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排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以下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姓氏排名[1]

百家姓

百家姓》的排列次序不是以人口数量多少,而是以北宋朝代的政治地位为准则:例如赵氏宋朝皇室姓氏)、钱氏吴越国王姓氏)、孙氏钱俶正妃姓氏)、李氏南唐国王姓氏)就是吴越钱塘地区最重要的家庭姓氏。而宋朝的敌对政权北汉君主姓刘,契丹君主亦采刘姓为皇族汉姓,所以刘姓作为大姓被排在了后面。

更多信息 百家姓 ...
百家姓
1-3

     

     

     

4-6

     

     

     

7-9

     

     

     

10-12

  ()    

     

     

13-15

     

羿      

     

16-18

     

    宿 怀 

     

19-21

     

  寿    

     

22-24

     

 广    

     

25-27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28-30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锺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 亓官 司寇  子车

31-33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

拓跋 夹谷 宰父 穀梁   

段干 百里 东郭 南门 呼延  羊舌 微生

34-36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南宫   

第五  百家姓终*

关闭

宋、元、明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按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从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收集宋朝元朝明朝的文献,采集统计样本,根据每一人物的姓名籍贯或居住地、工作地区、文献表明的地点进行统计,同时还根据当时多次人口统计的数值,以年份间隔为加权数计算全国和各省平均人口数的比重,从而推算出当时全国姓氏的期望分布频率。

宋朝(960年─1279年)

宋朝人口姓氏排名
排序 姓氏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欧阳
71-80
81-90
91-100

元朝(1271年─1368年)

元朝人口姓氏排名
排序 姓氏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耶律
71-80
81-90 完颜
91-100 欧阳

明朝(1368年─1644年)

明朝人口姓氏排名[2]
排序 姓氏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1982年

1982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汉字整理研究室)和山西大学合作,利用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首次使用计算机对七个省(市)(北京福建广东辽宁四川上海陕西)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74,900个人的姓名资料进行的抽样统计,最后写成七百多页的《姓氏人名用字分析统计》。

1982年人口姓氏排名[3]
排序 姓氏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101-110
111-120
121-130
131-140
141-150
151-160
161-170
171-180
181-190
191-200
201-210
211-220
221-230
231-240
241-250
251-260 宿
261-270
271-280
281-290
291-300
301-310
311-320 鹿
321-330
331-340
341-350
351-360
361-370
371-380
381-390
391-400
401-410 广
411-420
421-430
431-440
441-450
451-460
461-470
471-480 寿
481-490 羿
491-500 鸿

1987年5月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杜若甫、助理研究员袁义达对中国姓氏人数比例进行了详细研究。该研究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0.5‰随机抽样资料(57万余人),以及1970年台湾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再经过计算机处理获得的。

1987年人口姓氏排名[4]
排序 姓氏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101-110
111-120
121-130
131-140
141-150
151-160
161-170
171-180
181-190
191-200 欧阳
201-210
211-220
221-230
231-240
241-250
251-260
261-270
271-280
281-290
291-300
301-310
311-320
321-330
331-340
341-350 令狐 宿
351-360
361-370
371-380
381-390
391-400

1995年

1995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所出版的《姓氏典故》一书中公布了全国1436个姓氏的最新使用频率的《姓氏频度表》,该表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张书岩研究员等根据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中科院遗传所1986年、国家语委会汉字处1989年三次抽样统计的结果。在中华书局1999年7月《中华字典·附录》中收录了《中华姓氏频度表》,2001年7月中华《百家姓》杂志第1期第45页已转录。[5]

姓氏频度表[6][7][8]
排序 姓氏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9]
81-90 [10]
91-100
101-110
111-120
121-130
131-140 [11] [12]
141-150
151-160 [13]
161-170 [14]
171-180
181-190 欧阳
191-200
201-210
211-220
221-230
231-240
241-250
251-260
261-270
271-280
281-290 [15] [16]
291-300
301-310 [17]
311-320
321-330
331-340
341-350 宿
351-360
361-370
371-380
381-390 寿
391-400 令狐 [18]
401-410
411-420
421-430 鹿
431-440
441-450
451-460 [19]
461-470
471-480
481-490 [20]
491-500 上官 皇甫
501-505
566
647
938
1014

2006年1月

2006年,中国大陆调查百家姓次序,袁义达主持完成[21][22]。这项调查共涉及1110个县市,2亿九千六百万人口的数据,获得姓氏4100个,经过省籍、地区、县市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排定。调查发现:李、王、张三个大姓人口均接近1亿,都超过中国大陆总人口的7%;占中国大陆总人口1%以上的姓氏共有18个,占人口0.1%以上的姓氏共有129个,而这129个姓氏的人口约占中国大陆总人口的87%。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是当今中国大陆的十大姓氏。

2006年人口姓氏排名[23][24][25]
排序 姓氏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101-110
111-120
121-130
131-140
141-150 欧阳
151-160
161-170
171-180
181-190
191-200
201-210
211-220
221-230
231-240
241-250
251-260
261-270
271-280
281-290
291-300
301-310
311-320 宿
321-330
331-340 令狐
341-350 鹿
351-360
361-370
371-380
381-390
391-400 寿
401-410
411-420 皇甫
421-430
431-440 上官
441-450
451-460
461-470
471-480
481-490 怀
491-500

2007年4月

2007年中国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统计:王姓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25%。这个排名跟2006年1月中国科学院的统计有差别。

2007年人口姓氏排名

2007年人口姓氏排名[26]
排序 姓氏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稀有姓氏

第一小姓:

主要分布在河南安阳市区,其他地方各有其家族成员。不过百人,据言均出一系。

第二小姓:难(读第四声)

分布于河南省,由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姓发展而来,原本是一种鸟类的名字,由于当时人崇尚鸟类,把姓起成了“”。后来难姓大部分迁徙到了朝鲜半岛,中国极少存在。袁义达的研究组在山西调查“难”姓时,还引来了韩国的寻亲团。他说,韩国文化界认为,这个姓是韩国“难”姓的根源:“河南曾出土过一块南北朝时期的石碑,记载一个鲜卑族官员的事迹,他的名字叫‘难楼’,‘难’姓随鲜卑北迁,松花江当时也改名成了‘难江’。随后,这些姓‘难’的鲜卑族到了现在的朝鲜半岛,韩国人认为这些鲜卑人是自己的祖先。”

第三小姓:死

袁义达介绍,“”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的少数民族四字复姓发展而来的,目前人数呈减少趋势。

第四小姓:𡶦(⿱山丘,音“亚”)

袁义达说,这个姓是研究组在安徽省涡阳县和辽宁省彰武县偶然发现的,共有2000人左右。这些人都清楚是岳飞的直系后代。岳飞后人遭秦桧迫害逃亡,便把“岳”字上下颠倒,组成了这个新姓。

稀有的“源”姓,源自古代少数民族

源姓多集中在广东鹤山市龙口镇,有源姓人1000多人。另外,世界各地有2000多人姓源。源姓来源单一,是少数民族姓,源于鲜卑族。 据考证,源氏最早见于北魏时期,始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秃发鲜卑(“秃发”是“拓跋”的异译读音,与拓跋鲜卑同宗同源)。南北朝时期,源姓祖先从呼伦贝尔迁到青海一带,建立南凉,后来被西秦所灭。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王子(一说王孙)秃发破羌投奔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北魏太武帝因两家同根同源,赐他姓名为源贺。源贺就是今天源氏的得姓始祖。唐宋以后,源氏子孙自中原南迁。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源氏后人源潜夫自南雄珠玑巷迁至霄乡定居,延续至今[27]

其它稀有姓氏概况

在湖南澧水流域的慈利、大庸、澧县等地,生活着16000余名(tuǒ音) 姓人,在其他地区也很少能见到这一姓氏[28]。每10万人当中约有5.82个渠姓人,全国渠姓人口大约有75000人。占全国13亿人口仅十万分之0.4的“”姓人可谓寥若晨星了。姒姓现在据统计,只有700多人。西姓约占全国人口的0.0015%,广东、辽宁两省多西姓。南姓约占全国人口的0.016%,河南、甘肃、山西、辽宁、陕西、河北、浙江七省较多。是土家族姓,目前约占全国人口的0.0001%。下姓则系夏姓之俗写,尤其是在安徽利辛、霍邱一带有此习惯。左姓较为常见,约占全国人口的0.078%;柴姓、米姓分布较广,分别约占全国人口的0.058%和0.035%;油是傈僳族姓,山东省多此姓;盐姓在江苏、四川等地有分布;酱姓源出不详,台湾有此姓;山西扶风、四川成都、台湾、上海等地有醋姓;茶作为姓有槎(cha)、屠(tu)两音,云南省多茶姓,约占全国茶姓人口的95%。一些姓氏很具有传奇色彩,像复姓第五,传说是荆轲刺秦失败后,跟随他的5名勇士分散逃命,并放弃原来的姓名,分别改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另一个起源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族人与田氏族人同宗同源,皆尊奉陈完为得姓始祖;蕊姓2019年人口姓氏排名为第3569位,人口不足千人。

2013年4月

省(市、区)第一大姓分布数量[29]
排序 省(市、区) 数量
1 河南 64
2 山东 61
3 江苏 52
4 广东 43
5 湖南 26
6 四川 25
7 浙江 19
8 广西 18
9 河北 14
10 安徽 13
11 江西 11
12 湖北 9
13 内蒙古 9
14 山西 6
15 陕西 6
16 福建 5
17 辽宁 3
18 重庆 3
19 贵州 3
20 海南 2
21 台湾 2
22 云南 2
23 吉林 1
24 甘肃 1
25 青海 1
26 宁夏 1

2014年6月

该姓氏排行源自发表在《中国统计》杂志上的一篇关于姓氏的统计分析文章,作者是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司的工作人员武洁杨建春,这是他们基于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的个人研究成果,并不是国家统计局官方发布[30][31]。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前20大姓氏的人口占比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常用的前100位的姓氏人口占82.1%,超过2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14个。全国姓氏人口超过一万的复姓仅有11个,其中位居首位的是欧阳,全国有90.1万人,其次是上官,有7.5万人,第三是皇甫,有5.3万人。

2010年全国前20位姓氏人口数[32]
排序 姓氏 人口数(万人) 占总人口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1 9468 7.10 7.10
2 9276 6.96 14.06
3 8550 6.42 20.48
4 6882 5.16 25.64
5 5673 4.26 29.90
6 3960 2.97 32.87
7 2876 2.16 35.03
8 2702 2.03 37.05
9 2506 1.88 38.93
10 2376 1.78 40.72
11 1902 1.43 42.14
12 1859 1.39 43.54
13 1788 1.34 44.88
14 1551 1.16 46.04
15 1517 1.14 47.18
16 1455 1.09 48.27
17 1405 1.05 49.33
18 1338 1.00 50.33
19 1298 0.97 51.31
20 1280 0.96 52.27
2010年全国200万人以上姓氏排序
排序 姓氏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101-110
111-114
2010年全国复姓人口状况[33]
序号 在所有姓氏中排位 复姓 人口数(万人)
1 188 欧阳 90.1
2 510 上官 7.5
3 529 皇甫 5.3
4 536 司徒 4.5
5 541 令狐 4.2
6 544 诸葛 3.7
7 549 司马 2.8
8 551 宇文 2.1
9 554 申屠 1.7
10 558 南宫 1.3
11 560 夏侯 1.1

2018年

2019年1月中国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对2018年底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统计:王姓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姓,有1.015亿人,但仅比第二位的李姓多61万人。排第101位的赖姓仅比第100位的汤姓少4.3万人。

户籍人口超千万的姓氏[34]
排序 姓氏 人数(亿人)
1 1.015
2 1.009
3 0.954
4 0.721
5 0.633
6 0.462
7 0.337
8 0.286
9 0.278
10 0.268
11 0.202
12 0.194
13 0.191
14 0.181
15 0.165
16 0.158
17 0.148
18 0.142
19 0.141
20 0.140
21 0.128
22 0.110
23 0.105
2018年人口姓氏排名
排序 姓氏
24-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101

2019年

2020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二〇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报告显示:“王”“李”“张”“刘”“陈”依旧占据头五把“交椅”。“万”姓以275万人、“欧”姓以261万人双双跻身2019年“百家姓”。“常”“汤”两姓则排至第101、102位。“百家姓”总人数占全国户籍人口的85.9%。[35]

2019年人口姓氏排名
排序 姓氏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月8日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王”“李”“张”“刘”“陈”为中国大陆五大姓氏。[36][37]

2020年人口姓氏排名
排序 姓氏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

2021年

[38]

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中国姓氏分布研究》[39]

注释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