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中央方面的一項非正式閉門休假式不公開的會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戴河办公制度是中共中央在1954年至1965年、1984年至2002年每年夏季在秦皇岛北戴河办公的制度[1]。文化大革命期间、2003年起胡锦涛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后,该暑期办公制度废除。
1953年秋,中共中央决定每年夏季在北戴河办公,北戴河办公制度正式形成[2]。中共中央确定在北戴河夏季办公,实际带有半休养半工作性质[3]。同年冬,中共中央办公厅决定筹建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北戴河管理处,为中央暑期在北戴河办公服务[4]。
1954年11月,国务院确定北戴河休养区的使用方针是:“为中央暑期办公服务。”为保障中央领导办公,1954年成立了北戴河暑期工作委员会,下设暑期工作办公室[2]。1957年新组建的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北戴河管理处管理整个别墅区。当时别墅区有新旧楼房183处,总建筑面积超过12.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4]。从1953年到1965年,夏季的中央重要会议几乎都在北戴河召开[5]。1966年文革爆发,文革期间北戴河办公制度中断,暑期工作委员会也随着文革爆发而被取消[2]。
1983年,赵紫阳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到秦皇岛视察,表明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要在北戴河办公。
1984年,北戴河办公制度恢复。该年,来北戴河办公休息的中央领导47人,部、省、军级以上领导379人。同年,全国政协北戴河休养所和全国人大北戴河休养所先后建成,1985年开始各自接待本部门领导办公休养。
1985年,中央五大班子(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和中顾委的领导都来北戴河办公休养[2]。
此后直到2002年,北戴河每年夏季都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单位处理内政外交的重要地点[6]。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上任不久,2003年7月19日人民网发布消息称:“中央已经决定,今年夏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军委五大领导班子将不到北戴河办公。中央各部委负责人在此期间外出和休假,均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不得擅自去北戴河等避暑胜地。”[7]
目前每年暑期都有专家受邀前往北戴河休假。中国现任和已经卸任的领导人在北戴河度假胜地休养期间会就一些大政方针、治国理念进行交流与沟通。官媒通常会在这一休假开始时报道一名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专家。[8]
在北戴河办公制度实行期间,每年暑期中央会议一般都在北戴河召开,几乎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前的酝酿会议也都在北戴河举行。部分重要会议和决策如下[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