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之声(Global Voices)是一个国际性的网站,开放给各国部落客和公民记者追踪及报导。它的内容概括了世界上各个角落的博客。
Global Voices | |
成立时间 | 2004年, 贝克曼网路与社会中心 |
---|---|
创始人 | 伊桑·朱克曼[*]、麦康瑞 |
类型 | 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 |
法律地位 | 非营利组织 |
坐标 | 52°23′08″N 4°50′36″E |
服务地区 | 全球 |
目标 | 新闻学 |
奖项 | 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 |
网站 | globalvoices |
全球之声是一个非营利的全球公民媒体计画,创建者为伊丹·查克曼和丽贝卡·麦康瑞,在哈佛大学法学院贝克曼网路与社会中心(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赞助下成立,在2004年十二月正式成为各国部落客的集结处。2008年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为一个独立非营利组织。不一定要有专家的专业性,而是用平凡人的观点看到周遭的世界,以此建立的平台,是与其他翻译介绍国际资讯的网站最大不同之处。
宗旨和方法
- 第一,全球之声的宗旨是:授权给可以连接两种语言或文化的社群,即所谓的桥梁博客。[1]它有一群地域性的编辑者,负责从多样化的部落格圈中,聚集并选择一些有趣的对话。它的内容也著重于那些未能被充分表达的声音的非西方地区,范围从阿富汗到辛巴威。我们可以从全球之声的首页上看到各国话题,例如:〝刚果部落客在讨论他们2006年的选举〞或是〝约旦和阿拉伯部落客在回应2005年丹麦动画的争议〞。使用者也可以选取特定地区、议题或月份等选项,选择自己有兴趣阅读的话题。
- 第二,为了达成第一个宗旨,开发相关的工具和资源。其中一个主要的资源管道,是和主流媒体保持密切且互助得利的关系:要让大家注意到那些被忽视的视角,最好的方法就是借由主流媒体。全球之声认为,此举能让大众贴近生活或得知更为真实的事情,而不是要与传统媒体产业为敌。
路透社曾在2006年一月时,给予全球之声一个未设上限的补助金。[2]除此之外,全球之声因对革新新闻界有贡献,2006年被授予创新媒体大奖。
多语言计画
2007年,将全球之声网站的公民报导从英文翻译成其他语言的计划形成了,称为多语言计画。[3]此计画靠著自愿翻译者的帮忙,跨越语言的藩篱,扩展有别于英文的其他语言。截至目前为止,有42个进展中的翻译网站,虽然各是自主经营,但他们也是相互连锁的社群。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