国重新统一。当腓特烈的后裔皇帝斐迪南一世于1564年去世时,卡尼奥拉再次分离为内奥地利的一部分,归于斐迪南的儿子卡尔二世大公。卡尔的儿子斐迪南二世于1619年统一了奥地利的全部领地,从此公国再成为哈布斯堡君主国的组成部分。
15世纪后期,作为哈布斯堡王朝向西扩张的一部分,卡尼奥拉公国获得了许多新的领土:伊德里亚(以前是弗留利的一部分)、杜伊诺;喀斯特、卡斯塔夫、奥帕蒂亚的周边地区和以帕津为中心的伊斯特拉内陆区域。它还名义上控制了港口里耶卡,但事实上该港口仍然是一个自治城市;1717年,里耶卡被正式置于帝国直接统治之下,并于1776年被转移至匈牙利管辖。在19世纪,这些地区(伊德里亚除外)并入奥地利滨海区,卡尼奥拉因此再次成为内陆地区。
根据1809年的申布伦条约,拿破仑将从奥地利割让得来的卡尼奥拉、克恩顿、克罗地亚、戈里齐亚和格拉迪斯和的里雅斯特地区组成了短命的伊利里亚行省。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最后法案中伊利里亚行省回归奥地利帝国。卡尼奥拉随后成为了奥地利伊利里亚王国领地的中心部分,其首都也设在卢比安纳,王国领地包括卡尼奥拉公国、克恩顿公国、奥地利滨海区、以及戈里齐亚和格拉迪斯、伊斯特拉边区和的里雅斯特帝国自由市。
1849年伊利里亚王国裁撤后,1860年12月20日当局颁布诏书复立卡尼奥拉公国。根据1861年2月26日颁布的法令(二月制诰)和1867年12月21日的法律修订,公国议会被给予权力制定所有维也纳帝国议会未持有的法律。帝国议会内卡尼奥拉公国拥有十一名代表,其中两名由地主选出,三名由城市、城镇、商业和工业委员会选出,五名由乡村公社选出,一名由五人教廷代表以不记名投票选出。每位有正式登记的二十四岁或以上男性都有投票权。地区议会由一个以三十七名议员组成的单一议院组成,议会代表当中理所当然包括主教和亲王。皇帝宣布召开议会,由帝国总督主持会议(帝国总督以议会及行政委员会主席身份主持)。地主阶级会选出十名地区议会代表、城镇地区选出八名、工商阶级选出两名、乡村公社选出十六名。地区议会讨论的事务仅限于农业、公共和慈善机构、公社管理、教会和学校事务、战争和军事演习期间士兵的交通和住房,以及其他地方事务。1901年地区的预算是3,573,280克朗(714,656 美元)。
奥地利的帝国皇家政府由皇帝任命的政府主席(或所谓“总督”)管理,卡尼奥拉的帝国皇家政府(k.k. Landesregierung)设在卢比安纳。在大部分其他奥地利皇室领地中,这些被称为帝国-皇家中尉(k.k. Statthalter)。
1918年,公国不复存在,其领土成为新成立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及随后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从1929年起称为南斯拉夫王国)的一部分。公国西部,包括波斯托伊纳、伊利尔斯卡比斯特里察、伊德里亚、维帕瓦和阿伊多夫什契纳于1920年被划归意大利王国,但随后在1945年也被改并入南斯拉夫,除了富西内-因瓦尔罗马纳(1919年之前称魏森费尔斯)镇仍留在意大利。
绝大多数人口是说斯洛文尼亚语。当地少数贵族和工匠中讲德语,他们作为主要城镇的公民定居于此。卡尼奥拉存在一些德语的语言岛,出现在上卡尼奥拉的一些地区,以及下卡尼奥拉的科切维区,那里的农村人口说戈特切里什语,是一种巴伐利亚南部方言。
1846年,卡尼奥拉的人口包括:[3]
1910年,卡尼奥拉的人口包括:[3]
卡尼奥拉的徽章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它很可能是由梅拉尼亚公国中的巴伐利亚安代克斯伯爵(鹰)和来自莱茵兰,卡林西亚公国的施蓬海姆家族(红白棋盘)两者的徽章拼合而成。印章上的鹰亦代表著曾于1269年统治卡尼奥拉边区的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1463年,皇帝腓特烈三世与他的兄弟阿尔布雷希特六世在争夺内奥地利的争执胜利之后,为鹰添加了皇冠,并用金色取代了盾牌中的白色和方格新月。1836年,皇帝斐迪南一世恢复了盾牌的原始白色底色,并承认白-蓝-红颜色的组合是卡尼奥拉的官方代表配色。
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卡尼奥拉国徽(盾牌、鹰和新月)中的白色、蓝色和红色在1848年被确认为皇冠领地的官方旗帜颜色。由于卡尼奥拉公国是奥地利帝国中斯洛文尼亚人居住的主要地区,白-蓝-红三色的配色亦被其他斯洛文尼亚地区的居民普遍接受为能代表其民族的颜色。
至于纹章,它在1918年后随著卡尼奥拉公国的撤销而被废弃。然而,卡尼奥拉的蓝鹰于1943年至1945年间作为辅助轴心国的斯洛文尼亚军队斯洛文尼亚祖国卫队的象征被短暂地复活。它也被用于战间期南斯拉夫代表卡拉乔杰维奇王朝的徽章(并在南斯拉夫王国的国徽中被代表中世纪采列伯爵的三颗星所取代)。
卡尼奥拉公国的徽章对斯洛文尼亚的国家象征产生了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卡尼奥拉公国国旗的白蓝红组合如今被用作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国旗的官方配色。斯洛文尼亚的纹章也是一种纹章组合,结合了采列伯爵的星星、卡尼奥拉三色和斯洛文尼亚国家象征特里格拉夫峰的轮廓。
自1619年起所有哈布斯堡支系归于统一。之后的卡尼奥拉公爵同时亦是奥地利大公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详细参见奥地利统治者列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