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

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報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华盛顿邮报

华盛顿邮报》(英语:The Washington Post,简称《华邮》)是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都会区英语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rea最具影响力与发行量大的报纸之一[2][3],在美国全国受众亦较广。华盛顿特区、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还发行该报的大报版。邮报总部位于华府K街富兰克林广场

事实速览 华盛顿邮报 The Washington Post, 类型 ...
华盛顿邮报
The Washington Post
民主死于黑暗
Thumb
Thumb
1930年1月12日的华邮头版
类型日报
版式大报
持有者WP Company LLC (Nash Holdings LLC)
创办者斯蒂尔森·哈钦斯英语Stilson Hutchins
出版商弗雷德·莱恩英语Fred Ryan
编辑马帝·拜伦英语Martin Baron
作者群约740名记者
创刊日1877年12月6日,​147年前​(1877-12-06
语言英语
总部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K街西北1301号
发行量每日673,180
星期日890,163[1]
ISSN0190-8286
OCLC 编号2269358
网站washingtonpost.com
关闭

截止2020年,《华盛顿邮报》共获得69座普利策奖[4],仅次于《纽约时报》的130座[5],其中《华盛顿邮报》于2008年获得独立的6项普利策奖,亦仅次于《纽约时报》在2002年创下的一份报纸获得独立的7项普利策奖的记录。1970年代初期邮报记者领导了美国媒体对水门事件丑闻的调查性报道,主要导致了尼克松总统的辞职,邮报因此名声大振。《华盛顿邮报》擅长报导美国国内政治动态,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均有在华盛顿邮报撰写专栏。《华盛顿邮报》网站为美国流量最大新闻网站之一。[6]2013年10月,《华盛顿邮报》以2.5亿美元现金的价格被杰夫·贝索斯所拥有的控股公司Nash Holdings买下。

发行量

数位发行

《华盛顿邮报》网站的访问数从2013年8月的2600万人次成长到2015年11月的7200万,2016年访问数更达到1亿人次,美国境外访问达3000万次,为美国流量最大新闻网站之一。[6][7]

传统纸媒

根据纽约时报在2013年8月6日的一篇报道中的阐述:截至今年3月,该报的日发行量降至47.4767万份[8],是继《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列第五名。

历史

Thumb
1948年的《华盛顿邮报》大楼
Thumb
2015年前的《华盛顿邮报》总部大楼

1877年,斯蒂尔森·哈钦斯英语Stilson Hutchins创办了《华盛顿邮报》;1880年,该报成为华盛顿特区首家每日出版的报纸。

1905年,《辛辛那提探询者报英语Cincinnati Enquirer》的拥有者John Roll McLean英语John Roll McLean购买了《华盛顿邮报》的多数权。1933年,由于经营不善,《华盛顿邮报》几乎倒闭、被拍卖,《华盛顿邮报》的买主尤金·I·迈耶及其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重新建立了该报的信誉和经济状态。1954年,《华盛顿邮报》购买了它在华盛顿特区的主要竞争者,成为华盛顿特区的唯一日报。

1971年,《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披露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指控美国政府越战问题说谎。

1972年,《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揭露水门事件,经调查及指证,最终迫使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辞职。

1981年,《华盛顿邮报》爆发造假丑闻而被迫归还普利策奖[9][10],《华盛顿邮报》的另一个主要竞争者《华盛顿星报》关闭。

1984年12月19日,《华盛顿邮报》报导,美国发现号太空梭于1985年1月23日的任务中,在苏联上空轨道发射一枚可以拦截无线电电话人造卫星通讯的侦察卫星;由于美国空军已于同月17日宣布这次任务将列为极机密,这篇报导刊登后,美国国防部长卡斯珀·威拉德·温伯格抨击:“新闻界不负责任,莫过于此。”同月22日,美国副总统布希在接受华盛顿特区WBC电视台访问时被访问者问到,无论《华盛顿邮报》是否刊登这篇报导,苏联可能已经知道美国侦察卫星的事;布希说:“我真希望那件事没有被刊出,因为:该报导不仅不确实,而且它透露了一些极为敏感的情报。……我敢绝对确定,他们(苏俄)已从这项透露中得利,并可能从其后的泄露中得利,因为:事情一旦泄露,每个人都会设法多知道一些。”[11]

2004年,《华盛顿邮报》获得普利策奖18个奖项。

2008年,《华盛顿邮报》独揽普利策奖14个奖项中的6项大奖,成为该届普利策奖最大赢家。

2009年,《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凯瑟琳·韦茅斯英语Katharine Weymouth被揭发涉嫌藉政治人物晚宴牟利,重挫该报公信力。

在2007年到2013年期间,《华盛顿邮报》的收入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连续7年递减。华邮在2011年收入6.225亿美元、亏损2120万美元,在2012年收入收入5.817亿美元,亏损5370万美元。[12]执掌《华盛顿邮报》将近一个世纪的格雷厄姆家族不得不断臂求生,从公司业务中剔除《华盛顿邮报》以减少损失。

2013年8月5日,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用2.5亿美元出售《华盛顿邮报》及其资产给亚马逊公司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杰弗里·贝索斯

2015年,邮报总部搬迁至富兰克林广场。在贝索斯的财政支持下,《华盛顿邮报》迎来了增长和盈利。在内容纬度和网页、数字端体验的全方位优化下,《华盛顿邮报》网页在短短两年内反超《纽约时报》,在2015年获得超过6000万的UV。[13]

在2015年到2018年间《华盛顿邮报》三年获得世界领先的商业媒体Fast Company评选的“最富革新精神的公司”称号。

从2016年到2021年连续6年盈利。此外,通过数字化转型,《华盛顿邮报》由区域性媒体扩大为全国性媒体。

2019年9月,《华盛顿邮报》停发旗下16年的免费报《快报》。此次决定导致16名记者被裁员。[14]

2021年后,美联社称, 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大受欢迎,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这位“新闻风云人物”卸任后,《华盛顿邮报》的数字订阅用户数量下降了15%以上。截止到2023年11月为250万,经历了多轮裁员,预计亏损一亿美元。

2023年11月,《华盛顿邮报》为扭转困局,任命《华尔街日报》前高管威尔·刘易斯担任其新的首席执行官(CEO)兼发行人。[15]

政治立场

《华盛顿邮报》被保守派人士认为偏向自由主义[16],该报则对外宣称并无政治立场的取向。然而,该报的编辑委员会在联邦、州和地方选举中公布的表态多数支持民主党候选人,但亦曾支持共和党候选人。在总统选举方面,该报自1976年开始表态以来均支持民主党,仅在1988年总统选举2024年总统选举没有支持任何一党候选人;2024年其立场导致30万订户退订并引发争议。目前自由派(左派)和保守派(右派)的知识分子和专栏作家均有在该报撰写专栏。

2017年2月,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于媒体对他竞选活动和任期前期的报道以及被他认定为负面报道的记者做出一系列批评引起美国媒体的担忧,邮报采用了新的口号“民主死于黑暗”(英语:"Democracy Dies in Darkness")。[17]2018年7月,川普批评《华盛顿邮报》是“亚马逊的宣传机器”。[18]

2021年3月19日,保守派联邦法官劳伦斯·西尔伯曼英语Laurence Silberman在一个案件的不同意见书中指责《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是“民主党大报”、主要被用作民主党的喉舌,并补述《华尔街日报》的新闻版面也有相同倾向。劳伦斯进一步指出,这三家报纸被美联社和全美国多数大报所效仿。劳伦斯认为,美国媒体总体而言是由令人震惊对共和党的偏见所主导。[19]

出版服务

《华盛顿邮报》成立了资讯技术部门Arc XP,并替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新闻机构建立数位出版服务。[20]

相关事件

捏造报导

华盛顿邮报曾出现数次捏造报导的事件。

1980年9月,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刊登了一篇名为“吉米的世界”的周日专题报导,记者珍妮特·库克(Janet Cooke)撰写了一篇关于一名8岁海洛因成瘾者生活的报导[21],尽管当时邮报内部已经有一些人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该报的编辑依旧决定发出;1981年4月13日,该报导获得普利策专题写作奖,但随后发现这个故事完全是捏造的,因而退回了普利策奖。[22]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入外国使团

2020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宣布,针对美方将5家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列为“外国使团”,中方对等要求美国之音、《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等5家美国媒体驻华分社向中方申报在中国境内所有工作人员、财务、经营、所拥有不动产讯息等书面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亦要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年底前记者证到期的美籍记者从即日起4天内向外交部新闻司申报名单,并于10天内交还记者证,今后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继续从事记者工作[23]

选举立场争议

2024年10月25日,继《洛杉矶时报》之后,《华盛顿邮报》发表声明称不会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支持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是该报自1988年来首次放弃在美国大选中“站队”民主党。有消息透露,该报社评版员工本来已写好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文章的草稿,但出于最大股东杰夫·贝索斯的压力而被撤稿。《华盛顿邮报》工会发表声明反对该决定,该报前编辑马丁·巴伦英语Martin Baron批评此举“懦弱”、“牺牲民主”,头号反对前总统唐纳·川普的共和党人利兹·切尼率先宣布退订《华盛顿邮报》[24]。此决定引发部分编辑和工作人员请辞,以及接近30万人读者退订[25],占订阅者总数的10%[26]。主导邮报转向的贝索斯因此遭到批评。

作为回应,贝索斯在《华盛顿邮报》撰文,称民调显示公众对媒体信任度越来越低,认为表态支持候选人只会造成偏见,终止为白宫候选人背书的做法是一个原则性的决定。他承认这次决定是计划不周,但强调并非故意的策略,并没有任何交换条件或谘询过任何候选人,并表示他对25日旗下蓝色起源行政总裁戴夫·林普英语Dave Limp与川普的会面毫不知情。[27][28]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