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凹齿龙(属名:Pararhabdodon)意为“类似凹齿龙”,是种衍化的鸭嘴龙超科,或是基础鸭嘴龙科恐龙,化石发现于西班牙的Tremp地层,年代为上白垩纪的马斯垂克阶。似凹齿龙的化石大部分为脊椎,并且因为它们的分类历史而著名。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19年9月20日)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9年9月20日) |
似凹齿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
晚 | |
---|---|
无效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亚目: | †鸟脚亚目 Ornithopoda |
科: | †鸭嘴龙科 Hadrosauridae |
亚科: | †赖氏龙亚科 Lambeosaurinae |
属: | †似凹齿龙属 Pararhabdodon Casanovas-Cladellas, Santafé-Llopis, and Isidoro-Llorens, 1993 |
种 | |
伊索纳似凹齿龙 P. isonensis |
历史
在1987年,M.L. Casanovas等人叙述了一批发现于西班牙东北部莱里达省Tremp地层的化石,包含一个颈椎、一些部分背椎、一个肱骨、以及一个破碎的肩胛骨,它们将这些化石叙述为凹齿龙的一种(Rhabdodon sp.)[1]。在这个地点新发现的化石,造成了新的重建,而M.L. Cladellas在1993年根据一个中段尾椎(编号IPS-SRA-15)将这种动物命名为伊索纳似凹齿龙(Pararhabdodon isonense)[2]。在当时,似凹齿龙被认为是类似凹齿龙的原始禽龙类恐龙[2]。
在1994年于同一地点发现了新的化石材料,而M.L. Casanovas等人与Laurent等人在1997年先后将种名修正为isonensis[3][4]。在Tremp地层第二个采石场发现的一个齿骨(编号IPS SRA 27)曾被归类于似凹齿龙,现在被认为是种基础赖氏龙亚科恐龙[3]。Laurent等人将发现于法国奥德省的白垩纪最上地层的化石归类于似凹齿龙,这些化石来自于不同年龄、不同个体,包含颌部碎片、脊椎、以及四肢骨头[4],但并未包含在最近的研究中[5]。此外,《The Dinosauria》书籍的第二版省略了似凹齿龙。
Head在2001年提出将似凹齿龙归类于赖氏龙亚科的争论,并认为它们极可能是比赖氏龙亚科与鸭嘴龙亚科还原始的恐龙[6]。Prieto-Marquez在2006年也做出相同的结论,并认为似凹齿龙是赖氏龙亚科与鸭嘴龙亚科的姐妹分类单元[5]。Prieto-Marquez则将编号IPS SRA 27的齿骨建立为个别的属,匙龙(Koutalisaurus),是一种更为衍化的鸭嘴龙科恐龙[5]。根据Prieto-Marquez与Wagner的近年研究,匙龙可能是似凹齿龙的异名,而似凹齿龙则可能是种原始赖氏龙亚科恐龙,与中国的青岛龙属于同一次演化支[7]。
古生物学
似凹齿龙可能是可用二足方式或四足方式行走的草食性恐龙,完全成长的个体身长可达6公尺[5]。似凹齿龙的背椎与荐椎延长,因此它们可能拥有高大的背部,如同其他鸭嘴龙科恐龙。因为化石的稀少,不能做出更多的科学结论。在西班牙发现的化石包含:一个上颌骨头、四个颈椎、四个背椎、以及一个尾椎、一个荐骨、坐骨末端、以及一个肱骨[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