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70位。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0年7月27日) 姓氏 贺 《百家姓》第70位 8: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9: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10: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郡望 广平郡 各地写法 繁体 賀 简体 贺 越南国语字 Hạ 韩国标准语 하 读音 汉语拼音 Hè 南京官话 Ho4 台湾 多为威妥玛拼音 Ho 香港 港府粤拼 Ho/Hor 澳门 澳门粤拼/葡语影响 Ho 新加坡 Hor 马来西亚 Hor/Hoo 起源 出自姜姓,是为帝王名避讳所改的姓氏。春秋时,齐桓公(姜姓)有个孙子叫公孙庆克,他的儿子庆封称为庆氏。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在齐庄公时与崔杼曾为上卿执政。因崔杼家内发生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杼,独霸朝政。庆封得意,自己享乐,纵欲酒色,把政权交给儿子庆舍,引起了朝野对庆氏的不满,庆封的亲信卢蒲癸和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死了庆舍,庆封见势不妙,便逃到了吴国。吴王把朱方封给庆封,庆氏族人闻讯赶来相聚,从此,庆氏比在齐国时还要富裕,直到被楚灵王伐吴时被其灭亡。至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改为同义的“贺”字。庆纯改为“贺纯”。 出自鲜卑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孝文汉化,迁都洛邑后,北魏孝文帝将鲜卑族复姓贺兰、贺拔、贺狄、贺赖、贺敦、贺六浑等氏皆改为汉姓贺氏。是为河南贺氏。 参见 会稽贺氏世系图 延伸阅读 [编] 《百家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贺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