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科茨(英语:Albert Coates,1882年4月23日—1953年12月11日)是一位英国指挥家、作曲家。生涯始于德国,1914年返回英国,在皇家歌剧院指挥瓦格纳作品受到好评。1919年被任命为伦敦交响乐团主指挥,1923年之后的时间则辗转于欧美二地。
科茨主要是一位剧院指挥,曲目以俄系为长。个人的作曲成就则有七部歌剧,以及部份的管弦乐作品等。
生平
科茨在圣彼得堡出生,父亲夏尔斯·托马斯·科茨(Charles Thomas Coates)任职于当地一个英商公司,母亲玛莉·安·吉卜生(Mary Ann Gibson)是俄罗斯的英裔移民第二代[1]。在俄罗斯生活的期间,科茨学习了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等乐器,12岁之后返回英国,之后进入利物浦大学就读[2][3]。
后来科茨再次前往俄国,协助父亲公司的事务,并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作曲[2][3]。1902年他进入莱比锡音乐院,修习大提琴与钢琴[1],并在尼基施的课上尝试指挥[2]。尼基施命他担任莱比锡歌剧院的声乐指导职务。
1904年,科茨指挥了《霍夫曼的故事》,这是他的指挥初登场[3]。
1906年,科茨在埃尔伯费尔德(Elberfeld)的剧院担任指挥,之后陆续在德勒斯登、曼海姆等地任职。1910年首度在伦敦指挥,带领伦敦交响乐团演出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等人的作品,受到《泰晤士报》的好评[4]。此外这年他也受邀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指挥[3]。当时他演出的剧目是《齐格弗里德》,其成功使他获得了帝国剧院首席指挥的职务,他在该职上任期五年,得以与许多杰出俄国音乐家合作,其中便包括了亚历山大·史克里亚宾[注 1]。
1914年,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演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大获成功,另外他的《名歌手》以及《玛侬·雷斯考特》也受好评[6][7][8]。
1917年的革命起初并未影响科茨的职业活动,苏维埃当局命他为“全苏俄的歌剧院主席”,职司境内所有的歌剧演出。然而到了1919年,当地的生活条件急遽恶化,科茨也患重病,在4月时取道芬兰,返回英国[9]。之后他被任命为伦敦交响乐团的主指挥。1919年9月,在皇家音乐学院开授歌剧课程。在英国乐坛工作的期间,科茨在英国音乐的推广方面可说不遗馀力,战后许多大编制作品的首演皆是在他棒下完成,如:威廉斯的第2号交响曲《伦敦》、戴留斯的安魂曲、巴克斯的第1号交响曲,以及霍尔斯特的合唱交响曲等等[10][11][12]。另外,在普罗科菲耶夫与拉赫玛尼诺夫前来伦敦演出自己的钢琴协奏曲作品时,也由科茨指挥[注 2]。
1922年,科茨未获伦敦交响乐团续约,此后他便在各地客席指挥演出。论者指出,在德奥曲目的诠释上缺乏魅力,是科茨无法在当代英国乐坛立足的原因之一[5]。直到1939年为止,科茨在法、德、义、荷、瑞典与苏联等国继续演出足迹[3][9]。
1936年11月13日,史上第一次的歌剧转播由BBC播送,内容为科茨的歌剧作品《皮克威克》(Pickwick)[2]。二战爆发后,他转往美国,并短暂地在好莱坞工作。
1946年,科茨前往南非,应邀担任约翰尼斯堡交响乐团的指挥,之后也兼任职于好望角市立乐团[1][2]。1953年于好望角逝世[3]。
作品
- 交响诗The Eagle
- 钢琴协奏曲
- 歌剧Samuel Pepys
- 歌剧Pickwick
- 歌剧The Myth Beautiful,1920年
- 史克里亚宾《狂喜之诗》
- 瓦格纳《指环》精选
- 贝多芬第9号交响曲[9]
- 巴赫B小调弥撒
- 拉赫玛尼诺夫第3号钢琴协奏曲,与弗拉基米尔·霍罗威茨合作[2][13]
个人生活
1910年7月,科茨与埃拉·霍兰德(Ella L. Holland)成婚,育有一女塔玛拉,后来成为职业双簧管乐手[1][14]。他的第二段婚姻则是与女高音Vera Joanna Nettlefold结为连理[15]。
小提琴家伊莉莎白·沃尔费许是科茨的孙女。[16]
轶事
注释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