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2000年臺灣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一》(英语:Yi Yi)是2000年由杨德昌执导的台湾电影,本片以一户居住在台北的中年夫妇简南峻(吴念真饰演)和敏敏(金燕玲饰演)为中心,透过他们的亲人和社会关系展开多条线索进行叙事,展现日常琐碎生活中的众生相,旨在探讨家庭、爱情、亲情和生命等人生课题的真实意义。
《一一》被认为是“新台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前叙《独立时代》及《麻将》),本片于第53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单元中首映[2],并获得最佳导演奖[3]。《一一》名列该年法国《电影笔记》年度10大佳片第7名,并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以及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目前本片被认为是21世纪最伟大的电影之一[4][5][6]。
剧情简介
在台北市住著一户中产阶级的家庭:丈夫简南峻,人称NJ。他与妻子敏敏、16岁的大女儿婷婷、年仅8岁的小儿子洋洋、和敏敏的母亲共同生活著。
敏敏的弟弟阿弟笃信命数,想要一步登天。他与女友小燕奉子成婚,但婚礼中发生了一系列的麻烦事,先是阿弟的旧情人云云出现在婚礼上大吵大闹。之后在电梯口,简南峻与自己30年前的旧情人阿瑞相遇,接著是婆婆因脑溢血倒在自家垃圾场,陷入昏迷状态。婷婷认为是自己贪看邻人谈恋爱忘了清理垃圾以至婆婆倒垃圾时出意外,深感内疚,将婆婆的昏迷不醒当成对自己的惩罚,却也不敢让别人知道。
医生告诫家人需要每天轮流跟婆婆讲话,以帮助其康复。每个人面对著沉睡中的婆婆渐渐词穷,最后不得不请护士念报纸来解脱尴尬困境。小儿子洋洋因为不明此举的意义,更是一句话也讲不出来。精神崩溃的敏敏上山入寺修行以求精神上的解脱,NJ对之不置可否。
新搬来的邻居莉莉和她的男友吵架了,两人分手后,原为莉莉男友的胖子开始主动和婷婷约会。在爱情中摸索的婷婷不经意地走上自己父亲三十年前的老路,得知胖子真正爱的人不是自己,他的内心深处还在爱著莉莉,这一切都让婷婷觉得悲伤。
NJ与同学合伙的公司短视近利,对有诚意合作的日本客户首鼠两端,令NJ既愤怒又沮丧。
儿子洋洋受父亲的影响爱上了照相机,他觉得人只能看到一半的事情——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于是他开始拍摄人的背面,用儿童单纯而奇特的视角拍摄周围的生活。他在学校受滥权的主任刁难,便用自己的手段报复主任。却对爱打小报告的女同学产生异样情愫。
莉莉发现自己母亲与老师有染,无法接受。婷婷某日回家时见到莉莉的老师衣衫不整神情慌张的走出莉莉家,莉莉母亲人却还在楼下,暗示屋中发生了难以启齿的情节。
胖子在分手后还是一直关注著莉莉,由于认为莉莉和她的老师关系暧昧,终于等在她家楼下杀了那个男人。
简南峻藉著去日本出差的机会和旧情人阿瑞重叙旧情,却无法从头再来。与日本客户的合作终因公司立场再度变卦而告吹。一切都令他深受打击。
敏敏修行回家,终于有了平静。NJ没做出对不起家人的事,一切恢复原样。婷婷终于在婆婆过逝之前找到救赎。
在婆婆的葬礼上,洋洋念了一段自己写的长文告别婆婆。
人物角色
制作和选角
《一一》的拍摄从1999年4月8日开始至1999年8月21日。在此之前,杨德昌的剧本要求孩子们的年龄是十岁和十五岁,但杨后来找到了简洋洋和李凯莉(从未演过戏)时。拍摄开始时,该两位演员的年纪分别是八岁和十三岁。杨因此对剧本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配乐
《一一》配乐中的钢琴曲大部分由杨德昌的妻子皆钢琴演奏家彭铠立所演奏,并演奏了著名的音乐作品,如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 E 小调托卡塔 (巴哈作品目录)。彭铠立在片中客串了一个大提琴手,她和饰演钢琴家的丈夫一起演奏贝多芬的第一大提琴奏鸣曲。
上映
虽然《一一》获得了多项大奖,却因杨德昌对台湾电影的发行生态遭少数人把持的情况深感不满,担心会被草草上档就此被牺牲掉,于是决定不在台湾上映本片。[7]期间台湾除偶尔有影展放映之外,未正式于电影院上映,亦未发行DVD[8],直到杨德昌逝世10周年的2017年7月28日才正式在台上映。[9]
2006年7月11日标准收藏公司(The Criterion Collection)推出《一一》的DVD版,2011年3月推出蓝光光碟版。[10]
另外,中文片名直书两个“一”字则会变成“二”字,形成不同的意思;《一一》的英译片名也饶富意味地翻译成‘A one and a Two’。也是爵士乐奏者演奏前以‘A one and a Two’来数拍子。
奖项
奖项 | 奖项 | 受奖者 | 阶段/结果 |
---|---|---|---|
第53届坎城影展 | 金棕榈奖 | 杨德昌 | 提名 |
最佳导演奖 | 杨德昌 | 获奖 | |
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影片 | 《一一》 | 获奖 |
最佳导演 | 杨德昌 | 提名 | |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外语片 | 《一一》 (台湾、日本) |
获奖 |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外语片 | 《一一》 | 获奖 |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影片 | 《一一》 | 提名 |
最佳导演 | 杨德昌 | 提名 | |
最佳外语片 | 《一一》 | 提名 | |
凯萨电影奖 | 最佳外国电影 | 《一一》 (台湾) |
提名 |
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外语片 | 《一一》 (台湾) |
提名 |
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外语片 | 《一一》 (台湾) |
提名 |
东南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外语片 | 《一一》 | 提名 |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 最佳电影 | 《一一》 | 获奖 |
港台最佳电影 | 《一一》 | 获奖 | |
港台最佳导演 | 杨德昌 | 获奖 |
参考资料
- 一一 \ 以平常心看事物,《台湾咁仔店》
- 胡清辉,2005年2月26日,《华语电影参加国际影展得奖纪录、重要回顾展(1982~2003)》,《台湾电影资料库》
备注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