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予白泷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予白泷站(日语:伊予白滝駅/いよしらたきえき Iyo-shirataki eki */?)是位在日本爱媛县大洲市、隶属于四国旅客铁道(JR四国)的铁路车站。车站编号为S14。现时只停靠普通列车。车站最初称为“加屋站”,1935年随予赞本线全线开通而更改站名。由于在北海道石北本线已设有白泷站,所以本站加设了旧令制国名称以作识别。
本站是前往白泷公园的下车站,那里有日本近最海的瀑布,另外当地于每年的11月23日(即“勤劳感谢之日”)会于举行“瑠璃姬祭”(るり姫祭り),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这一天亦会临时从伊予大洲站调派职员过来处理车票事宜,其馀时间则为无人站。
2014年7月26日,观光列车“伊予滩物语”观光列车开始运行,周末及假日时曾有一班上行列车于停靠,并由当地陶瓷家善めい制造了两个新的“梦小孩”陶瓷公仔作为观光车站站长及副站长[1]。而车站外的广场于早年亦设置了以迷你瀑布及“梦小孩”陶瓷公仔为主题的户外备置[2],但因应列车重新编排,自2015年4月4日起,该班次亦不再停靠本站[3],特急停车的安排亦只维持了半年。
车站结构



设有单层木制站舍一座,为1928年迁址至此起便一直使用。设有候车大堂、旧售票处及站务室。1991年因路段改以电子讯号操作单轨区间而顺道降为无人站。现时售票窗口已被木板所围封,而设于改札口旁的验票窗口亦已封掉,但改札口的闸门则亦保留。[4][5]洗手间则设于月台内,站舍旁的另一座独立建筑物。
设有侧式月台2个,提供2线2面的配置,有效长度为5辆。与新谷站的情况相同,虽然设有2个月台,但并没有为月台加设月台编号,近站舍的月台为下行月台,离开站舍的为上行月台,两边月台均装置Y型转辙器,因此没有主副轨道之分,列车亦全以左侧方向靠站。
月台之间以平交道及无障碍斜道连接,位于月台末端向八多喜站方向,由于两边月台并不对称,由站舍一边的月台离开后,须再向前行约20米的路面才能到达平交道[6]。该段路面为以前货运车厢所使用的路轨,旁边仍遗留货运月台的痕迹[6][7],至于上行月台则设有2个开放式有盖候车亭,同样设于月台后方向八多喜站方向[8]。
历史
- 1918年2月14日:随爱媛铁道长滨町站(即现时伊予长滨站)~大洲站(即现时伊予大洲站)开业而启用,最初定名为“加屋站”。
- 1928年7月26日:加屋站迁移至现址。
- 1933年10月1日:爱媛铁道国有化,改为国铁属下车站,并改名为“伊予白泷站”[9]。
- 1935年10月6日:下滩站至伊予长滨站开通,并改轨道间距。予赞本线全线开通。
- 1986年3月3日:予赞线新线开通,特急列车改经内子线及新线。
- 1987年4月1日:日本国铁分割民营化,车站的营运由JR四国继承。
- 1991年11月21日:无人化。
- 2014年7月26日:“伊予滩物语”观光列车开通,其中一班上行列车停靠本站。
- 2015年4月4日:“伊予滩物语”观光列车不再停靠本站。
相邻车站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