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牛年之乱[2],也称丑年之乱,蒙古国称之为五路战争(蒙古语:Таван замын байлдаан)或内蒙古解放战争(Өвөр монголыг чөлөөлөх дайн),指的是1913年发生的外蒙古博克多汗国进攻内蒙古地区的战争。[3]战争发生于乌泰等内蒙古王公响应外蒙古独立之后,最终在北洋政府和俄国压力下,蒙古军队撤回外蒙古。
此条目可参照蒙古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牛年之乱 | |||||||
---|---|---|---|---|---|---|---|
蒙古-中国战争的一部分 | |||||||
参加战斗的蒙古士兵 | |||||||
| |||||||
参战方 | |||||||
博克多蒙古 内蒙古的泛蒙古主义者 | 中华民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芒来巴特尔贝子达木丁苏隆 贝子级辅国公其木德策仁(Чимидцэрэн) 副大臣沁珠图格勒图公海山 副大臣巴布扎布 副大臣、毕希热勒图贝子那逊阿尔毕吉呼 大臣、公索诺木多尔济(Сономдорж) 副大臣、朱特格勒图公松木彦 | 王怀庆 | ||||||
兵力 | |||||||
博格达汗国军队、内蒙古志愿军约10000人 |
士兵70000人 大炮146门 机关枪80~90挺 | ||||||
伤亡与损失 | |||||||
约400人死亡 60人被俘 48人受伤 |
3795人死亡 76人被俘 |
辛亥革命后,1911年12月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在库伦称帝,宣布外蒙古独立,建立“共戴蒙古国”(史称博克多汗国)。1912年初,包括内札萨克蒙古的大多数王公均派员向新成立的蒙古国家表示了效忠,包括昭乌达盟12个旗中的7个旗、伊克昭盟7个旗中的5个旗、锡林郭勒盟全部10个旗、乌兰察布盟全部6个旗、卓索图盟5个旗中的2个旗、哲里木盟10个旗中的6个旗。共36个旗,其中昭乌达盟包括早已致书归顺的翁牛特右翼旗王公“赞巴勒诺尔布”,而哲里木盟虽列7个,但闲散科尔沁郡王“那兰格锊勒”并非扎萨克,所以排除。内蒙古各地的王公夹在博克多汗的蒙古国和中国北洋政府之间,处境微妙,大部分人虽然接受了外蒙古的官衔册封,但在1912年8月袁世凯颁布《蒙古待遇条例》后,也被民国政府以“翎赞共和”名义表彰和晋封爵位。[4]
北洋政府军事部署:[6]
1913年8月二次革命结束。9月,北洋政府调步骑兵12个营增援,挫败外蒙军攻势。在俄罗斯帝国的调停下。1913年11月5日,中俄签署《中俄声明文件》五条和《中俄声明另件》四条,俄国承认中国在外蒙古的宗主权;中国承认外蒙古自治,不干涉外蒙古内政,不在外蒙古驻兵和派置文武官员。[7]1913年底,外蒙军全部退回。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