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台湾合并举行的九类地方公职人员选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合一选举是指中华民国地方九类选举的统称,具体是指县市首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村里长、直辖市市长、直辖市议员、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区长、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区民代表的选举[1]。定期每四年举行,日期坐落在总统任期中间(第二年的11月)。2005及2009年之选举,中央选举委员会将县市首长、县市议员、以及乡镇市长选举合并举行,因而俗称“三合一选举”。2014年起至今,地方选举再纳入乡镇市民代表、村里长、以及直辖市选举(市长、议员、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区长及区民代表、里长),使九项选举合并举行。[1]
台湾2014年前选举频繁,每年各地皆有大小不同的选举,为了减少地方选举问题,内政部自2002年起著手进行调整选举期程之研议,后于2010年有了较大幅度的进展。
2010年2月3日修正公布《地方制度法》第83条之1,规定时任地方公职人员,任期调整至2014年12月25日止。影响包括:2009年底当选之县(市)长任期延长1年又5日;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任期延长9个月又24日;2010年6月当选之乡(镇、市)民代表及村(里)长任期则会延长4个月又24日,台北市里长任期将会缩短22日。
2014年1月29日公布新增《地方制度法》第四章之一,直辖市之区由山地乡改制者,称为“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5月28日修正公布《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增列“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长”及“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民代表”,原规划之七合一选举也因此改名为九合一选举[2]。11月29日,举行第一次“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为台湾史上规模最大的地方层级选举。
全国九类地方公职选举期程改制完毕后,台湾选举制度正式划分为“地方”(即九合一选举)和“中央”(总统及立法委员)两个层级,每隔两年轮流举行,因此九合一选举可视为总统的期中考试以及下届总统大选前哨战,亦有“台湾版期中选举”之称。
在九合一选举里,若干公职人员选举是互斥的,如直辖市长选举与县(市)长选举互斥;而实务上直辖市及市为三种公职人员选举,县及山地原住民区为五种公职人员选举。因此以全国角度而言是“九合一选举”,但在选务运作上依据地区的不同,亦称为“三合一选举”[3]或“五合一选举”[4]。
选举职位如下:
选举年份 | 总统 | 党籍 | 执政党直辖市及县市长净增/减席次 | 执政党直辖市及县市议员净增/减席次 | 直辖市及县市长多数党 | 直辖市及县市议员多数党 |
---|---|---|---|---|---|---|
2014 | 马英九 | 中国国民党 | 中国国民党 6席(▼9) | 中国国民党 386席(▼33) | 民主进步党 13席(▲7) | 中国国民党 386席(▼33) |
2018 | 蔡英文 | 民主进步党 | 民主进步党 6席(▼7) | 民主进步党 238席(▼53) | 中国国民党 15席(▲9) | 中国国民党 394席(▲8) |
2022 | 蔡英文 | 民主进步党 | 民主进步党 5席(▼2)[5] | 民主进步党 277席(▲39) | 中国国民党 14席(▼1) | 中国国民党 367席(▼27) |
2026 | 赖清德 | 民主进步党 | 民主进步党 | 民主进步党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