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狸属(学名:Paguma larvata;俗名civet)是食肉目灵猫科棕榈狸亚科的一个单型属,于1831年由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发表描述,其下仅包含果子狸(Paguma larvata)一种[2],果子狸又名花面狸、白鼻心、果子猫(台湾话:kué-tsí-bâ)[3],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台湾、中国华南与东南亚等地,族群数量较多,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2003年,广东市场贩卖的果子狸被检测出SARS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的序列高度相似,可能是造成SARS事件之病毒直接来源,但不是其自然宿主[4]。
特征
果子狸的外表与棕榈狸亚科的其他动物相似,但没有斑点或条纹,其毛色为赤色至灰色,脸部则为灰色与白色相间[2]。躯体瘦长,四肢粗短,成年个体长45-65公分,重4.5-8千公克。果子狸趾端有爪,非常锋利,颜面狭长,鼻吻前突,颈短面粗,眼睛大而圆,两耳较小,上层背部两侧有20根黑白相间、富有弹性的胡须,头部被毛有7块大小不同黑、白相间的斑块,故称花面狸。掌面皮肉增厚,富有弹性。尾巴粗壮有力,长30—40公分,约占体长的2/3,在跳跃、攀登时能起平衡作用。肛门附近有臭腺,遭遇敌人时会释出异味借此吓跑敌人。
分布
果子狸的分布范围包括印度次大陆北缘的喜马拉雅山区、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孟加拉、缅甸、泰国、马来半岛、越南、柬埔寨、印尼、台湾与中国华南等地,并于1927年起由日治台湾引入日本[1],多生活在中低海拔的常绿森林与落叶林中[5]。
习性
果子狸为杂食性动物,以鼠、鸟类等动物与无花果、香蕉、芒果的水果与叶为食[6],另外也食用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并有食用蛙与蛇的纪录[7]。果子狸善攀岩,为昼伏夜出的夜行性动物[8]。
分类
果子狸有17个亚种,包括:
- 海南亚种 - P. l. hainana
- 西南亚种 - P. l. intrudens
- 藏南亚种 - P. l. lanigerus
- 指名亚种 - P. l. larvata
- 印缅亚种 - P. l. neglecta
- 察隅亚种 - P. l. nigriceps
- 秦巴亚种 - P. l. reevesi
- 台湾亚种 - P. l. taivana
古代记载
果子狸被冤枉: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在华南,特别是在云贵高原及两广地区,果子狸常被食用,因此医学界许多人士认为人类通过食用果子狸而感染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事件爆发后,广东市场中的果子狸被验出SARS病毒,且序列与感染人类的SARS病毒高度相似,广东防治SARS科技攻关组的专家们在“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科技成果的鉴定会上认定:果子狸是人类SARS病毒的直接来源。不过后续研究发现果子狸只是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中间宿主,本身也是被其他动物感染,该病毒的自然宿主是中华菊头蝠等蝙蝠[10]。
果子狸的养殖
流行文化
金庸在《神雕侠侣》里写道:“那百粤之地毒蛇作羹,老猫炖盅,斑鱼似鼠,巨虾称龙,肥蚝炒响螺,龙虱蒸禾虫,烤小猪而皮脆,煨果狸则肉红,洪七公如登天界,其乐无穷。”
保护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1]。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