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衍(?—?),字安乐,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之孙,征西大将军、内都大官、阳平幽王拓跋新成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元衍先是出任营州刺史[1],被赐予广陵侯的爵位,改任梁州刺史,上表请求暂署王爵,以提高声望地位。皇帝下诏说:“可以说是贪得无厌的请求,所请求不合宜。”元衍转任徐州刺史,到徐州得了重病,皇帝敕令徐成伯乘坐驿车去给他治病。元衍的疾病痊愈后,徐成伯返回京城,皇帝说:“爱卿的确是名医。”赐给徐成伯绢三千匹。徐成伯推辞,请求接受一千匹。皇帝说:“《诗经》说‘贤人死亡,国事危殆。’据此说来,岂只是三千匹绢?”元衍就是如此受皇帝重视。元衍后因为生母雷氏去世,上表请求辞去刺史职务。皇帝下诏说:“‘先君馀尊之所厌’,这是《仪礼》明确记载的。末世衰落,这项规定有时被废除。侯是亲王的儿子,应该遵从馀尊的义理,服大功的丧服。”[2][3]
太和十八年十一月,南齐雍州刺史曹虎占据襄阳向北魏投降,十二月辛丑朔(495年1月12日),魏孝文帝元宏派遣代理征南将军薛真度督帅四个将军从襄阳出兵,大将军刘昶从义阳出兵,使持节、安南大将军、都督徐青齐三州诸军事、南中郎将、徐州刺史、广陵侯元衍从钟离出兵[4],平南将军刘藻从南郑出兵,征讨南齐[5][6][7][8]。太和十九年正月乙未(495年3月7日),元衍进攻钟离,南齐徐州刺史萧惠休据守城池,趁机袭击北魏军队,将他们击败[9]。太和二十二年(498年),魏孝文帝亲征南齐,三月,南齐将军裴叔业率领军队围困涡阳,想要围魏救赵解义阳之围,魏孝文帝诏令高聪等四路军队前往支援,之后又派遣元衍前往,魏军都战败了[10][11]。景明元年(500年)八月,南齐将军陈伯之进犯北魏的寿春,沿着淮河进攻,当时元衍和司徒彭城王元勰共同镇守寿春,因为九江郡刚归附北魏,民心尚未完全顺服,而且北魏行台的援兵没到,元衍和元勰对此非常担心。魏宣武帝元恪诏令傅永为统军,率领汝阴的士兵三千人先行支援,傅永到达寿春城下,元衍和元勰听到城外有军队,一起登上城楼观望,但没想到是傅永来到,直到傅永脱下铠甲,元衍和元勰才相信,于是引傅永上城楼[12][13]。
元衍后在雍州刺史任内去世,谥号康侯。元衍生性清廉谨慎,在各地廉洁守法,又不经营产业,历任四州刺史,都有值得称道的政绩,去世的时候甚至没有收敛尸体的棺材[2][3]。
- 元颐,北魏青州刺史、阳平庄王
- 元振,北魏征西大将军、夏州刺史、文烈公
- 元某,北魏夏州刺史、西郡公
- 元匡,北魏镇东将军、关右都督、尚书行台、济南文贞王
- 元飏,北魏左中郎将、显武将军
- 元钦,北魏侍中、骠骑将军、司空公、钜平文懿侯
- 元璨,北魏辅国将军、太常少卿[1]
- 元畅,西魏鸿胪、博陵王
- 元融,西魏侍郎、殿中尚书、魏兴王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君讳璨,字孟晖,河南洛阳都乡敷义里人也。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孙,阳平幽王之孙,征北大将军营梁徐雍定五州刺史广陵康公衍”之元子。积圣为源,资皇启绪。祖王分干茂德,先公操智成仁。君体”局聪逸,器貌清奇,幼挺出群,怀不羁之誉,岐嶷金声,收独异之响。虽”甘生早秀,终童少颖,方之于君,无能嘉尚。麟帏妙选,振古攸难,渠阁”铨才,魏诰弥重。君以帝胄美名,夙招令问,特被优诏,擢秘书佐郎。”时寻有敕,专综东观,坟经大序,部帙载章,所进遗漏,缉增史续。俄迁”司徒主簿。翼彼教槐,绩彰毗替,以母忧去职。君孝性深至,操喻曾闵,”岂直惙餐七辰,回鏕胜母如已哉。荆郢蛮邦,化导匪易,自非朝英宗”彦,莫膺兹授,除君荆州长史,招来遐服。君器等瑚琏,出处多艺,首赞”幕府,流品斯允,旨行州事。既专裁禳蕃,化被南裔,志同灌众,节慕”羊陆,恩若春风,爱均冬景,蒲鞭苇杖,再光江沔。征拜太中大夫,仍转”辅国将军太常少卿。皇家富有四海,绩迈虞唐,唯哲伊才,故充斯”授。君登棘飞声,卓然峻远,金石顺谐,管弦调畅。方冀承扆陟岱,陪衮”柴天,昊灵不吊,春秋卌有三,正光五年四月廿九日薨于第。朝野嗟”酸,衣冠痛惜,赠使持节左将军齐州刺史,谥曰文公。其年十一月丁”未朔三日己酉葬于金谷之原。乃作铭曰:”资灵托绪,积圣开源,于赫皇魏,道迈尧轩。托生夫子,实唯王孙,幼”播令问,德逸声存。少挺珪璋,岐嶷聪峻,连翩两龙,依希八俊。秀等终”甘,谨同马慎,唯哲唯仁,实为后进。登朝延誉,裁邦载缉,灌瓜重美,蒲”鞭更习。德被荆郊,化刑江邑,挂床留犊,风高独立。攸攸大夜,冥冥下”泉,幽庭无晓,华灯讵燃。一随地永,空列帏筵,陵谷傥改,芳徽是镌。
《魏书·卷十九上·列传第七上》:颐弟衍,字安乐,赐爵广陵侯。位梁州刺史,表请假王,以崇威重。诏曰:“可谓无厌求也,所请不合。”转徐州刺史,至州病重,帝敕徐成伯乘传疗。疾差,成伯还,帝曰“卿定名医”,赉绢三千匹。成伯辞,请受一千。帝曰:“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以是而言,岂惟三千匹乎?”其为帝所重如此。后所生母雷氏卒,表请解州。诏曰:“先君馀尊之所厌,礼之明文,季末陵迟,斯典或废。侯既亲王之子,宜从馀尊之义,便可大功。”后卒于雍州刺史,谥曰康侯。衍性清慎,所在廉洁,又不营产业,历牧四州,皆有称绩,亡日无敛尸具。子畅。
《北史·卷十七·列传第五》:颐弟衍,字安乐,赐爵广陵侯,位梁州刺史。表请假王,以崇威重。诏曰:“可谓无厌求也,所请不合。”转徐州刺史。至州病重,帝敕徐成伯乘传疗疾。差,成伯还。帝曰:“卿定名医。”赉绢三千疋。成伯辞,请受一千。帝曰:“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以是而言,岂惟三千疋乎?”其为帝所重如此。后所生母雷氏卒,表请解州。诏曰:“先君馀尊之所厌,礼之明文。季末陵迟,斯典或废。侯既亲王之子,宜从馀尊之义,便可大功。”后卒于雍州刺史,谥曰康侯。衍性清慎,所在廉洁,又不营产业,历牧四州,皆有称绩,亡日无敛尸具。
《南齐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三十八》:太和十七年八月,使持节、安南大将军、都督徐青齐三州诸军事、南中郎将、徐州刺史、广陵侯府长史、带淮阳太守鹿树生移齐兖州府长史府:“奉被行所尚书符腾诏:‘皇师雷举,摇旆南指,誓清江祲,志廓衡霭。以去月下旬,济次河洛。会前使人邢峦等至,审知彼有大艾。以春秋之义,闻丧寝伐。爰敕有司,辍銮止轫,休马华阳,戢戈嵩北。便肇经周制,光宅中区,永皇基于无穷,恢盛业乎万祀。(辰)〔宸〕居重正,鸿化增新,四海承休,莫不铭庆。’故以往示如律令。”
《魏书·卷七下·帝纪第七下》:十有二月辛丑朔,遣行征南将军薛真度督四将出襄阳,大将军刘昶出义阳,徐州刺史元衍出钟离,平南将军刘藻出南郑。
《魏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鸾雍州刺史曹虎据襄阳请降,高祖诏行征南将军薛真度督四将出襄阳,太将军刘昶出义阳,徐州刺史元衍出钟离,平南将军刘藻出南郑,车驾南伐。
《魏书·卷一百五之四·志第四》:是月,火、木合于娄。娄为徐州,占曰“其地有乱,万人不安”。八月辛巳,荧惑入井。占曰“兵革起”。明年十二月,诏征南将军薛真度督四将出襄阳,大将军刘昶出义阳,徐州刺史元衍出锺离,平南将军刘藻出南郑,皆两雍、徐方之分。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九·齐纪五》:辛丑朔,魏遣行征南将军薛真度督四将向襄阳,大将军刘昶、平南将军王肃向义阳,徐州刺史拓跋衍向锺离,平南将军广平刘藻向南郑。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齐纪六》:乙未,拓跋衍攻锺离,徐州刺史萧惠休乘城拒守,间出袭击魏兵,破之。
《魏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萧宝卷将裴叔业率众围涡阳,欲解义阳之急。诏遣高聪等四军往援之,后遣都督、广陵侯元衍,并皆败退。
《北史·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齐将裴叔业率众围涡阳,欲解义阳之急,诏遣高聪、元衍等援之,并败退。
《魏书·卷七十·列传第五十八》:萧宝卷将陈伯之侵逼寿春,沿淮为寇。时司徒、彭城王勰,广陵侯元衍同镇寿春,以九江初附,人情未洽,兼台援不至,深以为忧。诏遣永为统军,领汝阴之兵三千人先援之。永总勒士卒,水陆俱下,而淮水口伯之防之甚固。永去二十余里,牵船上汝南岸,以水牛挽之,直南超淮,下船便渡。适上南岸,贼军亦及。会时已夜,永乃潜进,晓达寿春城下。勰、衍闻外有军,共上门楼观望,然不意永至。
《北史·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齐将陈伯之逼寿春,沿淮为寇。时司徒彭城王勰、广陵侯元衍同镇寿春,以九江初附,人情未洽,兼台援不至,深以为忧。诏遣永为统军,领汝阴三千人先援之。永至,勰令永引军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