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阴阳。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描述性质相反相成,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恒久持续的两种力量。[1][2][3]起初,阴阳仅指晴朗和阴暗两种天气,向阳和背光两种位置,温暖炎热和凉爽寒冷两种气候,后来视作万物构成的要素——气。[4][5]中国古代认为宇宙万物诞生于混沌不分的元气,[6]或谓之太极、太一、道。[7][8][9]从元气之中分化出阴阳之气,化形为天地。从阴阳之气产生四时流转和五行生胜,衍化宇宙万物。[10][11]
阴阳二气有各自的性质,具有主导万物生杀变化的力量。[1][12]阴气浊重、晦冥、寒冷、肃杀,性情沉静、柔顺、内敛,孟秋出于东南而北行,秋分在东,冬至在北,春分在西,孟夏伏于西南,数字为偶数,德性为义,掌惩恶、刑罚、万物之凋敝衰败;阳气清轻、光明、炎热、厚生,性情好动、刚健、外向,孟春出于东北而南行,春分在东,夏至在南,秋分在西,孟冬藏于西北,数字为奇数,德性为仁,掌养善、庆赏、万物之蓬勃兴旺。[13]
古人对阴阳二气赋予的性质,起自人对气候寒暖与物象变化的感知,并且用阴阳二气交相更代的循环来解释四季之寒暑交替、物候兴衰、昼夜长短。[1][14]又日出日落风雨雷电霜雪等各种天气现象,日食、月食、陨星、彩虹、干旱、洪水、地震等灾异,也被古人认为是阴阳二气的作用。[15][16]人之出生也认为是兼具阴阳二气,阴气主骨肉,阳气主精神。又魄是附形之灵,为形体之功用,阴之精气;魂是附气之神,为精神之性识,阳之精气。[17]
古人也将许多制度与文化事物的起源用阴阳加以解释,赋予意义。易卦是巫师将奇偶数字排列组合用于卜筮,解释为能表征天地万物之变化,所以圣人造八卦,仿造阴阳变化之理。[18][19]礼是古代氏族风俗的发展,解释为能表现天地之次序,所以圣人制礼,依循阴阳尊卑、四时常序。[20][21]乐是先民情感的自然流露,解释为能宣达天地之和畅,所以圣人作乐,调和阴阳之声,令音声刚柔相济、清浊相谐。[20][22][23]
除此之外,古代中国的神秘文化,如风水、相术、算命、择日、占卜、内丹、中医等术数和方术也援用阴阳、五行、气作为其理论解释的基本概念。天文、历法在古代中国与术数关系紧密,亦归为术数一类。兵家、农家当中,亦有应用术数的作法,如《汉书·艺文志》载兵家阴阳一类“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田家五行》、《田家占候集览》载有农家占候之法。[24]中国传统的养生和武术理论也受到阴阳思想的浸润,如道教内丹术要炼成的还丹是“象水火成万物,禀天地阴阳之气”,[25]明清时期部份武术家将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用作其武术理论之根据,形成太极拳、五行拳、八卦掌等中国武术拳法。[26]
阴、阳两字的古义是背日和向日(山南水北,向日为“阳”;山北水南,背日为“阴”)[27],起初并无任何哲学思想内涵[4]。
按照徐复观的解释,侌、昜二字为阴、阳的本字,兼具意符和声符的作用。“侌”字为云覆日,云覆日则阴暗;“昜”字为日出照于地上,日出照于地上则明朗。“一”象大地之形,“勿”乃象日初出时的光芒。侌、昜的原意就是有无日光的两种天气[4]。
《诗经》的阴字多指天气昏暗,也有用作阴暗的意思,有一处取引伸义为覆荫。阳字多指山水的方位,也有指日光或气候温暖的意思,有一处取日光的引伸义为明朗,叠字词“阳阳”是由天气晴朗引伸为舒展自得。阴阳之连用见于〈公刘〉,指山之南北[4]。《诗经》的阴阳皆无阴阳二气之意思,以阴阳指阴气和阳气为后起的观念[4]。若《国语·周语》的记载可信,虢文公劝周宣王举行籍田之礼,提到阳气,已有阴阳二气的观念[5]。另外《逸周书》的〈周月〉和〈时训〉也有阴气或阳气之字句。
据《逸周书·成开》“天有九列,别时阴阳;地有九州,别处五行”、《逸周书·武顺》“地有五行,不通曰恶;天有四时,不时曰凶”、《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有三辰,地有五行”、《国语·鲁语》“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生产商品与增殖货物)也”、《周易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韩康伯注: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阴阳者言其气,刚柔者言其形)、《鹖冠子·王𫓧》:“天用四时,地用五行”、《鹖冠子·天权》:“下因地利,制以五行……取法于天,四时求象”,阴阳为天时之变化,表现为寒暖明暗、风吹雨打、四季与日夜之交替,五行为地利之丰盛,表现为水源、篝火、木材、金属、土石等物资之分布与多寡。
除了指阴阳二气,阴阳也用来表示两事物间的相对关系,这种相对关系,反映古代中国对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看法。如《说苑》称“阳者阴之长也,其在鸟则雄为阳而雌为阴,在兽则牡为阳而牝为阴;其在民则夫为阳而妇为阴,其在家则父为阳而子为阴,其在国则君为阳而臣为阴。”这样的关系被用来解释灾异之变,如山崩解释为君道崩坏,因为山属阳,象征君王,水属阴,象征人民[16]。对这种相对关系的认定也可能出现分歧,例如:董仲舒认为“‘性’善为阳,‘情’恶为阴”,刘向认为“‘情’出于外为阳,‘性’在身而不发为阴”[28]。
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道”,即宇宙运行,事物变化的背后法则。所以,战国时期的儒家著作,已吸纳“道”与“阴阳”作为天地万物变化之理的概念。
系辞传又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传中的“太极”与“道”字相通,正因为万物由“道”所生,万物变化亦不脱离阴阳,因此仿造天地阴阳变化之理的易经卦象才能盖括所有变化,成为卜筮的依据。
汉儒编纂的《礼记》也有许多篇章用阴阳的观念来解释礼,赋予《仪礼》的礼法以新的礼义[20]。
荀子在〈礼论〉主张“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虽肯定天地生育承载万物的功绩,阴阳变化万物的能力,然而分辨事物(善恶好坏),治理民众,仍然是靠圣人之道。圣人结合本始朴素之情性与人为条理之礼法,让天下得以治理。在〈天论〉提及因陨星坠落的冲击而树木鸣响[29],这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让稀有的事物到来。因此感到奇怪,是人之常情,为此畏惧则没必要。
至西汉儒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好言“天人感应”与“阴阳灾异”,又将阴阳五行视为政教制度的设立依据和根源。《汉书·五行志》称“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汉代儒家用阴阳推演灾异,藉以附会人事,劝戒君王,起自于董仲舒治《春秋》的阴阳灾异之说[16][30]。
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提及“阴阳”与宇宙万物之生成,并认为阴阳背后有“道”作为万物之根源。不同于《春秋繁露》、《说苑》贵阳贱阴的观点,《道德经》主张贵柔守雌。
《庄子》一书也有近似的观念。在〈知北游〉提及人之生死皆是气之聚散,若死生相随,为何要担忧?所以万物皆一体,天下皆一气。在〈田子方〉说明宇宙万物乃阴阳二气合和所生,“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其中,“肃肃之阴气”发自“天”,代表阴气出自上方而下沉,“赫赫之阳气”发自“地”,代表阳气出自下方而上升,因此二仪交通,化生万物[31][32]。而在阴阳二气背后,更有“道”为其根源,如〈则阳〉说:“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31]
至宋代之后,道教思想家为了区别先天的气与后天的气,采用“炁”来代表先天的气,代表无极,氣则被当成是后天的气,为太极。但是道教以外的文献,没有这样的区别。
道教的太极图最早见于赵㧑谦的《六书本义》,他从陈伯敷得到此图,传说该图是蔡元定从蜀地隐者所获。太极图以一条曲线将圆形分为两半,形成一半白一半黑,白者像阳,黑者像阴,白中又有一个黑点,黑中又有一个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分开的两半,酷似两条鱼,所以俗称阴阳鱼。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列阴阳、儒、墨、名、法、道为六家,称六家皆同归但殊途,皆以治世为务,但立说不同。阴阳家的要旨为:以万物在四时生长收藏之规律作为天道之大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依顺此理者昌盛,违逆者不立刻死去也会衰亡。阴阳家禁忌很多,按照阴阳、四季、八个方位、十二个天区,二十四节气都各有教令,让人受到许多拘束而感到畏惧。
刘向、刘歆的《七略》见于《汉书·艺文志》,认为“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其长处为“敬顺苍天,观察推算日月星辰,制定历法为民所用”,短处为“牵于禁忌,泥于术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阴阳家主要代表人物为战国时期的齐国人邹衍,司马迁称他“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作〈终始〉、〈大圣〉十馀万言,先从当世说起,上至黄帝,载其禨祥度制,以五德终始说谈世代盛衰,好谈不可考、不能睹之事,如天地未生、海外九州,不过仍以仁义、节俭为学说之归趋。
《汉书·艺文志》著录阴阳家著作“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都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在其他一些著作仍能窥见阴阳家的思想。
战国时期深受阴阳家思想影响的著作,有《管子》以及《吕氏春秋》,例如《管子·四时》论说四时、五行与刑德(罪罚和赏功),《吕氏春秋·应同》载五德终始说,《吕氏春秋·十二纪》以四时、五行作为各月教令的依据。
汉代的《淮南子》也充斥阴阳家思想,整合道分阴阳的宇宙图式与五行生克的体系。《淮南子·天文训》讲天地的起源和万物之生成,认为天地未分以前,混沌既分之后,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凝结为地;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二气作用,产生四时,四时之精化为万物。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也能看到一些阴阳家的学说内容。
古时人民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暑寒、雌雄、上下等,而产生出“阴阳”的观念,认为这是天地万物变化的道理,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由此,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机制和病因机理也是由阴阳而决定,可用阴阳来说明。
人体不同的部位、组织,以至不同的生理活动,都可划分为阴阳两类,它是一种相对的分类而非绝对的分类。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故阴阳可无限细分,而这概念亦应用于传统医学上,以解释生理活动的不同状态。例如:五脏在内为阴,六腑在外为阳。五脏之中,心为阳,肾为阴。当中的每一个脏器,其活动状态又可细分为阴阳,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
在古代,阴阳、五行或阴阳五行也用作术数的代称,如《文心雕龙》:“于是伎数之士附于诡术,或说阴阳,或序灾异”,又如《魏书》称屈拔“少好阴阳学”,《南史》称陶宏景“尤明阴阳五行、风角星算”,《旧唐书》称李淳风“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称一行“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宋史》称胡宿“兼通阴阳、五行、灾异之学”,指的是这些人能了解阴阳五行变化的道理。
宋代有流外的阴阳官,负责阴阳占验、择日、葬地之事。元代于地方置阴阳学,若有通晓阴阳之人,设教师以训诲之。其有术数精通者,可赴都城考试受验,果有异能,则可进入中央的天文机关。设置阴阳学的作法一直沿用到清代。
日本神道下以源自中国的阴阳五行为基础的阴阳道(在日本是法术的代名词),古代在律令制管理下中务省的阴阳寮内所属的官职之一,称作阴阳师(日语:阴阳师/おんみょうじ Onmyōji *)。
丘成桐曾评论说:“我们中国喜欢讲的阴阳,其实就是一个属于几何的对称。在数学上有一个叫庞加莱对偶的概念,其实就是阴阳,但这个概念要比阴阳具体得多,同时也真正用在了数学的发展上[34]。”
爱因斯坦曾于1909年提出,在描述光的物理行为时,必须将其波动性与粒子性都纳入考量。1923年,路易·德布罗意假定物质粒子也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具有波动和粒子的双重性质。这一论述后来称为德布罗意假说。1927年,戴维森-革末实验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说。这一系列重要发展促使玻尔与海森堡聚焦研究波粒二象性,可是,由于其极具难度,尽管绞尽脑汁研究探索,他们仍旧无法找到正确解答[35]。1927年2月,玻尔在挪威疗养时构想出了互补原理[36]。这一原理阐明,基于不同的实验框架,事物会表现出像波粒二象性这样明显对立的双重性质[37]。在同一段时期,海森堡也发展出不确定性原理。那年秋天,海森堡升迁为莱比锡大学的教授。从4月份开始,延续了一整个暑期,奥斯卡·克莱因负责听写玻尔口述与修改关于互补原理的论文。同年9月,在义大利科莫召开的伏打会议中,玻尔首次提出互补原理[38]。从量子力学的新概念所衍生的哲学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尽管为量子力学贡献良多,爱因斯坦对于这些新概念还是提出了诸多批评。互补原理也不在例外。爱因斯坦与玻尔后来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论争,直到爱因斯坦去世[39]。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告终,玻尔在1945年8月25日回到了哥本哈根,并于9月21日重新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40]。1947年10月17日,在克里斯蒂安十世的追悼仪式上,国王弗雷德里克九世宣布授予玻尔大象勋章。通常只有王室成员和国家元首能获此殊荣。国王说这一荣誉不仅仅只是授予玻尔个人,更是授予整个丹麦科学界[41][42]。玻尔设计了自己的纹章。纹章中附有太极图以及格言“对立即互补”(拉丁语:contraria sunt complementa)[43][4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