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中同表,是台湾处理海峡两岸关系问题的一种主张,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皆是“整个中国”的一部份,二者因为两岸现状,在各自领域有完整的管辖权,互不隶属,同时主张,二者合作便可以搁置对“整个中国”的主权的争议,共同承认双方皆是中国的一部份,在此基础上走向终极统一。最早是在2004年由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张亚中所提出,希望两岸由一中各表的立场更进一步[1]。这个概念类似于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的一个中国框架与包宗和提出的一中共表。由于并未承认大陆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这是两个中国论述,归属于台独之中。
2015年,中国国民党总统候选人洪秀柱在其两岸关系政策中使用了这一主张,遭到大量的党籍立法委员反对,引发换柱行动,征召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取代洪秀柱参选,回归到国民党的政策:一中各表及九二共识。
自1950年开始,海峡两岸隔海分治以来,双方政府长期处于互不承认的状态。随著冷战结束,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双方政府也必须建立一定的关系,以处理两岸关系衍生的各种事务。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向认为台湾是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省,也只愿意在“一个中国”的架构下,进行两岸交流,随著两岸的政治演变,中国国民党对于两岸关系的定位,也从早期的“汉贼不两立”进展到近来的一中各表、九二共识。
张亚中主张,为了两岸长治久安、和平发展,两岸应该由一中各表,进一步成为一中同表。
学者张亚中于2004年,在台湾民主学校中首先提出了“一中同表”的概念。张亚中认为,“台湾无法回避‘一个中国’的论述,所谓‘一中各表’的论述,就长久而言,对世界各国及中国的认知上并无助益,因此应从现实主义方向思考,追求‘一中同表’,即‘整个中国’概念。”而一中同表的意义是“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均为整个中国的一部分,各在其领域内享有完整的管辖权,相互不隶属”。[1]
张亚中认为一中同表与一中各表并无矛盾;一中同表源于一中各表,是一中各表的升级版[2]。
2015年4月20日,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正式领表投入2015年中国国民党总统提名选举[3][4]。5月1日 ,洪秀柱公布其两岸政治论述说帖[5],一中同表是其中重要内容。但民调显示六成的台湾人不支持此主张[6],洪秀柱阵营回归“一中各表,九二共识”的立场。马英九曾表示,洪秀柱的一中同表与一中各表内容几乎相同,支持她的立场[7],但在出访尼加拉瓜时,认为洪秀柱的一中同表虽然没有超出一中各表的范围,但如果解释不清,最好还是回到一中各表与九二共识[8][9]。
最初的九二共识有三方面内容,第一,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第二,两岸均谋求国家统一;对第三点,双方有不同理解,台湾认为对一个中国的内容双方应该各自表述,即“一中各表”,大陆认为,双方交流为事务性,并非政治协商,不需要对一个中国的内容进行表述,即“一中不表”。
洪秀柱主张,两岸目前真实的法理现状是“主权宣示重叠、宪政治权分立”,这也是“九二共识”没有处理的问题。[10]她主张应提升“九二共识”,从“一中各表”、“一中不表”走向“一中同表”,而一中同表具体内容即是“两岸均是‘简称中国’内的一部分,其主权宣示重叠、宪政治权分立”。两岸应以一中同表为基础,在国际上彼此尊重同等地位,签订和平协定[11]。其理念与张亚中的一中三宪相近。
而要达成此目标,需要有五大先决条件[11]:
洪秀柱也反驳称她为“统派”的言论,称“我的主张不是统派,而是正派,我愿意勇敢面对两岸的现实,以智慧理性地带领国家,走向正确的道路”。[12]但民调显示6成台湾人不支持此主张[13],最后洪撤回一中同表。
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同,各方对于一中同表的主张有不同的评价,有些评价甚至互相抵触。
有舆论认为,一中同表就是“急统”。民报认为,“从马英九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到朱立伦的‘两岸同属一中’,再到洪秀柱的‘一中同表’,国家主权不断遭到压缩矮化,宛如温水煮青蛙,最终难逃被统一的命运。洪秀柱的两岸主张在政治光谱上属于深蓝急统,对台湾的伤害至深且巨。”[14]民进党立委李俊俋表示,洪秀柱的“一中同表”立场,中南部选民恐怕不会买单。[15]前民进党立法委员郭正亮形容洪秀柱,是“史上最统的总统候选人”。中央研究院研究员黄国昌认为,“这是一种以近乎投降的方式,牺牲台湾的主体性与核心价值,来换取中共施舍的和平”,可能会为台湾带来灭亡。[16]
不过也有舆论持正面态度。中国时报的社论就表示,洪秀柱用“一中同表”超越“一中各表”,“一中同表”是站在中华民国宪法的基础上进行表述,其中有两个重要坚持:第一、这个“一中”绝对不等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北京必须接受中华民国政府是一个平等的宪政治权。当蔡英文企图用模糊的方式向国民党的论述靠拢时,洪秀柱已经大步地提出了更正面的两岸论述。[17]
联合报发表社论,认为洪秀柱的论述已经对共产党、民进党和国民党的两岸思维发生了启导与引领的作用[18]。北京的对台政策,一方面从现实角度希望台湾撑住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宪法,另一方面又从法理角度否定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宪法。洪秀柱的两岸论述直指北京这一矛盾,“一中同表”就是要两岸同表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当然也同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的事实。北京不能一味反对台独,必须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民进党的蔡英文与“中华民国宪政体制”若即若离,依然在台独/借壳上市/回归宪法的泥水中挣扎,而洪秀柱已经领先一步,要求北京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民进党不宜轻易攻击洪为“统派”,否则会堵死自己的路,也堵死台湾的路。对国民党来说,“一中各表”已完成了重要的阶段性任务,但长此以往会对台湾造成“温水煮青蛙”的后果;现在洪秀柱开始试探“两岸和平协议”,进入了两岸关系深水区,国民党应该因势利导。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认为洪秀柱的主张类似一中两府的概念[19],即在主权重叠之下,存在两个独立的政府。
华夏经纬网的社论认为一中同表有突破,也有局限。突破是指除了一改过去的只经不政,提升到政经并行,难易并进;而其局限是其主张可能含有两国论的部分,如宪政治权分立,两岸是“整个中国”内部的两个宪政政府等主张,有台湾学者指出“宪政”两字含有主权的概念,而以何身分签订“和平协议”也很重要、关键,若签署的身分是“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中国大陆一定不会接受。[20]
于此同时,与台湾部分意见相抵触,海外有人认为“一中同表”事实上就是“两个中国”、“两国论”、甚至“变相台独”。海外报刊“新华澳报”就将“一中同表”描述为:“倘是在海峡两岸之间使用,或可继续以‘模糊模式’来应对之,确实是比‘一中各表’要明智得多;但倘是在国际事务上采用,那就是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同表述为‘一个国家’,可能会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一个国家承认世界上有‘两个中国’的国际共识,产生严重的冲突”、“等于是‘特殊两国论’”。[2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