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华民国媒体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广播公司(英语译名: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of China),简称中广、BCC,是中华民国广播事业的先驱,也是台湾最大的电台广播业者之一。创立于1928年,原先为中国国民党之党营事业,也是中国国民党继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之后创办的第三个中央宣传机构[2];之后先后经国民党党营事业华夏投资公司、中国时报系控股之“荣丽投资公司”拥有。总部设于台北市松江路,拥有3个全国电台广播频道、3个地方电台广播频道和1个网路电台广播频道。
中国广播股份有限公司 | |
---|---|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of China | |
商业名称 | 中广、BCC |
公司类型 | 股份有限公司 |
统一编号 | 03708205 |
成立 | 1928年8月1日 (96年166天)(创立) 1947年4月1日 (77年288天)(公司登记日期) |
代表人物 | 董事长:陈圣一(兼任总经理) |
总部 | 中华民国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375号 |
产业 | 媒体业 |
营业额 | 新台币7.23亿元(2014年)[1] |
净利润 | 新台币2.66亿元(2014年)[1] |
总资产 | 新台币67.28亿元(2014年)[1] |
员工人数 | 102人(根据104人力银行) |
实收资本额 | 新台币32.37亿元(2014年)[1] |
每股盈利 | 新台币0.82元(2014年)[1] |
网站 | 中国广播公司 |
中广的运作体制,是在董事会、监察人、董事长之下,共设四部、三处、一中心及七个地方分台。“四部”为新闻、节目企划、业务行销、广告管理部;“三处”为工程处、财务处、管理处和制播中心。迄2008年元月止,中广员工共计两百馀人,在全国拥有新竹台、苗栗台、台湾台(位于台中市忠明南路)、嘉义台、台南台、高雄台、花莲台等7个地方分台。使用发射机共55部(备机55部),发射总电力593.3千瓦(备机电力599.95千瓦)。每天播音1,320个频率小时。
2017年4月15日,中广音乐网及中广宝岛网宣布自零时起停播地面广播(FM)讯号,4月24日音乐网改为“网路广播”继续播出,宝岛网网路广播播至6月11日,6月12日正式停播。
1928年2月初,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二届第四次全体会议,中国国民党大老陈果夫与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戴传贤及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叶楚伧讨论后决定设立一家广播电台,陈果夫设法垫款关银一万九千两,委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海无线电机制造厂向美国开洛公司订购一台500瓦中波播音台(包括发射机、放大机、增音机、传话器、电话机、发电设备、天线铁塔、重要备货等),并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交通处处长李范规划一切。后经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委任徐恩曾筹办建台业务,历时数月。[3]
1928年6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广播电台定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或“央广”,隶属于中央宣传部。[4]1928年8月1日17时,央广成立于南京市丁家桥,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大礼堂举行开播典礼,呼号为XKM(“X”为国际无线电公会当时指定给中国无线电台专用的第一字母,“KM”为国民党的英文缩写[2]),波长为300公尺。[5]1929年7月,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8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央广扩建计划,拟将功率扩大为50千瓦[2]。
1931年7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届第150次常务会议通过央广改名为“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隶属于中央执行委员会。1932年8月2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届第35次常务会议核准修正《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组织条例》,第1条规定“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直接隶属于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同年11月12日,央广75千瓦广播发射台正式开播,并改呼号为XGOA,改频率为680千赫(1933年又改为660千赫),是当时亚洲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故又称为“强力广播电台”[2]。1936年1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五届第二次中常会决议,“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改名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隶属于中央执行委员会。[4]对日抗战时期,央广先后迁至汉口、重庆播音,以“中央广播电台”(呼号为XGOA)对国内广播,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呼号为XGOY)[6]:46[7]对国外广播;抗战胜利后,央广迁回南京。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南京;次日,中广位于南京的发射台取消中广呼号,改以“南京广播电台”名称维持播音,呼号XGOB,全部转播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节目。同年5月18日,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并非现今的南京人民广播电台,现今的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于1978年;1953年,南京、苏南、苏北三地人民广播电台合并成立江苏人民广播电台)。至此,中广结束了中国大陆播音21年的历史[2]。
1943年11月20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奉命拟定战后工作方案,以企业化为依归,并依据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中正著书《中国之命运》,配合国际情势与国防需要,草拟五年计画纲要,分为甲乙丙三种方案以备选择。1944年1月5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完成拟定《发展战后广播事业计画纲要草案》与《中国广播公司组织章程草案》。[8]1944年4月29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务委员会审查小组研究广播事业企业化计画,作成6点意见。[9]1944年8月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务委员会例行会议,采取审查小组意见,将草案由中央宣传部连同电影出版两事业企业化计画送交国防最高委员会中央设计局统筹。1944年12月18日,中央设计局致函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请将原草案参酌综合意见修订后送去,以便研讨。1945年10月19日,依据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拟定的广播事业三原则,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仿效英国,由国家经营广播事业。1945年11月,仿照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的设置规则及英国广播公司的专营章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拟定《中国广播股份有限公司条例草案》。[10]
1946年1月,国防最高委员会三位委员吴敬恒、陈果夫、居正提议,参酌各国广播公司办法,请国民政府将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组为“中国广播股份有限公司”(即“中广”);三人并附上中广组织条例草案,送交国民政府办理[11];同月,国防最高委员会第184次会议决定删除中广组织条例草案之“专营”字样,将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组为一特种公司,请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依《公司法》草拟公司章程后送国民政府讨论。[12]1946年2月25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完成拟定《中国广播特种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草案》,函送行政院核议。1946年3月6至7日,行政院召集财政部、经济部、教育部、交通部、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财务委员会、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逐条讨论《中国广播特种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草案》[11];因当时国民政府正忙于还都南京,虽然政府要员对于草案内第3、6、9、10条的文字颇多意见,但草案经讨论而未决,暂行搁置。[13]
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以后,陈果夫多方洽谈,采用将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组为一普通公司且和国民政府签订合约的方式来奠定《中华民国宪法》施行后中广的基础,先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财务委员会通过合约草案。1946年8月7日,陈果夫以自己名义将合约草案函送行政院秘书长蒋梦麟,请蒋梦麟转请行政院院长宋子文核定。1946年9月27日,行政院召集各有关机关举行审查会,审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组为普通公司且和国民政府签订合约案。1946年10月8日,行政院决议,将已审查的合约草案送交通部与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再加研究后,提交院会讨论。1946年11月29日,交通部与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函送研究结果:⑴将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组为一普通公司,依法向交通部与经济部声请立案;⑵国民政府与该公司订立合约,委托该公司代办政令宣导,期限五年,政府并给予补助;⑶该公司每年将其会计报告送国民政府查核。[14]
1946年12月初,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从“协助及服务广播事业15年以上者”与“目前和将来有联系必要者”中选定17人为股权代表人。1946年12月20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在南京湖南路18号召开“中国广播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会议”[15],通过《中国广播股份有限公司章程》[16]并将其送交经济部立案,且选出董事21人、监察人7人,公推陈果夫向国民政府洽办供应节目事宜[17],但一切任务仍交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负责。[4]1947年1月8日,行政院第771次院会决议,关于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组普通公司案,照交通部与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所拟办法办理。[4]1947年1月10日,陈果夫代表中广,蒋梦麟代表行政院,双方签约[18];依照合约,国民政府每月补助中广经费国币20亿元,相当于20万美元。[8]1947年4月18日,经济部核准《中国广播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并发给中广“设字第3629号”执照;当时除了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本身(设在南京)以外,中广拥有“修造所”(总所设在上海,分所设在北平与重庆)、唱片厂(设在上海)与39个广播电台。[19]
1949年6月,中华民国政府下令撤退至台湾,中广与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一同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中广总部遂设址于台北新公园内;同年,设于原台湾放送协会台中放送局内的台湾广播电台移交中广,改名为“中国广播公司台中广播电台”,简称“中广台中台”。[20]1949年6月,中广完成20千瓦短波发射机的装设,设立“海外广播部”。1949年10月10日,中广海外广播部正式开始以“自由中国之声(Voice of Free China)”呼号对海外播音,最初仅以国语及英语播音,奠定了中华民国海外广播的基础。[21]
1949年11月16日,中广在台北新公园内的台湾广播电台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与第一次董事会,股东77人出席46人,选出董事21人、监察人7人,通过中广现阶段业务方针及组织规则,推选陈果夫、张道藩、陶希圣、董显光、余井塘、吴道一、沈昌焕等7人为常务董事,常务董事互推张道藩为董事长,监察人互推李文范为常驻监察人,董事会聘请董显光为总经理,中广接收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正式走入历史。[22]1949年11月20日,中广正式以中广名义对外。[8]1949年12月,中广正式由董事长与总经理负责推行业务,原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英文简称“CBA”被废止,中广英文简称定为“BCC”。[23]
1950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决定运用中广的一台中波广播发射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六组直接指导,继续使用中央广播电台呼号,每日对中国大陆播音6小时[24]。12月18日,中国广播公司“正式开始对大陆广播”[25]。1951年5月,中广开始使用“中央广播电台——自由中国之声”呼号对中国大陆播音。[26]1951年8月,中广成立“大陆广播组”,独立作业,负责编播对中国大陆播音的心理战节目。[24]1954年5月20日,中广大陆广播组扩大为“大陆广播部”。[24]
1954年8月25日,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农复会)委托中广各地办事处分发向美国订购的五灯中波收音机6000台,给各农民团体收听农业知识及农事消息;分发仪式在中广台湾广播电台举行,由中广副总经理罗学濂主持。
1958年6月1日,中广四开报纸型周刊《中广周刊》创刊,隶属中广节目部,张数为一张半:一张为文字版,半张为画页。[27]
1960年2月,中广奉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183次常务会议指示,负责创办台湾的电视事业。1960年5月20日,中华民国第三任正副总统就职大典,中广与日本电气(NEC)合作以10瓦发射机试播现场实况电视节目,并布置50台电视机在各公共场所;这是台湾无线电视之始。[28]
1961年12月31日,《中广周刊》改版为32开版书本型周刊《空中杂志》,篇幅为48页:文字版40页,画页8页,封面印套版三色。1962年1月,《空中杂志》一度改为双周刊;1966年1月1日,《空中杂志》恢复为周刊。[29]
1965年7月1日,中广国内广播业务开始受理托播广告。1966年7月1日,中广应大韩民国政府邀请,开始转播韩国放送公社节目,服务驻越南共和国的大韩民国国军。[30]
1966年10月24日,亚洲广播联盟(当时台湾译为“亚洲广播公会”,今亚太广播联盟)于台北市中山堂举行第三届会员大会,中广总经理黎世芬兼任大会主席。
1968年,中广成立新闻部,由国内广播部副主任张继高担任首任新闻部主任;中广台中台改名为“中国广播公司台湾广播电台”,简称“中广台湾台”。1968年7月31日,中广调频广播系统(亦是中华民国第一座调频广播系统)正式营运,运用该系统的中广首座调频电台(台北地区调频电台[31],即后来的中广流行网)由时任副总统严家淦于该日下午按钮开播,突破了过去全用调幅播音的界限,将台湾广播带入调频立体声的新纪元。
1968年8月1日,中广40周年(自1928年8月1日起算,下同),中华民国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纪念邮票“中国广播公司创立四十周年纪念邮票”。
1969年6月14日,中广耗资新台币6000多万元兴建的广播电视大厦开工。[32]1970年,中广成立“电视制作部”展开自制电视节目,当时中广新闻部主任王大空兼任电视制作部第一届主任。[33]1973年2月3日,中广电视制作部裁撤。
1971年2月16日,《空中杂志》出版第390期,自该期起改为半月刊,扩版为16开版,封面改为彩色印刷。[34]同日9时整,广播电视大厦落成启用,中广总部从原址迁入,并与中国电视公司合用总部。1971年3月7日,中广电视制作部制作的第一个电视节目《快乐儿童》在中视频道开播。[35]
1972年7月1日,中广大陆广播部正式恢复中央广播电台建制。[36]
1973年8月1日,中广新闻专业电台开播(即现在的中广新闻网)。1975年,中广与中央广播电台皆奉令改组为独立经营单位,总部皆仍设于广播电视大厦。1975年8月3日,彰化县芬园乡中广台湾台芬园转播站开播,提供大台中、彰化县、南投县调频广播服务。
1978年,中广50周年纪念合唱曲〈中广之歌〉,由黄莹作词、黄友棣作曲。1979年,在政府支持下,中广成立“亚洲之声(Voice of Asia)”,主要对亚洲地区播音,同时办理其它相关之海外广播业务。1987年1月1日,中广首先推出调幅立体广播节目。1987年8月1日,中广音乐网开播。1988年8月15日,中广青春网开播。
1990年,中广成立子公司“万世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电视节目。1990年代,万世国际曾为卫视中文台制作多个综艺节目,也曾制作传讯电视大地频道益智节目《大家一起来猜猜》及其后继节目《战争游戏:War Game》。1990年3月1日,中广新闻部成立“大陆新闻组”,派员赴中国大陆采访报导当地新闻。[37]1991年,中广成立“财团法人台北市中广爱心园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由中广提拨基金,并接受中广员工及社会大众之爱心捐款,援助海内外需要救助的民众。
1993年2月22日,中华职棒与中广签定职棒4年球赛转播合约,中广将在全年270场比赛中转播240场比赛。1993年8月,中广“广播文物馆”开馆。[38]1994年,中广与财团法人世界基金会设置“世界广播奖助学金”,奖助各大专院校的新闻及广播电视相关科系学生[39]。1994年7月1日,中广青春网停播,原频率由中广新闻网取代,部份节目移到中广服务网(AM 1458)播出[40]。
1994年8月,中广流行网启用“多功能录音室”,中广音乐网启用“数位式全自动电脑播出系统”。[38]1996年3月,中广“听友服务中心”落成启用。[38]
1996年5月16日,中广网站开站,域名为“www.bcc.com.tw”,并推出RealAudio网路即时广播[41]。1998年,中广各频道节目陆续兼以人造卫星与微波传输至全国各地,并率先研发国内数位广播革新方案;同年,中广台湾台搬迁,原台中放送局及其土地归还台中市政府。1998年1月1日,中广海外广播部与中央广播电台合并改制为财团法人中央广播电台;中广旗下“自由中国之声”与“亚洲之声”的海外广播业务,自当日及2002年元旦起陆续转移至中央广播电台执行。1999年11月29日,中广与美国洛杉矶华美电视于洛杉矶举办合作结盟庆祝酒会,时任副总统连战颁书面贺词[42]。
2000年1月,中广总部迁至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中广松江大楼”。2000年4月26日,“中国广播文物馆”开馆,馆内陈列著中广过去的历史资料及骨董级广播器材。2001年6月8日,中广董事长黄昆辉、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化传播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志刚与中广主持群共同按钮,中广唯一网路电视服务“中广网路电视”开播(现已停播)。2005年1月,中广组织架构调整为“3部、3处、3中心”,新成立北部营运中心、中部营运中心与南部营运中心,让中广各分台自负盈亏。北部营运中心管辖中广总部、宜兰台、花莲台与新竹台,中部营运中心管辖苗栗台、嘉义台与台湾台,南部营运中心管辖括台南台、高雄台与台东台。[43]2006年,万世国际解散。
2004年间,陈水扁政府清查国民党党产,交通部提告索讨中广5处土地,赢回新北市八里区与彰化县芬园乡土地、但输掉嘉义县民雄乡土地。其中价值估计新台币百亿元的中广板桥机房土地,一审、二审法院判决中广胜诉;2014年8月26日最高法院更三审判决定谳,中广违反《国有财产法》,土地收回国有。[44]
2005年,由于党政军退出媒体政策,国民党将持有的中广股权移转给中国时报集团的控股公司“荣丽投资公司”。2007年5月17日,最高法院判决,中广应将旗下两块位于彰化县芬园乡的微波机房土地(共2930平方公尺)还给交通部,全案定谳;而中广将其中一块土地还给交通部前,仍须按日给付租金新台币84元;即使立刻还地,中广仍须支付约新台币十万元。
2006年12月23日,荣丽投资公司将中广的媒体事业部门卖给前飞碟电台董事长赵少康,赵少康出任中广董事长。2007年1月,中广音乐网与其外包制作公司的合约到期,资遣40名员工及8位DJ。2007年1月12日上午11点,中广最后一次使用“中原标准时间”报时[45],并于同日正午12时启用“现在时间”做整点报时(音乐网已于1999年停用“中原标准时间”报时[46])。
2007年1月31日,中广音乐网原英文名称“Wave Radio”划下句点。2007年2月1日,中广音乐网大幅改版,以新英文名称“i radio FM96”正式开播。2007年8月7日,中广流行网正式启用新名称“i like radio”。
2007年10月24日,因经济部迟不核准负责人变更登记、及行政院撤销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裁决案等因素,赵少康宣布辞去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退出中广经营。[47]2009年5月,赵少康回任中广董事长,并再度主持节目[48]。
2010年12月21日,最高法院判决,中广应将旗下位于台北县八里乡(现新北市八里区)的十六笔土地(共约2.62公顷)还给交通部,全案定谳[49]。2015年6月24日,登录兴柜交易,参考价新台币14.46元,股票代号8325[50]。2016年7月27日,宣布终止股票柜台买卖及撤销股票公开发行[51]。
2016年11月30日,因应客家委员会及原住民族委员会申设全区性广播电台,NCC收回中广音乐网及中广宝岛网的执照,并计画要求两个广播网于2017年3月1日起停止播音[52],但2017年2月14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准停止执行NCC决议收回频道决定,全案可上诉。2017年3月16日,最高行政法院撤销北高行准予停止执行的裁定,全案确定。NCC可以直接执行收回中广音乐网及中广宝岛网。[53]2017年4月14日,NCC于傍晚寄发公文,要求中广音乐网及中广宝岛网自隔日零时起停播[54]。2017年4月15日,中广音乐网及中广宝岛网自零时起停止FM讯号播出。4月24日音乐网转型为网路电台,透过线上串流继续播音,台内部分DJ转移至流行网主持节目。宝岛网网路广播播出到6月11日;6月12日零时起停播。
2017年5月1日,中广新闻网进行组织调整并精简人事;由董媛瑜任首任频道总监并对节目进行改版;并裁撤宜兰和台东台。
2018年1月2日起,新闻网周一到周五0600-1902时段节目同步在Youtube直播。
2019年3月21日,中广各频道启用新版官方线上收听平台[55]。
2019年9月,行政院党产会认定中广公司是国民党附随组织,其名下不当取得的13笔土地及地上建物应移转为国有,已移转他人包括仁爱路豪宅帝宝在内的土地,追征价额共新台币77.3亿元[56]。
2024年1月1日,时任2024年中华民国副总统中国国民党候选人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少康在电视辩论会上宣布辞去前述二职,1月8日中广召开临时董事会选出原董事长特助陈圣一为中广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并经2月21日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会议认可。[57]、[58]
中广共分为3个全国性的广播网、3个地方性的广播频道和1个网路广播频道。
中广音乐网与宝岛网之广播执照系因为1980年代,行政院“遏制中国大陆匪波政策”而设立,因目前已经废止“遏制匪波”政策,其所使用的频段已经被NCC指配给原民广播电台及客家广播电台,2017年3月1日生效,所以音乐网与宝岛网需于3月1日之前停止使用相关频率。[63][64] 但2017年2月14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准停止执行NCC决议收回频道决定,全案可上诉,NCC于2月24日向最高行政法院提出抗告,随后最高行政法院裁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作出的裁定废弃,无线广播讯号的音乐网与宝岛网于2017年4月15日0时停止播音[65]。
讲客广播电台使用原中广宝岛网的频率播音,于2017年6月23日开播;[66]原住民族广播电台则使用原中广音乐网的频率播音,于2017年8月9日开播。[67][68]
中广在全球各地的姊妹台包括: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