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员工组织(英语:IBM worker organization)在历史上都未获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完全承认。该公司于1911年成立后,其员工于1970年开始积极建立工会组织,但均未在美国获得承认;而部分工会于欧洲和澳洲则获得IBM有限度的承认。[1]

1999年,IBM欧洲的员工组建欧洲工作委员会英语European Works Council(欧洲劳资联合委员会)。[2]2011年,全球工会联盟国际金属工会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Metalworkers' Federation[注 1]成立“IBM全球工会联盟”(IBM Global Union Alliance),在联盟下属的工会间协调各IBM劳工发起的劳工运动[3][4]


澳洲

2002年,澳洲IBM全球服务部(IBM Global Services Australia)未能和社区及公共部门工会英语Community and Public Sector Union就所有按照澳洲电信合约工作的3,500名员工达成共同的企业谈判协议英语Enterprise bargaining agreement,随后该工会组织了两次各为期48小时的罢工[5][6]

2010年4月,澳洲公平工作委员会英语Fair Work Commission裁定澳洲IBM须与代表雪梨宝琴山英语Baulkham Hills, New South Wales员工的澳洲服务业工会英语Australian Services Union进行谈判(因IBM有意将部分业务转移至印度和中国大陆而计画对澳洲进行裁员),IBM随后提出上诉,理由是该组织可能未具有代表其员工的资格,但最终未果。[7]大约有80名员工接受了集体协商后的合约,并同时解决遣散费和病假的问题。[8]

美国

1970年,IBM全国黑裔工人联盟(National Black Workers Alliance of IBM, BWA)成立,该组织为首个针对高科技领域少数族裔的运动,目的为抗议同工不同酬,并期望给予年轻、较穷困的群体更多机会。[9]1978-1980年,该组织成员增加5倍达1,700人。而IBM公司对此解雇了联盟8名高阶成员中的4名。[10]

1970年代,李·康拉德(Lee Conrad)创建独立的基层工会-IBM员工联盟(IBM Workers United, IBMWU)。该联盟出版一份名为《Resistor》的地下新闻通讯英语newsletter[11][12],曾指出IBM在南非实施种族隔离期间向其出售电脑,并将此事与向纳粹德国出售电脑英语IBM during World War II一事相比。[13]之后IBM员工联盟成员在一次股东大会上散发印有“IBM会卖电脑给希特勒吗?”(WOULD IBM HAVE SOLD COMPUTERS TO HITLER?)标题的传单,以抗议该公司与种族隔离下的南非进行贸易交易。[12][1]

1999年,IBM员工联盟成为美国通讯工人协会英语Communications Workers of America(美国电讯工人联合会)旗下组织,并改名为“Alliance@IBM, CWA Local 1701”[14],由康拉德担任首席协调员。[15][12]2014-2015年,IBM为增加获利及进行产业转型开始大规模裁员。[16][17]次年,Alliance@IBM宣布终止工会活动,理由为会员人数减少以及IBM持续裁员。[18]

注释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