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英语:The Wall Street Journal,简写为WSJ)是美国具有影响力的报刊,共获得37座普立兹奖;它创办于1889年,是侧重于金融、商业领域报导的日报,隶属于新闻集团旗下的道琼斯公司。该日报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除了美国国内版本外,国际发行以英文撰写的版本有欧洲亚洲印度,以及中文版、日文版。

Quick Facts 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类型 ...
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It's Your Business
Thumb
Thumb
类型日报
版式大报
创办者
出版商阿尔马·拉图尔英语Almar Latour
主编埃玛·塔克英语Emma Tucker
独立主编查尔斯·福雷尔英语Charles Forelle
执行主编Liz Harris
社评编辑保罗·吉戈英语Paul Gigot
创刊日1889年7月8日,​135年前​(1889-07-08
语言英语
总部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曼哈顿美洲大道1211号英语1211 Avenue of the Americas
国家地区 美国
发行量
  • 3,966,000
    • 3,406,000(仅数字版)
    • 560,000(印刷版+数字版)
(截至2023年6月)[1]
ISSN0099-9660
OCLC 编号781541372
网站cn.wsj.com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Close

历史

创办初期的《华尔街日报》发行范围非常窄,在很长时间内也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直到1931年,巴尼·基尔格尔英语Bernard Kilgore担任该报主编,《华尔街日报》才正式进入了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这位主编在任期间,对报纸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内容包括:在不影响表意的前提下,用平实的语言报导商业讯息;提供对来自政府的新闻的详细报导;避免使用艰深晦涩的商业术语和行话;扩大报道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的报道,等等。这些改革措施奠定了《华尔街日报》后来发展中的一贯风格。基尔格尔去世的时候,报纸的日均发行量超过了100万份,并且成为全国性的主流大报,对美国和全世界的商业、金融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持续的影响。

风格

《华尔街日报》的报导风格以严肃见长。在编辑上始终采用传统的黑白灰三种配色,直到1991年才在广告部分出现过少量的色彩。报纸上绝大部分为文字报导,图片新闻很少,和以活泼著称的《今日美国》形成鲜明对照。《华尔街日报》始终是美国最高端的报纸,其读者群的平均家庭年收入是15万美金。

《华尔街日报》以深度报导见长,对题材的选择也非常谨慎。该报的记者选题的平均周期为六个星期。1999年,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评选“走向21世纪的美国21种最佳报纸”,《华尔街日报》名列第三,原因在于“其调查行报导所保持的高品质和挖掘精神”。到2004年年底,《华尔街日报》的日均发行量约为180万份。

结构

Thumb
荷兰首相马克·吕特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2011年11月29日)

通常《华尔街日报》共有96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第一部分:美国特写、国际商业新闻、美国政治经济报导
  • 第二部分:健康、媒体、工业、科技领域的报导
  • 第三部分:理财与投资,国际金融市场分析
  • 第四部分:个人投资,文化报道(星期二至星期四刊印)
  • 第五部分:各类咨询,包括房地产、旅游等(星期五刊印)

新闻集团

2007年5月2日,新闻集团以每股60美元对道琼斯收购。 控制60%投票权的Clarence W. Barron同意。[2]

对新闻写作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的特稿写作模式也深深影响当代英文新闻写作,在大学新闻系被广泛教授,而记者撰稿时也基本跟随。

一篇特稿(feature)通常分为:

  • 导语(lead)
以对写作对象的描述为开端
  • 核心段落(nutgraph)
紧接导语,为整篇文章定调,向读者解释文章题材为何重要
  • 主体(body)
开始交代事实,加入被访者的引言,进一步向读者解画
  • 结尾(ending)

中文版

《华尔街日报》设有中文版,提供简体中文版和繁体中文版,并与英文版同设有付费墙,内容仅提供给订阅用户。

日语版

《华尔街日报》设有日本版,提供日语版,并与英文版同设有付费墙,内容仅提供给订阅用户。

评价

2021年4月12日,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John Dotson发表有关“新华社渗透西方电子媒体”的文章,该文称位于纽约的新华子公司中国日报发行公司(CDDC)与一系列北美报纸保持了业务联系,包括《洛杉矶时报》,《西雅图时报》《芝加哥论坛报》《休斯顿纪事报》和《波士顿环球报》。《华尔街日报》在《中国观察》(China Watch)网页上托管了新华社赞助的材料。从2019年11月到2020年4月,《华尔街日报》是CDDC广告资金未公开的接收者;在2020年5月至6月,《华尔街日报》收到了85,296.69美元。[3][4][5]John Dotson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的官方媒体一直在为美国主要报纸(例如《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上的“广告”插入付费,这些广告通常以“中国观察”或“中国焦点”为旗帜。 这些插页中的文章看起来像是主办报纸提供的新闻和社论材料(尽管带有免责声明,通常为小字体),但代表了中共海外媒体机构准备的宣传内容。”[3]

争议事件

报导一马公司丑闻

2015年7月3日,《华尔街日报》报导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的26亿令吉资金流入时任马来西亚首相纳吉·阿都拉萨的银行户口[6][7]。7月5日,纳吉称将考虑是否起诉《华尔街日报》[8]。但之后,他除了起诉林良实拉菲兹潘俭伟,《哈拉卡》和《当今大马》诽谤之外,并无起诉《华尔街日报》。

亚洲病夫争议

2020年2月3日,《华尔街日报》刊发教授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的评论文章时以《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 (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 作为标题[9]。文章刊发后,中国的网民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对此表达不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多次批评此事,并要求《华尔街日报》道歉[10]。《华尔街日报》表示,称"sick man of xx"是英语中惯用词组,不含有任何种族歧视的意味,属新闻自由,并曾用于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亦曾为中共党报《环球时报》所用;更指北京煽动舆情以转移注意力,掩盖自身处理疫情的问题[1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称“已就此多次向《华尔街日报》提出严正交涉,并吊销《华尔街日报》三名驻北京记者的记者证”,这是自 1998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再次驱逐外国记者。道琼斯首席执行官兼华尔街日报出版商威廉刘易斯表示,他和他的团队对北京的决定“深感失望”,并表示文章是独立于《华尔街日报》新闻编辑室发表的,被驱逐的记者都没有参与其中[12]。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宣布,为回应美国将5家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列为“外国使团”,要求《华尔街日报》等5家美国媒体驻华分社向中方申报在中国境内所有工作人员、财务、经营、所拥有不动产信息等书面材料。另外命令于年底前记者证到期的美籍记者于10天内交还记者证并驱逐出境,禁止他们今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继续从事记者工作。[13][14]

评论被香港官员指控妖魔化国际金融峰会

2022年3月18日《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形容出席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的美国人成为香港重振声誉的工具。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发信批评此文立心不良、严重偏颇,侮辱峰会出席者。[15]

《施工缺陷频现,中国“一带一路”大型基建项目存坍塌隐患》涉讹言

2023年1月23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施工缺陷频现,中国“一带一路”大型基建项目存坍塌隐患》一文,称厄瓜多尔科卡科多-辛克雷水电站等五个大型“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存在质量问题,并称厄瓜多尔因此支出激增、环境受损。[16]2023年3月2日新华社发表报道《“一带一路”项目“坍塌”?〈华尔街日报〉的谎言与真相》进行逐一反驳。[17]

发布中国要西方接受俄罗斯占领乌克兰部分领土的报导

2023年5月26日,《华尔街日报》援引所谓的“熟悉会谈情况的匿名西方官员”的消息指,中国特使李辉敦促俄乌立即停火,条件是“允许俄罗斯占据它现在控制的乌克兰部分领土”。不过5月28日,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澄清,他向几个欧洲国家的外交官员核实事件,但没有任何人能够证实相关报道。[18]

社论《香港的大倒退》

2023年3月19日,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通过后,《华尔街日报》发表社论《香港的大倒退》,称香港在通过条例后变得“更危险”,文末又强调“去香港有危险”。3月21日,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致信《华尔街日报》,对社论予以批评,形容“你报唱衰中国几十年了,也许有几百次了,又何曾说准过?”[19]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