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到彦之(4世纪—433年11月13日)[1],字道豫,彭城武原(今江苏邳州市西北)人。南朝宋将领,自称楚国大夫屈到后裔。东晋末年及南朝宋初年将领,得宋文帝重用,并曾参与元嘉北伐。
东晋末,到彦之随刘裕镇压孙恩起义,屡有战功。元兴三年(404年),刘裕等人兴兵讨伐桓玄,刘道规于彦之家所在的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起事并成功控制广陵,杀桓玄青州刺史桓弘。彦之时亦在广陵附近,知道此事后立刻回城,但刘道规还是先一步南渡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与刘裕会合了。到彦之接著赶到京口,刘裕等军却已兵向建业(今江苏南京市),留守京口的孟昶就将彦之留下。桓玄最终败死,刘裕恢复东晋政权,然而到彦之却为刘裕所责,彦之不作解释,孟昶亦不为其申辩,故彦之始络没获加官褒赏。义熙元年(405年),任刘裕的镇军行参军,后迁广武将军。义熙六年(410年),卢循出兵进攻建康,荆州刺史刘道规派了到彦之与司马王镇之及扬武将军檀道济支援建康,然而到了寻阳(今江西九江市)时被后秦派往支持卢循的将领苟林击败,彦之被免官[2]。后以军功封佷山县子,曾先后任太尉中兵参军、骠骑谘议参军及骠骑司马兼南郡太守。义熙十四年(418年),刘义隆出镇荆州,到彦之改任使持节、南蛮校尉。永初元年(420年)宋代晋,进封为佷山县侯。
到彦之多年来出镇荆州,在当地士民中都很有威信。元嘉元年(424年),辅政大臣徐羡之等人废宋少帝,改立刘义隆为帝,即宋文帝。羡之顾忌到彦之,就想让他外任边将,正巧雍州刺史褚裕之去世,羡之就让到彦之暂镇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并想正式让其外任雍州。可是宋文帝不允,并任命到彦之为中领军,将中军事务交给其管理。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诛杀徐羡之等,并派到彦之征讨荆州刺史谢晦。到彦之兵至彭城洲(今湖南岳阳县东北),部将萧欣于当地败于谢晦军,众将劝彦之退守夏口,但彦之不肯,退守隐圻。不久檀道济大军至,与到彦之会合,军势之盛令谢晦军再无斗志,谢晦只得退走江陵(今湖北荆州市),后被捕诛杀[3]。彦之随即接收江陵,改监荆州州府事,封建昌县公。五月,朝廷调彦之为南豫州刺史、监六州诸军事,镇守历阳(今安徽和县)[4]。
元嘉七年(430年),宋文帝欲收复黄河以南之地,亦想让到彦之建立功勋以加其开府,遂用到彦之北伐主将,命其统率王仲德、竺灵秀、尹冲、段宏、赵伯符、竺灵真、庾俊之、朱修之等北伐北魏。彦之率军自淮入泗,北魏以兵少放弃洛阳(今河南洛阳市)、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等地,宋军乘机收复失地,并沿黄河布防阻止北魏南侵。其年十月,北魏乘冬季反攻,洛阳及虎牢失陷而滑台被围攻,到彦之见洛阳既失,黄河守军又败,且黄河已结冰,即有退意。时垣护之认当时青州丰饶,漕运畅通,兵力又足,建议派竺灵秀支援滑台,大军留在北方进兵河北,继续对魏施压[5]。但到彦之其时眼疾发作,将士也有疫病,还是决定退返,率水军入济水后烧毁船舰,大军步行逃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此次北伐宋文帝供给大军的军需品相当充足,但到彦之撤还时将这些物资抛弃,遂令武库一时空虚。宋文帝此时改派檀道济率军支援滑台,将彦之免官下狱。次年复起用为护军将军。元嘉九年(432年),朝廷恢复其封邑,但彦之辞让。彦之在元嘉十年(433年)病死,朝廷恢复其封邑,并赐谥号忠。
长子到元度官至益州刺史,次子到仲度嗣爵,官至骠骑从事中郎。兄弟二人皆有才干,可惜早卒。
[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