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钢线湾原址有客家村落钢线湾村,原名大口环村,建村于19世纪。[3][4]钢线湾村位于山谷内,村舍建于一条由西高山流出大海的山坑两旁。20世纪后,村民大多以养猪为生,村中建有不少猪舍,1952年养猪合作社成立。[5]钢线湾村亦设有居民互助委员会,1959年互委会会所落成。[6]1988年,钢线湾村建有寮屋587间,住有1056人。[7]1999年至2002年,钢线湾村分阶段清拆,原址于2007年建成弘立书院新校舍,位于山谷深处仍然遗留少量钢线湾村村舍的遗迹。
1871年开始,英国大东电报局于钢线湾铺设电报电缆连接香港与外地,钢线湾因而得名。1880年法国传道会神父在此处首次发现洋紫荆,并于1908年证实为全新品种,更于1965年起成为香港市花。1930年代英军于钢线湾沿岸兴建机枪堡及防御工事,惜于香港保卫战中毫无用武之地。
1970年代后期,新世界发展获批于钢线湾临海山腰兴建大型私人屋苑碧瑶湾。1980年代初,香港政府于钢线湾展开填海工程,当中沙石来自同期施工的利东邨地盘平整工程。原计划用作发展七号干线的新填筑土地曾丢空十多年,直至1990年代尾至2000年代初才用作兴建数码港及私人屋苑贝沙湾。
交通路线列表 |
---|
港岛专线小巴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