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英语: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成立于1981年,为香港中文大学其中一所学院,由五所分学院组成,设有多种医疗科学课程提供予本科研究生,包括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学中医学[1]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为有关学院的教学医院及研究基地。

事实速览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校训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umb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原院徽(1981至2013年使用)
校训Transforming our passion into perfection
创办时间1981年
学校类型公立
校长卢煜明教授
院长赵伟仁教授
校址 香港新界沙田区马料水
校区郊区
机构级别学院
隶属香港中文大学
威尔斯亲王医院
香港中文大学医院
九龙医院
基督教联合医院
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
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
玛嘉烈医院
香港儿童医院
网站http://www.med.cuhk.edu.hk/
Thumb
位置
Thumb
关闭

中文大学医学院为香港仅有的两所医学院之一,也是香港仅有的两所提供医学药学课程的大学。另一所为历史较悠久的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历任院长

  • 1977年至1986年:蔡永业
  • 1986年至1989年:李川军
  • 1989年至1992年:胡德佑
  • 1992年至1996年:李国章
  • 1996年至1999年:李川军
  • 1999年至2004年:锺尚志
  • 2004年至2013年:霍泰辉
  • 2013年至2024年:陈家亮
  • 2024年至今:赵伟仁

[2]

历史

Thumb
李卓敏基本医学大楼,当时仍未安装新版院徽

早在1968年,市政局议员兼崇基学院校董黄梦花公开建议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医学院,以解决医生不足的问题。香港立法局在1974年通过在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一所新的医学院的提议,1980年中文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由蔡永业医生为首任院长。但在筹办过程中,当时的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提出,如中大医学院的学历欲得到英联邦国家承认,就须跟从香港大学医学院的作法,招收参加香港高级程度会考的考生 (修读五年), 但它们同时也不反对中大循香港高等程度会考招收学生, 这些学生需于理学院修读一年先修班, 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三科,通过考试后才可进入医学院习医,这代表中大医学院可以采用双轨制收生。但这个建议引起中大部分师生强烈不满, 因为这令人联想于两年前政府建议中大采纳本科三年制的意图再起。经校方讨论, 仍决定采用双轨制收生。医学院在1981年完成基本建设并开始招揽首批医科生。[3]

起初,九龙医院基督教联合医院是其教学基地,直到1984年威尔斯亲王医院(连专用教学大楼及医科生宿舍)成立为止。[4]

后来,随著不同的分学院的成立,中文大学医学院所提供的课程也越趋多元化。其护理学院的成立分别在1991及1995年为中文大学增添了登记护士培训课程及护理学学士课程,而有关学院也在2002年正式改名为“那打素护理学院”;除此,中文大学的药剂学院也在1992年成立,并开始提供药剂学学士课程;另外,中文大学更在1999年开始建设其公共卫生学院,并在2009年招揽香港首批公共卫生理学士本科生。[5] 其后,医学院不同的部门亦为研究生提供不同的医学与医疗课程。

课程资讯

更多信息 课程, 学位 ...
课程 学位 学制(年)
内外全科医学士[6] 235 6
药剂学学士[7] 55 4
公共卫生理学士[8] 32 4
护理学学士[9] 197 5
中医学学士[10] 25 6
老年学理学士[11] 不定 2
社区健康理学士[12] 不定 2
关闭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提供了不同的课程,它们的学制及每年的收生人数都不同。

现时,每个课程的大部分的学位都是留给报考本地大学入学公开考试(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或以前的香港高级程度会考)的学生,即联招生;而剩馀的则是给报考海外考试(如 GCE)的学生。现在在新学制(3-3-4学制或文凭试制)下,除衔接学位外,由医学院提供的课程都是4年或以上,比旧学制(5-2-3学制或香港高考制)的多一年。海外考试生则由学院决定应上哪个学制的课程。

中大学医学院为香港仅有的两所提供医学和药剂学学士课程的大学之一,及唯一提供公共卫生理学士学位的大学。入读医学及药剂学课程的学生须具备优良的考试成绩。[13] 另外,大部份课程需要面试。

在学科成绩计算上,内外全科医学士及中医学士课程只以“合格”、“不合格”计算成绩,成绩等第(A至F)只作参考;而公共卫生、药剂学及护理学课程,则与一般课程一样,采用GPA制度。

在课节编排及考勤方面,医科课程容许学生加入一些与医学科目有时间冲突的科目之馀,亦容许学生可出席最少七成课堂(不包括临床阶段);但护理学课程的考勤则最严格,基本上不容许任何理由(包括病假)的缺勤。

毕业后,医学生会获授予 MBChB(内外全科医学士)的学位,与港大医学院所颁发的 MBBS 学历相同。其他的本科生亦会获得相对应的学位。

架构

分学院

现在,中文大学医学院由五所分学院组成,它们分别是:生物医学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药剂学院、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及中医学院。[14]

学系部门

注: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